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激情燃烧的营销岁月(上) 7 上页:第 1 页 3、业务要经得起吃苦。 2000年是沈阳有史以来最冷的冬天,零下40度的低温,大街小巷都是冰雪路面,家里车上都没有暖意。 我和同事挤在一张床上,暖气没有一丝热意,被子对着太阳一照就会透亮,晚上不敢脱毛衣、毛裤,和同事互相靠着取暖。试用期每月300元的工资,每天15元的补助,刚够生活费。大学时的女朋友,也在千里之外的呼和浩特市,电话多了就会背上巨大的欠款。 为了节省一点薪水,跑到沈阳五爱市场,买了一件30元的棉袄,将就着过冬。我感受到了来自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压力,感叹大学时候的理想和现实却有如此大的差距。往往在这个时候,许多业务会选择离去! 我又该怎么办呢? 刚上市场,除了理论,我什么都不懂,必须从基层做起,必须端正态度,重新审视自己。苦,我认了,必须熬出去!苦尽甜来,总有出头之日!抱着这种信念,我度过了沈阳寒冷的冬季,也落下了腿疼的根子。 公司的改革和所有人员的辛勤工作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新品XX开始旺销。 火车集列刚到,站台已经布满了经销商的车辆,许多外埠客户半夜就到冷库开始排队了,沈阳市区一天6000多件货铺进去,市场上还见不到几支新品的踪影。由此可见沈阳的冷饮吞吐量确实很大,预估在1.5个亿左右。 4、新品XX是怎么火的呢? 新品XX的旺销,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进行了创新。 XX新品为脆皮奶油夹心雪糕,当时,沈阳冷饮批发市场上,脆皮夹心类雪糕,批发价还不到0.5元,竞争激烈,市场混乱。 XX新品并不是新研发的产品,而是在1999年就上市销售过,当时个头小,克数少,售价高,所以销售一直不理想。该品经过加长,由65克提到85克,维持原价,加质加量不加价,包装材料换成磨砂纸的绿色包装,非常醒目,一上市就受到终端好评。 ·推广流程合理到位。 产品的推广上,相对以往都做了合理的安排。 10月5日小批量产品到位,进行推广的试销,10月7日POP到位,10月10日,广告的排期到位,沈阳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都作了详细的播放规划,10月20日,进行POP的统一张贴,10月22日,大批量储货完成,10月25日开始进行促销铺设,11月1日,广告开始进行全面播放,进行媒体拉动,11月10日,产品开始旺销。 每个时间段都安排的井然有序,所有人员按着流程逐步执行。 ·时机把握准确。 东北的冷饮有两个旺季,一个夏季,一个冬季。冬季的销售旺季是12月份、1月份、2月份,夏季是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夏季推广的重点时间是3、4月份,冬季推广的重点时间是10月中旬以后,随着暖冬气候的来临,每年都会有个推迟。 2000年的冬天,冷的相对较早,10月中旬以后正是推广的黄金时段,而此时,竞厂没有大的动向,为产品的顺利推广,创造了时机。 ·媒体配合及时。 媒体的配合和设计比较合理,产品在通路中,刚铺设完毕,电视广告就铺天盖地的开始了。广告产品,通路的接货热情较高,广告拉动,使消费者在就近售点就能买到,制造了需求旺盛的局面。同时,市场上活跃的冷饮游击队也开始进行区域内流货,间接的炒作了产品。 ·气候提供了助力。 产品旺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天气冷的早,气温异常的低。在东北越冷的天气,冷饮越好卖,这几乎成了一个怪现象。其实也不怪,东北冬季有暖气,房间热,气温干燥,人们有冬季吃冷饮的习惯。而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也是天赐良机。 ·渠道改革保证了铺设效率。 2000年10月份进行了渠道改革,直配和一批客户同时对终端进行配送,使直配人员和一批客户配送人员展开了竞争,改变了以往终端网络配送不细的情况,保证了产品推广三天内就能全部到达终端,提高了配送的频率和效率。 ·促销力度恰到好处。 当时,市场的促销力度还没有突破三赠一的力度,促销的普遍形式是四赠一、五赠一的力度。新品推广的促销执行买三赠一的政策,激发了通路的接货热情,有的二批进行十几套、几十套的压货,保证了全通路的储货。 ·人为断货进行炒作。 总公司掌握分公司的进货规律,人为的控制进货频率,根据推广情况,有意识的进行断货,造成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局面。 ·人员斗志高昂。 作为初入市场的学生族,出生牛犊不怕虎,欲与天公试比高,鼓足了劲想证明自己是条好汉,作为老业务更是极力反击,不甘落后,维护老业务的权威。公司对业务的“新鲜补血”策略,起到了效果。每天大家都早出晚归,进行着销售竞赛,所有的人员斗志高昂! XX新品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广告的各个方面都安排的恰到好处,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没有不火的道理! 那段日子里,我见证了一个新品推广的整个过程,从入市到旺销。产品卖火了,这是销售人员最高兴的事情了。 沈阳第一战,终于扬眉吐气了! 5、不要虚度光阴。 在新品XX的强大销售势头带动下,2001年的主品推广异常顺利,分公司的销售额在以四倍的速度进行递增,以往轻视公司和态度刁蛮的客户,都改变了态度,表现的异常热情,为了抢货,纷纷到分公司进行求情。 我们呢? 我被调到冷库负责车辆的管理,同时,培训微机操作员,相对其他业务人员来说,我还有点电脑的底子。其他业务人员基本上被分到外埠负责客户,或者成为经理的助手。那时候,我算涉及了一点点管理。 总公司在全国建立了进、销、存销售系统软件的联网平台,实现了微机网络化,我亲手教文员进行软件操作,兼顾培训WINDOWS、OFFICE等操作系统。有幸到大连进行了几次培训,也算是透透气。 本着“吃亏就是占便宜”的处事哲学,凡事不去计较,凡事不与争峰,逐渐融入了团队。 产品热销,胜利一时冲昏了头脑,销售人员好象也就无用武之地了。分公司的管理没有重视销售人员,也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没有居安思危。“产品火了,不是业务的作用,是产品好、价格好、广告好!”这样的话语,也深深的打击着我们的自尊! 产品火了,业务真的无用武之地了吗?为此,也为危机埋下了伏笔。 2001年的时光里,大家都在混日子,我也学会了怎样瞒天过海。 电话打来了,即使大家睡懒觉,也能自圆其说,领导也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这又进一步纵容了大家的堕性。 那段岁月是空白的岁月、是虚度的岁月、是践踏生命的岁月。 怪谁呢? 有的业务在进入市场一年后,就变油了,学会了怎样去混日子,怎样把薪水混到手,完全没有了进取心,公司又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和管理,给予了这种放任的空间。 几个月下来,我陷入深深的反思,这种日子我不想再过下去了! 首先,我来干啥? 千里之外到沈阳,为的是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营销人!要有发展,证明给自己父母和亲朋好友;要有收入,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生活;要干一番事业,男儿当自强,无论大事小事都的有点自己的事业。 其次,我该怎么干? 工作是为公司干吗?不是,干工作的过程中,我积累了经验,公司在大手笔的运作市场,而你却亲历了运作的成功和失败,这笔经验何止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既然工作也是为自己干,浪费光阴不等于耽误自己吗? 对于营销,我刚刚进入状态,就搁浅了吗? 不,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必须亲自找事去做,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扩大自己的眼界,更多的去尝试实践。 我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最后,我怎么办? 我必须尽快脱离出这种氛围,寻找其它的出路,刺激我继续努力下去! 经过和领导的协商,2001年8月我从沈阳市区调出,做外埠市场,负责辽南区域的客户。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