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医药保健品策略十大错

医药保健品策略十大错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5-25, 作者: 耿廷涛, 访问人数: 3818


7 上页:第 1 页

  医药保健品营销的十大错误  

  月亮圆圆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任何不利形势下,尽管很多企业品尝了失败的苦果,可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企业抓住了契机,大摆庆功宴。所以市场做不好,不能一概归之为大环境影响,企业本身的策略失误才是败走麦城的关键所在。  

  一、产品没有创新,过于玩弄概念   

  虽然从胶囊、冲剂,到喷剂、外贴、鼻闻、照射等,好像是层出不穷,其实产品本质上没有突破,只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一是大搞换名游戏。如药店零售价在十多元的普通中药,换个名就成了震惊中外的新成果。很多久病成医、对药物成份比较注重的患者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二是玩弄概念,概念越来越多,越来越前卫,越来越触目惊心,但很多概念经不起医学的推敲,所谓见光死。消费者也看花了眼,死了心,干脆来个闭目塞听算了。

  因为这种情况,经销商心里也没底,一冲不成功立刻动摇,动起更换门庭的心思。现在很多做省市代理的,往往抱着冲一把的心态,找个产品,投上几期广告,冲上去就做,冲不上去就换产品。反正现在厂家和总代理招商也难,做产品的门槛很低,换产品很容易。

  由于产品没有突破,消费者并没有从产品中感受到什么益处。所以即使有人尝试购买了,也很难坚持下去,而且负面影响,阻止了更多的人采用。

  实际上企业也不要总是想开发些前无古人、开天辟地的新产品,适当跟进现有产品类别也是策略之举。从传统医药保健产品如人参、鹿茸、阿胶、银杏等具有明确功效的品种中挖掘,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等深加工也能创出新天地。如河南宛西制药厂权力打造六味地黄丸生产基地,通过浓缩技术,同样赢得了市场。  

  二、一窝蜂跟进,产品撞车严重  

  市场上炒作的产品,从头发到脚底板,人体该有病的地方全被我们诊治过,连遗尿这样的产品都有人在媒体上炒作,我们实在想不起来还有哪些方面是空白?下一步真的到了深度细分的程度吗?如性别细分,女性补肾,男性糖尿病、女性糖尿病;年龄细分,青年补肾,中年肾虚。

  一方面产品没有创新,另一方面大量的经销商所见略同,或者出于无奈之选,结果导致了同类产品过多,产品严重撞车。比如04年广州市场风湿骨病产品有12个之多,大家都挤在《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三大报纸上做广告。不少品种在各大报纸上投放了几次广告,就不见了踪迹,后来连药店的专柜都撤掉了。特聘京城某大策划人操刀的××胶囊,价格从140多元直落到89,还要买几赠几,终端还是不走货。另一种胶囊靠38元赚尽市场风光,以后更是买2送1,把其他产品逼到死角,但是抛掉巨额广告费后,所剩无几。

  其他类别的产品也面临同样问题,尽管白热化程度不如风湿骨病高。市场毕竟是有限的,哪怕经销商卖的个个是真金白银也卖不上好价钱啊,所以80%的人不赚钱是必然的,也应该是正常的才对。  

  三、感性投放,缺乏科学依据  

  市场营销是一门技术,医药保健品营销要坚持科学化原则,不仅宣传内容要科学化,宣传手段更要科学化,才能提高投资收益率。

  很多企业以及经销商都缺乏专业的策划部门,或者虽有这样的部门,但由于人员素质不够、公司领导对部门不够重视等多种原因,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大量的市场负责人还没有脱离靠经验、凭直觉作决策的习惯。很多经销商亏不是亏在销量上,而是亏在投入的策略上,投入和产出结构严重失衡的结果。表现在:

  创作广告内容之前没有做消费者特点调查,对消费者了解不深,产品定位不准。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广告很难切中消费者要害。

  投放时没有媒体千人成本对比,到达率调查等。盲目听信媒体一家之言,投放了大量广告后见不到什么效果,才又多方了解情况,原来是一家滥媒体,发行量很少,读者群和目标消费群差别太远,但钱已经浪费掉了。

  促销方面没有做全案规划、工具类比等,所有的市场投入完全凭感觉和经验来,这好比农民种庄稼,经验是重要,但是科学的农田管理更重要。

  现在医药保健品行业对策划的重要性已经很明白了,大家都懂得要找个身价几十万的策划高手给包装包装,整一些杀伤力强的电视系列和报纸系列。但各地的情况是不同的,由总代理坐镇京、沪、穗等大城市策划出来的广告,是否非常适合各地代理商的市场情况,不得而知。但很多策划大师搞出来的东西,在一地火爆,但在另外的地方遭受市场冷遇的例子屡见不鲜。

  所以各地市场舍得花大价钱买广告段,更应舍得花些小钱来做些市场研究,这样才能将高手策划的东西加以变化适合自己的市场,彻底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过去行不通,现在也行不通。

  四、媒体无组合,习惯单兵作战  

  广告投放是很多企业营销费用的大头,很多经销商由于投放策略失误,导致产出量不理想而亏损。投放失误很大程度上是媒体组合策略失误造成的。很多经销商多年来靠操作某一种媒体取得了成功,在这类媒体上获得十分丰富的经验,也靠大量买断电视广播的段位或者报纸的版位享受十分优厚的价格。所以他们往往擅长于单一媒体,不善于进行组合。

  如只重视电视媒体,但是单纯的电视广告有时并不能将产品信息说透(比如药品、保健品),造成消费者知道了你的品牌,并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个产品到底有什么用,以及为什么有这个作用。(这时候没有报纸广告的配合就不行。)

  如只重视报纸媒体,那么产品的机理以及专家证言等就不如电视表现得那么形象,那么煽情。

  有研究称,一篇广告在不同的媒体上被看到各1次,胜过在同一媒体上被连续看到2次。不同电视频道、不同时间段位,以及不同类型媒体间的组合,在广告战中是一个大学问,不是一篇小文可以说清的。2001年深圳某饮料花3.2亿元的广告费,却没有海王2个亿的广告费显得声势浩大,就是媒体组合策略出了问题。广告战和发动一场真正的战争没什么两样,没有人可以单靠飞机或大炮就能赢得全部战争。有效的广告战,必须依赖各种媒体间的交叉火力,做到电视、报纸、广播之间的密切配合。

  现实中的医药保健品企业习惯于单打一,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尝试,碰对了就狂轰乱炸,没有效果就不断转换媒体,在媒体组合方面没有下过功夫。  


1 2 3 4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政府严管下医药保健品的10条出路 (2005-08-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吴柳燃)
*论保健品市场形势与员工心态调整和市场发展 (2005-06-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剑波)
*行业重整在即 保健品企业转投医药 (2005-06-27, 经济观察报,作者:范卫强、周涛)
*医药保健品企业,你在突围吗? (2005-05-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乾坤)
*保健品策划到底怎么做? (2004-09-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家祎)
*保健品广告到底怎么做? (2003-07-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家祎)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16 05: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