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基手机元年 7 上页:攻势路线图 东西合并之痒 然而,要实现这种“无穷大”的境界,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根据收购协议,在宣布收购西门子的手机业务之后,明基将有三个月左右的准备期。不难想象,在这么短的磨合期内,将有诸多的问题考验着李耀的神经。 首先,摆在李耀面前的是明基代工客户流失的问题。据台湾业界人士透露,广达、鸿海等代工厂商已经跃跃欲试准备接手明基的原有客户。在三年前,同为台湾代工大户的大霸电子和摩托罗拉中止了代工合作,诱因很简单,大霸在2001年6月推出自有品牌迪比特手机。随后,摩托罗拉把订单交给了明基。现在,明基遇到了和大霸同样的问题。 实际上,明基集团第二季度的财务数据全面走跌,很大一个原因是由于手机大客户的流失。据明基高层人士透露,仅摩托罗拉一个大客户的流失,就给明基带来了很大的杀伤力。 不过,明基手机高级产品经理张宁学还是显得有些不甘心, 我相信明基一定会靠着核心能力把大客户留住!”但是,关于核心能力的具体指向,张宁学都避而不谈。据知情人士透露,明基手机的制造成本优势明显,一度相当于西门子手机的1/7。 记者在4月底采访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SSMC)之时,负责手机事业部供应链管理的人士明确表示,SSMC目前的产能是1500万只,接近西门子手机全球产量的1/3,由此推算西门子手机原有的产能应该就有5000万只之巨。这与明基2004年1600万只的手机产量整合起来,至少也有6000万只手机年产量。 那是否意味着收购后的明基有意把产能降低呢?还是明基的库存也不乐观? 李耀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所在。原来,明基希望能在初期先把产能整合好,所以,为了避免种种不确定性,明基还是做了一个保守的成长战略,有意控制产能,以保证销售能够和生产同步前进。 虽然明基宣称自己以渠道管理见长,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明基原有的手机渠道将难以支撑6000万只的流量。西门子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约为9%,而明基在全球的份额不到2%。更让人担心的是,西门子和明基在中国市场的渠道都是软肋,明基在大陆的市场份额仅为1%。加上明基对于大陆经销商模式的陌生,由此不能不让人担心,明基在大陆的渠道将很难抵挡住高负荷的真枪实弹的考验。 另外,明基与西门子手机事业部合并之初,企业文化冲突在所难免,而业内人士对于德国式的严肃文化与明基的轻松文化得以顺利整合表示出种种质疑。对此,李耀却不以为然,因为多次的深入考察,他看到西门子的手机事业部与西门子集团的整体文化格调截然不同,“他们是西门子里头最富有活力和激情的群体,我相信可以很容易为明基的文化所调剂。” 虽然李耀承诺三年之内不会裁员。但在分析双方工资成本差异之后,很多人都对三年后的政策表示堪忧。记者从SSMC内部人士了解到,尽管还没有正式提出整合方案,但是SSMC最近已有部分员工离职,这种现象似乎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除了人员因素外,原来西门子手机的供应商也将面临考验。不难想象,原来西门子处于高位的各项成本模型都将被重新构建,由此带来的将是供应商的重新考核和选择。 尽管李耀宣称“我们在总体上将先稳住原有的体系”,但这又将不可避免地与明基所坚守的成本目标发生冲突,所以如何平衡这种利益将是个难题。 同样值得担忧的还有品牌的整合。经过这次大规模收购之后,明基将必须处理好与西门子品牌的关系。尤其是收购消息证实以后,西门子便开始了大面积的抛售行动,很多高端价位的手机纷纷以“跳水价”抛出。对此,张宁学表示,“此举对于我们重塑西门子手机的品牌形象极为不利,明基已经开始干预此事。” 据悉,最近一段时间来,明基已经和西门子商讨,建议停止在中国市场上的大面积抛售行动,并把其中的高端手机打包运回欧洲市场销售,希望借此维持西门子的品牌形象。 此外,明基所引以为豪的3G技术,虽然在欧洲开始粉墨登场,但是在中国,由于3G技术的推广受到众多因素所阻,市场仍是无以大显身手。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