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皖烟迷局 7 上页:第 2 页 皖烟迷团成因探悉 诸侯分立 王者不王 安徽中烟成立后下辖五家卷烟厂,除了阜阳卷烟厂以外其余四家烟厂的综合实力旗鼓相当,无论是传统强企蚌埠和芜湖,还是后来居上的合肥和滁州,现在均已形成了独霸一方之势。 从其它省份中烟工业公司内部企业整合来看,大概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省内工业企业之间的势力相差悬殊,就以大企业吞并其他小企业组成集团,比如武烟集团的成立就是以武汉卷烟厂为龙头兼并其他企业;另一种就是省内企业实力相当,而且在行业内都属于强势,进行省内联合协调起来的难度较大,中烟就鼓励跨省兼并,各自充实壮大实力,比如湖南省的两家企业长沙和常德;第三种就是省内各企业实力相似,谁也不能把谁兼并,也不具备跨省兼并的能力,就采取内部合并的方式组建新集团,比如河南的做法,河南中烟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前提上,最终将原先的8家企业整合为现在的4家。 当然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充分发挥省中烟的作用,做好省内企业的联合重组工作,壮大工业企业整体实力。回到安徽省,省内四家重点企业实力相当,互不服气,为了在未来的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能有更多的话语权,各企业都在充分发展壮大自己,提高技术水平,延伸品牌规格。以合肥为界,南有芜湖烟厂占据(主战品牌是迎客松和盛唐),北有蚌埠烟厂(主战品牌是黄山和渡江)和滁州烟厂(主战品牌是红三环),而合肥以及周边地区被合肥烟厂把守(主战品牌是皖烟和光明),诸侯分立。从整个中国烟草行业看,安徽省内的烟草企业势力还很一般,不可能具备进行省外兼并重组的能力。可进行省内重组大家又是谁也不服谁,利益关系比较复杂,要想真正组建大集团,必须协调好各位“当家”的心态。 内部资源难以协调 安徽省可谓是烟草大省,虽然与云南、湖南和上海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中国烟草第二梯队中仍然不可小视。安徽有两家重点工业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徽省组建大的烟草集团不是不可能。 成立中烟工业公司以后,从理论上说五家企业已经归中烟统一管理,应该很容易整合。但现在五家企业除了阜阳卷烟厂以外,其余四家为了在整合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各厂都在竭力壮大自己的实力,提高自身影响。安徽中烟对各厂的态度也很暖昧,不扶也不压,任其自由发展,导致现在蚌埠和芜湖的强势不突出,而合肥和滁州的发展态势却出现大幅增长。可以说,现在中烟已经失去了整合省内企业最好的时机。 既然已经成立了中烟工业公司,那么推动省内企业间的联合重组自是其使命之一,面对外省大集团的压力,安徽中烟无论如何也该采取行动了。同时,安徽中烟在整合企业之前,就应该想到其内部资源如何协调。 地方利益作祟 说烟草大省往往就意味着烟草产业在该省的利税上占的份额比较突出,这也是中国烟草为何地区封锁严重的原因。安徽省亦如此。2003年4月实行工商分离,成立了中烟工业公司和独立的商业公司,市场相对开放了许多,但是各企业在当地仍是利税的大户,在此情况下,就会有许多地方政府的计划干预在里边。 据了解,除了阜阳卷烟厂以外,其余四家烟厂都是地方利税首户,尤其是蚌埠和滁州市烟厂利税占到了当地财政收入的70%以上。地方政府对烟厂税收的高度依赖,必然增加了它们对所属烟厂的重视。但这重视无形中也给省内烟草企业整合增加了难度。同时由于安徽中烟的垂直管理,各企业得无条件服从中烟安排,导致各地政府间的利益冲突非常明显。黄山烟草集团的最终流产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地方利益作祟和强大的政府力量,决定了安徽中烟难有大的作为。 安徽烟草将被边缘化?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烟草市场面临被外烟挤占的形势越来越紧迫,而中国烟草自救的唯一出路在于做大做强。 随着各省中烟工业公司的相继成立,当前烟草企业间联合重组的步伐明显加快了,河南、广西、广东、湖北等省份的企业重组已经完成并且初见成效,而诸如云南、上海、湖南几个烟草强省在完成省内企业间的合并后已经开始向省外扩张势力“跑马圈地”了:云南将目光锁定在了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等西北、东北省份,并且已经有了实质进展和动作;而上海已经完成了对北京、天津的整合部署;湖南也在和河北、川渝密切接触。传说中的“上云湘”三大集团的第一阶段的布局已基本完成,而安徽省恰恰是处于几大集团的挟裹之中。 另外依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未来中国烟草业“将从今年起,用2至3年的时间,新增5家生产规模超过100万箱(含多点生产)的企业;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规模在100万箱以上的卷烟企业达到15个以上,其中,形成2个以上150万箱左右的企业,形成2个300万箱左右的企业”的发展战略构架,安徽烟草面临的形势已经很紧迫了。 作为第一家成立中烟公司的安徽的未来何去何从、将会走向何方,真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自古华山一条路”,就现在形势看,加快推进省内企业的联合重组,壮大企业实力已经成了安徽中烟的唯一选择。同时,留给他们的时间也已不多。因为面对外省强势企业近乎疯狂的“跑马圈地”,还没有完成第一轮整合的安徽烟草未来能否在中国烟草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还是个未知数。 我们说,只有拥有强大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研发能力以致于足够的生产指标的强势企业,才能产生强势品牌,而强势品牌的形成也需要强势企业作为支撑。时不我待,安徽烟草的前景不容乐观,这一点也许正如此间一位业内人士所言,长此以往,安徽烟草将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据悉,今年年底之前,安徽烟草将有大的整合动作出台。 后记 选择安徽,有太多的理由,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揭开了中国烟草行业改革序幕的工商分离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始。一年之后,安徽烟草的现状如何,发展如何,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今天,从我们亲身走进安徽——这个烟草改革发轫省份的第一天起,谜团就在我们心中纠结,是什么让安徽烟草企业整合以及品牌整合陷入停滞?进而让一个个后起的省份超越? 在路上,在路上,一直在路上; 行进,行进,一直在行进。 具有改革创新传统的安徽人该是大手笔行动的时候了。虽然,我们知道有太多障碍影响着安徽烟草改革的进程,虽然一人足以抵挡数人的“能人”何泽华离开安徽了,然而,我们相信,何泽华离开安徽了,会有许多个何泽华涌现出来,继承其在安徽未竟的事业;我们也相信,安徽烟草一定会奋起直追,抓住品牌发展的契机,走出迷局,重新成为中国烟草的中坚力量!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糖烟酒周刊》总编助理兼烟草主编,电子邮件: jianjun7681@soh.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