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研发跟上发展的速度 7 上页:第 1 页 不要为了技术而技术 主持人:在技术领域的很多方面,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都有很大差距,在这样劣势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快速跟进甚至超过国外的技术水平? 罗仲伟:首先我想提醒我们企业的是,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不要盲目地去追求所谓的核心技术。现代产业社会强调的是社会分工,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对于技术的要求有所不同。 李晓忠:我很赞同罗先生的看法。 不管是在手机领域,还是家电、IT领域,中国企业一直承受着“何时拥有核心技术?”的拷问。我想问的问题是:在3C领域,中国企业有没有必要都去成为INTEL、TI这样的公司?夏新的大部分产品都是与普通大众直接相关的终端产品,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公司,究竟什么样的技术理念和技术战略才是恰当的选择? 主持人:按照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人们将企业分为“卖标准”、“卖技术”、“卖产品”等不同的层次,它们的分布结构大致呈金字塔状,处在塔顶,能够“卖标准”的只有象INTEL、TI、高通等少数几家厂商,其他大部分企业都是靠自己独特的技术或产品来奠定市场地位。李总如何给夏新定位? 李晓忠:夏新也是这大部分企业之一。对于夏新来说,现在是,而且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一个靠与大众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终端产品来安身立命的公司,针对这样的一个企业定位,我们提出了以“发展次核心技术,提高对核心技术的运用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技术理念。 主持人:这一理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李晓忠:这一理念包括这样几项内容: 首先,在数字3C产品领域,专业分工是大势所趋。 目前的情况是芯片和协议层软件等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家专业厂商手中,“术业有专攻”,在一个成熟的产业圈中,找准自己在价值链中的位置远比盲目地去发展所谓核心技术来得重要。对于象夏新这样的产品公司,当务之急是怎么把这些核心技术用好,而不是为了这个核心技术去做核心技术。 其次,3C技术领域出现了新的趋势,即核心技术越来越多被独立的专业技术公司所拥有,他们经营技术但不参与终端产品的经营。 即使是国际品牌的大公司也越来越多从这些技术公司获得技术。当我们和这些技术公司合作时,事实上我们已经与国外品牌的大公司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从而,竞争的焦点也就转移到比拼对核心技术的应用能力,即“次核心技术”。 所谓“以弱搏强”,就是要用好核心技术,同时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产品的工业设计、功能应用等这些与消费者关系最为密切的“次核心技术”,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 第三,发展次核心技术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向核心技术逼近的过程。 也就是要强调通过持续性的研发投入来培育自主研发实力,提高在供应链中的博弈力量和竞争砝码,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持续的源动力。 主持人: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我国企业有什么优势? 李晓忠:在与跨国企业的同场竞技中,国内企业的优势在于对本土客户的应用需求和使用习惯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夏新的“次核心技术理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所做出的扬长避短的选择。 夏新的技术策略可以用16个字来描述:随需应变,快速决策,精细研发,专注应用。这16个字所强调的就是技术研发必须要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以快速灵活的决策来贴近市场需求,同时要力求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应用体验,也就是市场导向型的产品研发。 罗仲伟:当今企业技术环境变化的趋势,是技术创新投入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的组织联系日益加深,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技术集成的重要性继续提高,但同时也意味着技术创新风险的增强,这就决定了即使是在产业中居于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也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领域中占有绝对优势。 像我国这样拥有丰富智力资源和一定科学技术基础的发展中大国,完全可以利用后发优势,集中力量在具有相对优势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这在今天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从企业层面看同样如此,一家企业很难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竞争优势,这就需要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同样存在机会。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