|
“咬”住对手,只是成功的一半 7 上页:第 1 页 操作时机 新品牌或弱势品牌要狠狠地研究强势品牌,让竞争对手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以抓住其“小辫子”并给予狠狠打击,这就是商场上的“无毒不丈夫”。同时,在善于“咬”住竞争对手劣势的同时还要学会利用其优势,并善于与对手“纠缠”下去,其实这也是令那些强势品牌头痛的问题。广告战的成功基因有哪些?很多,但不要忽略了时机,这个可是一个关键的操作要素,因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策动广告战都会收到良好的实效,只有恰当的时机才会事半功倍。 一、趁热打铁。在竞争对手处于强势或平稳态势时,新品牌活弱势品牌出击往往是想沾优势品牌的“光”,可谓“近朱者赤”。这时就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办法来实现:寻找差异化卖点,凸显与竞品相比的独特个性;以压倒竞争对手的广告诉求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升品牌、产品形象;捆绑依附,实现与竞争对手的短暂共荣,以图后发制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如何选择时机呢? 1、强势竞争品牌广告在最受瞩目时,采取广告紧密跟进并发起挑战; 2、强势竞争品牌参与某一大型有影响力的活动时采取跟进,如荣誉评选、特别公益活动; 3、强势竞争品牌把主要精力忙于其他类产品广告时,而疏于新品牌或弱势品牌所主推的产品; 4、强势竞争品牌广告在露出破绽时,可乘机攻击,但要有系统的攻击方案。 二、趁危打劫。在竞争对手处于危机时,可采取广告打击,这有可能是致命的,此时发力就是要对竞争对手发动“最后一战”。其实,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即使再优秀的企业也有危难的瞬间,即使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如3M公司、标志雪铁龙汽车公司在发展历程中都有危机重重的那一瞬间。在国内如(老)康泰克等药品遭遇“PPA风波”时,一些感冒药狂打“不含PPA”,打击对手的同时借势而上。 操作手段 新品牌或弱势品牌在广告上咬住强势品牌,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去“咬”,这取决于企业的目的,目的决定手段。根据不同的操作目的,所采取操作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直接攻击型。在产品卖点上做文章,通过精炼广告诉求,力争比竞争对手产品更科学、更精炼、更具说服力,或者直接反对以挑战竞争对手的广告诉求点,这是一种常见的操作脉路。这里有一个鲜明的个案:2003年农夫山泉推出复合型果汁饮料——农夫果园,将三种水果混在一起,其广告语为“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而娃哈哈也推出复合型果汁饮料,广告语“三种不够味,四种又加钙”直指农夫山泉。 二、含沙射影型。在广告中不直接指出竞争对手的“名姓”,而针对竞争对手企业、品牌、产品的某些特征作出攻击,这常见于软性广告。这种广告操作,要注意尺度和分寸,否则即使含沙射影照样会违反《不正当竞争法》,这在药品、保健品的广告(尤其报纸、宣传品等平面广告)中并不少见。 三、借用引用型。借助强势品牌的营销资源或广告主张,作为新品牌或弱势品牌广告策划的素材或主张,这是典型的借力打力。诸如广州年轻态公司生产的护花呤化妆品借助宝洁SK-II“皮肤年龄”的概念提出“皮肤减龄”概念,并借助宝洁公司的“皮肤测试仪”,通过发布广告让消费者去检测使用护花呤后的效果,既实现了挑战SK-II的目的,又借用了竞争对手的营销资源。 四、捆绑共生型。新品牌或弱势品牌借助竞争对手的知名度、信誉等无形商誉,和竞争对手在商誉方面捆绑,并应用于广告之中,可以达到让目标受众快速认知的目的。蒙牛被誉为高速增长型企业,在起步发展阶段就很清楚地认识到其与伊利的差距,同时更注重利用伊利的市场资源,在宣传中打出“千里草原腾起伊利、兴发、蒙牛乳业”、“为内蒙古喝彩”、“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等,为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五、覆盖淹没型。采取压倒竞争对手广告气势的密集型广告策略(包括媒体组合数量、广告发布周期、广告发布频率等),使竞争对手的广告在市场上失去“话语权”,从而引起买家的关注,获得“眼球”,进而获得竞争优势。其实,很多企业争夺“标王”,就是为了这个效应,典型的就是爱多VCD与步步高VCD、蒙牛和伊利的“标王”争夺,都是采取的覆盖型广告策略。 最后结局 很多现实的市场案例告诉我们,企业不能老是想着借助这种“咬”的策略,以期快速成为一个“天使”——企业销售扶摇直上,或许也会使企业走进另一个极端而成为“魔鬼”——销售一落千丈,甚至在轰轰烈烈的广告战中死去。当然,不伦不类、不好不坏地“活着”可能是更多企业所遭遇的结果。那么,“咬”对手通常会有哪些结局呢?这是新品牌、弱势品牌必须时刻做好思想准备。 一、企业成功地挑战竞争对手。通过广告战,成功地超越了强势品牌或使竞争对手丧失市场份额,诸如奥克斯空调2001年以来,通过“爹娘革命》、《空调成本白皮书》、《空调技术白皮书》、空调反恐行动、一分钱空调、年检服务生级等“广告+活动”的攻势,在2002年挤进空调市场前5名。 二、双方和平解决“广告争端”。广告战打来打去,发现是一个任何一方都玩不起的游戏,或者发现通过阶段性广告战已经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握手言和。诸如TCL美之声与步步高无绳电话最后就是由段永平向TCL李东生提出“议和”,使针锋相对式的广告停了下来。再有,在名人掌上电脑2001年挑战商务通时,广告战处于一种胶着状态,后来名人抛出“致恒基伟业的一封公开信”,提出竞合倡议,其实这是名人达到目的后的“收山之作”。 三、比拼双方两败俱伤。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往往还有强大的“第三者”,要知道“螳螂捕蚕,黄雀在后”。这对于一个成熟的行业市场更是如此(每个行业市场三甲地位品牌市场份额都很接近),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对于新品牌和弱势品牌来说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输赢皆有之,恰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通过广告战,起到了一定的清理市场的作用,使市场中的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被淘汰出局或“苟延残喘”,而新品牌在广告战中快速地成长起来。 从理性的角度来讲,敢于碰“石头”的“鸡蛋”一定不是普通的“蛋”,这是新品牌在策动广告战必须牢牢记的“战斗规则”。至于自身是不是普通的“蛋”,关键要看产品品质、策划能力、资金实力等综合实力,这决定企业能否在广告战中或者作为胜利者笑到最后,或者与竞争对手一起笑到最后,能达到这样两种境界中的任何一种都是成功的,因为企业已经从“无名小卒”成长为一名响当当的“将军”。然而,更不要忽略被竞争对手反咬“致死”或者被第三者渔利的可能,这都是极其可悲的结果,这无异于“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此,咬住竞争对手只是成功的50%,或者说成功的一半,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记住这一点。 贾昌荣:新锐派营销咨询策划专家,在食品、饮料、建材、房地产、医药、汽车、零售等领域有着丰富的营销实操经验。现为长春团市委特聘青年创业导师、《销售与市场》杂志专栏专家、《广告大观》、《中国商人》等多家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并在《中国经营报》、《商界》、《销售与市场》、《中外管理》、《成功营销》、《新营销》、《销售与管理》等五十余家媒体发表管理、营销、策划、广告、商务类文章近300篇,100余万字。互动沟通:电话(0)13578989946;电子信箱: scheeming_jcr@sin.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