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服装品牌管理的挑战与出路

服装品牌管理的挑战与出路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8-09, 作者: 张廷智黄孝年, 访问人数: 7444


7 上页:第 1 页

  

  消费者行为分析

  记者:我接触的很多人对选购服装都有一个“参考梯度”——款式、价格、品牌。对本土消费者来说,款式和价格应该摆在第一位,而品牌是消费者有一定经济实力后才会考虑的东西。

  今天,很多企业都在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和行为分析,并且服装行业对消费者的分析不是一维、两维的,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除了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收入等,还有一些主观感情方面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细微。结合本土服装企业的现状,有哪些好的办法来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呢?  

  杨光(北京正一堂策略机构总经理):跟着顾客需求走

  目前国内服装业学习的对象主要是法国和意大利,学习他们的模式:设计领先、群体定位准确、集中做中高档品牌。但是要学人家这一套,最关键的还是设计师。在中国,有市场意识的设计师基本上没有,设计师要么处于“自恋阶段”,要么还在为温饱奔波,没有多大精力和时间去创造美、精雕细琢,缺乏创新,所以也比较难引领潮流。既然不能引领潮流,那能否迎合市场呢?

  我选购衣服就感觉很困惑,时常要为自己去“搜”衣服。因为自己变胖了,或者品牌服装的卖场布置变化了,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服装,我们的需求在变化,而企业却“岿然不动”。这就给顾客增添了消费程序和增加了时间成本,导致顾客对品牌缺乏忠诚。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呢?

  我认为可以尝试一下“走大众化的道路”,也就是“供给明确、群体模糊”,消费者要的是牌子和质量,其实现在晋江的很多企业都在这样做,比如九牧王西裤走的就是大众化道路,不管什么人,穿着比较合身。这种模式的价值在于减少了消费程序。当然,走大众化道路,是以品牌为驱动的,需要加强概念打造。

  上面是顾客定位的大众化,另一种思路是产品的细分化。这有三个关键词:潮流化、经典化、个性化。

  1、潮流化。每年有不同的潮流,中国的企业都在互相学习,紧跟潮流。

  2、经典化。像有些老品牌,依靠经典化成功构筑了品牌壁垒。创建一两个经典款服装,十年前有这一套,十年后还有,如果这个经典款的市场分额能够持续超过30%,就意味着它不是那些新品牌可以突破的。经典款可以很明确地告诉顾客什么是胖人穿的,什么是瘦人穿的,一来就能找到,简化了消费者决策过程。

  3、个性化。体现你的品牌在这个时代的不同声音和形象,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周俊(依文企业品牌管理公司执行总经理):把握消费者情感特征

  我认为,服装品牌除了价格上的调整,还要注重情感上的沟通,把握消费者的情感特征,进而取得成功。

  比如说诺丁山,其品牌定位的内涵为“桃色男人”,诺丁山的名字是舶来品,原是英国的一个小镇,在那里曾发生过一段爱情故事。而现在有些男士,表面上很传统,但是心底里蕴藏激情,希望有一个爱情的奇迹发生。我们就去了解这群消费者的情感特征,对服装的要求是材质好、不要太夸张、内敛一点、不要像正装,即使赴宴也适合穿,甚至不需要打领带也可以,和女友约会也很得体。

  再比如凯文·凯利,它是男士正装的高档品,如果要跟国外的品牌比,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优势不在于我们的品牌运作模式、款式设计、定位上,而是在服务上!我们有个在小区里的专卖店,有74位顾客,年营业额192万。它是怎么做的呢?凯文·凯利抓住了有钱人的生活习惯,他们没有精力和时间来保养服装,我们提供终身保养、24小时服务,为顾客量身定做。比如说夏天的衬衣经常从腰部滑出来,我们怎么为顾客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衬衣上配上柔软的钩子把内裤钩住就行了。  

  祝文欣:多维度定位目标顾客

  杨光先生讲到走“大众化的道路”,其实,不管是大众化还是细分,这本身就是定位。有很多服装企业在谈到“目标客户群”的问题时:“你的品牌是怎么定位的?”习惯回答是按年龄、职业、收入来细分定位。但是,我们的目标消费者在不断发生变化,消费习惯和心理都在不停变化,加上中国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习俗特点,这样笼统地谈定位也就缺乏说服力了。有一个设计师说把目标锁定为“中国27岁男士的男装”,我当即就表示他这个定位有问题,因为中国的南北差异太大了,经济收入水平不一样,同样27岁的人有不同的需求。

  如果要分析目标客户群,有很多的分析角度和方法,大家都在探讨更好的分析方法,有的按年龄分,有的按职业特点分,有的依据产品品类来定位——波司登、九牧王分别从羽绒服、西裤的品类来定位的,在这个品类里还有不同的档次。

  定位是多维的而不是平面的。但是,我认为定位不是单纯地细分,而是“在你锁定的领域里是否可以抢占到市场第一”。  

  服装企业的品牌传播之道

  记者:据资料显示,央视的广告以每年100%甚至200%的速度在递增,但是我觉得在央视投放服装品牌广告数量却在减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错觉还是事实?我看到一些服装品牌投放的广告,有的在央视五套投放,有的做户外广告,传播策略似乎显得很简单。请大家来探讨一下服装品牌该怎样做好传播吧。  

  何坊(蜥蜴团队长官):要扩张就要上央视

  现在国内的服装品牌面临很多挑战,将来也会遇到更多竞争,如果不趁现在让自己成长、壮大起来,不管你采用什么方式,也要让自己进步,形成规模,建立更多更完善的市场布局,否则,很可能被新秀灭掉。更要以一种动态变化的战略眼光来做市场,二、三线市场也在逐渐成为一线市场,我们要走在市场潮流的前面。

  只要你的营销模式有一定的广泛性,央视永远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的理念是“最贵的媒体是最值得投放的媒体”,在央视投广告,不见得一个月就要投几百万、几千万,一个月投几十万的也有。这只是一个投放策略的问题而已。可能有很多人不同意我提出的这个观点,说这不符合传统营销学的理论,但是中国的人群过于广泛,在高端媒体一投广告,很多人就可以马上转变为你的消费者。晋江迅速崛起的众多企业和统一润滑油就是很好的例证。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要想在中国打造扩张性品牌,最好的选择是上央视,除非你不想扩张,想扩张就上央视。

  当然,传播上单纯打广告的方式是原始的做法,可以多做一些公关,公关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可以把有名的服装设计师打造成品牌的代表,国外的很多品牌都是靠这种手法做起来的,如果把广告投资转移到这个地方,能够突围,而且费用也少了。因为把设计师包装成公众的明星,他本身是一个品牌,一出来就很有吸引力。  

  杨光:寻找独特沟通方式

  服装跟文化和潮流结合得比较紧,但是这种结合是被动性的。我从来没想过要听周杰伦的歌,而叶茂中那样的策划人为了保持年轻人的激情,竟然也参加了周杰伦的演唱会,跟着大家狂呼、叫喊,这就是被动性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接受。在这种被动的沟通方式下,别的消费者一变化,这个顾客的忠诚度也就下降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那些歌迷说让周杰伦往自己脸上喷口水的时候,叶茂中就觉得接受不了了。

  我认为,服装企业要创造服装企业的沟通的模式,让企业和消费者沟通得更快。比如说白领品牌的成功,它就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沟通方式,抛弃了传统的电视广告传播模式,采用了非广告的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它创造了一个比较张扬和潮流化的服装品牌,创造人的一种购买冲动。我也拍过画册广告,当我看到某杂志上白领的广告后,我觉得它拍得比我想象的还要酷。

  有些女性消费者进去白领的店里看了,她就一定会挑一件出来,即使这个款式可能不适合她穿也照样购买,使她对这个品牌的冲动和好感得到满足。服装品牌如果能突破款式的限制,那你就成功了。品牌化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消费者能容忍你这个品牌所犯的错误。寻找独特的沟通方式,可以让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和好感抵消款式和价格上造成的不足。  

  祝文欣:把传播做到终端去

  首先,好东西就要第一个喊出来。当我去为劲霸服装做咨询服务的时候,发现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劲霸的综合实力、生产技术都很强,还拥有很多在世界上领先的专利,尽管劲霸有这样强劲的实力,但是我认为它在品牌传播上输给了九牧王,没有将生产技术语言转换为销售语言,现在人们一谈九牧王都知道是西裤,九牧王和西裤划上了等号。九牧王西裤说经过108道工序、360度立体裁剪而成的,但是专业人士告诉我说哪个厂家都是360度的裁剪,有的还可能经过208道工序呢。但是,九牧王喊出来了而你没有喊出来。这说明什么?细分市场之后还要在某一领域抢占头牌,并把这一领域的重要信息用最简洁最生活化的营销语言说出来,让我们的消费者知道。

  其次,慎用明星代言。品牌定位不同的品牌其传播的手法也有区别,奢侈品有奢侈品的玩法,大众品牌有大众品牌的做法。现在很多服装品牌明星代言广告的跟风现象很严重,他们没有认真算一算投入产出比,你这个品牌是否适合用这个明星代言?什么是品牌代言人?品牌代言人是跟你的品牌可以划等号的人,一看到这个人,就会想到你的品牌。而那些盲目跟风的品牌,请的明星都不知道代言了多少个品牌了,今年代言服装,明年又代言皮鞋,这样的明星带来的感召力又有多强?

  再次,把传播做到终端去。服装品牌的广告,电视传播占的份额非常大,其他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越来越丰富,也成为服装品牌传播的重要力量。我认为,服装业的广告分两层:一层是招商广告,另一层是终端广告。只要你在央视一打招商广告,马上就有很多代理商跟你联系,等招完商了,真正给消费者看的广告就没有了,这样做就很可能是舍本逐末、昙花一现。

  但是有的服装品牌因为更注重在消费终端的传播而迅速占领了市场,报喜鸟在进军新疆市场的时候,在当地名气并不大,它就在繁华地段先把香港一著名中高档男装品牌专卖店拿下,再把边上另一家专卖店搞定,然后就进行装修,把终端卖场布置得很有吸引力,一开业,消费者眼睛都睁大了:哪个品牌这么强,把原来的两家都打下去了!因为消费者不是专家,他要了解、接受你的品牌,主要靠的就是视觉,而卖场的信息传递是最重要的手段,这样一来,报喜鸟的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    

  姚少文:只告诉一部分人

  每一类型的品牌都有自己的优势,传播策略也不一样。我结合顺美的一些传播策略来谈谈吧。由于顺美品牌定位在中高端,其传播方式不同于大众化的模式,属于小众传播,只告诉一部分人。

  第一,不在电视和报纸上打广告。第二,不选明星做代言人。第三,注重运用卖场的氛围吸引顾客,这也是一种体验,应该属于终端性传播。第四,在时尚类杂志做适量宣传。第五,给客户寄送企业报,或放在卖场让顾客阅读。为什么要这样做传播呢?因为我们价格很高,定位在中高端,不可能走大众化的路子,只能在一线市场为部分人服务,鉴于此,我们全国的经营网点有60个专卖店和20家特许商店,我们的体系支撑不了太多的网点。我们走的是“国内男装精品”的路子。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设计与营销:服装品牌的两个引擎 (2005-08-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陶云彪)
*服装品牌文化的三种来源 (2003-11-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宋永高)
*中国本土服装品牌聚焦战略 (2003-09-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郑文斌)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4 05: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