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企划与广告 > 企划观点 > 广告效果评估:抵达真相的碎片

广告效果评估:抵达真相的碎片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12-06, 作者: 黄明胜, 访问人数: 5188


  碎片化研究下的矛盾和困惑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目前对广告效果评估的研究一直是“碎片化的”,基本上没有任何系统推进的色彩。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关乎广告效果评估的理论得到普遍的推崇,更没有一个具备“国际标准”的评估工具诞生。尽管这么年来,广告业界、传播专家、企业甚至跨学科专家,都在这条探索路上付出过大量心血,但结果却概莫能外地令人失望。他们的观点不仅各行其是,而且相互还有着剧烈的冲突。而在现实生活的广告实践中,对广告效果的评估方法也可谓五花八门。这使得目前的广告效果评估,科学性、体系性和可信度都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将未能洞悉的广告效果视之为真相,当下的评估方法顶多只能算是那些抵达真相的碎片。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经这样指出,良好的广告计划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广告效果的衡量,但对于广告效果的基本研究却少的可怜。根据福莱斯特的看法,广告总费用的1%中的大约不超过1/5的数额是用来了解如何使用其余99.8%的广告费用。但毋庸置疑的是,经费有限只能视为一种有心无力的托词。任何研究领域首当其冲的驱动力量,从来都不应是充裕的资金。  

  关于广告效果评估的范畴,业界也一直存在着较大分歧。广告公司显然更倾向于应对广告的传播效果进行评估,而作为广告主的企业,则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对广告的销售效果进行衡量。最近还有学者认为,不应将广告效果评估过于商业化和孤立。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还应该对广告的社会效果进行一个科学的衡量:什么样的广告促进了精神文明,契合了社会环境?什么样的广告有悖于精神文明建设,破坏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菲利普·科特勒作为营销权威曾经诚实地指出:一般来说,广告的销售效果较之于传播效果更难测量。除了广告因素外,销售还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产品特色、价格、可获得性和竞争者行为等,这些因素越少或者越能控制,广告对销售的影响力也就越容易测量。在采用邮寄广告时,销售效应最容易测量,而在运用品牌广告或建立公司形象的广告时,销售效果最难测量。至于广告的社会效果,起初并不为人关注,也一直没有获得与传播效果和销售效果并列的主流地位。广告公司和广告主都不会对它有多么关心,不过随着传播界对于品牌传播中的政治语境的研究走向纵深,类似“丰田霸道”、“耐克恐惧斗室”等广告危机的频频爆发,广告的社会效果也越来越受人重视。  

  但一个比较冷血的事实是,即便是在单一的广告效果评估范畴,比如对传播效果的评估,业界也同样是矛盾重重。查尔斯.雷蒙德的“认知-感觉-行动”因果关系链,通常被认为是对广告传播效果的评估基础。其逻辑是:人们从广告中获得了关于某个品牌确凿的核心信息,结果,他们增加了对这一品牌的了解,对品牌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并对这一品牌形成偏爱,于是他们就购买了这一品牌。但这种单线条的认知级系,主观色彩过于浓厚,它实际上是将所有广告受众都臆想成毫无差异的一群人。质疑者轻易地反驳道,这个因果关系链在反方向时也同样能起作用。当人们力求消除彼此间的分歧时,行为就将影响态度。很显然,这一理论关注的是变化,却忽略了和重复性购买相关联的消费者行为的固定模式,而且也并未揭示出现实世界中一些根深蒂固的现象,诸如新品牌的高失败率,以及总是存在一些市场占有率和广告预算都很少的小品牌等现象。  

  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优秀企业,杜邦公司还有另外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份,它是全球最早设计广告实验的公司之一。它的颜料部曾将56个销售区域分成高、中、低三种市场份额的区域,杜邦公司在其中1/3区域采用正常数额的广告费,在另一个1/3区域花了正常数额的1.5倍的广告费用,而在余下的1/3区域中花费了正常数额的3倍的广告费。在实验结束时,杜邦公司本想考察一下较高水平的广告支出,究竟创造了多少额外销售。结果却发现,较高的广告支出所产生的销售增长呈递减效率,而在杜邦公司的市场份额较高的区域里,销售增长也十分微弱。这与约翰·菲利普·琼斯教授的研究不谋而合,他通过不同广告函数曲线的广告案例,证明广告力度水平较低时的收益递增现象,广告力度较高时的收益递减现象,广告力度水平中等时的收益递减现象。  

  这样的实验结果及研究结论,对于很多人而言简直不可接受。几乎没有人不认为高密度的广告轰炸,能确定无疑地带来收益增加,至少是一段时间内的收益增加。约翰·菲利普·琼斯教授更加颠覆的观点是:高密度的广告展示是一种浪费,而在这些展示力度的限度之内,通过在长时间内展示来分散使用广告支出,在每一个媒体上以水滴石穿的方式进行,或通过在更多的媒体上展示来分散使用广告支出,或者在更广的地域分配广告支出,会带来更多的受益。其原因是,通过广告力度的分散而不是集中,广告的收益支出平衡点,将会出现在反应曲线的较低位置上。换言之,这样会更加有效。  

  学者特利斯在分析了12种关键的经常购买的消费产品品牌后得出结论,广告对忠诚购买者的购买数量增加很有效,但对赢得新购买者却效果不佳。对忠诚购买者而言,每星期的高水平展露并非有效,因为它拉平了广告的效果,而广告对引导忠诚度并不一定会产生积累效果。另一方面,产品特点、陈列和特价,要比广告有更强力的影响。但市场调研公司IRI却认为,这样的结论实在过于草率,因为对广告产生销售的测试,“至少要维持2到3年”才有发言权。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严谨治学的专家派克汉先生,在用了数年时间研究了几种消费品的声音份额与市场份额的关系后,他的发现是老产品为1:1,而新产品为1.5-2.0:1.0,基本上印证了被指称为“草率的”特利斯的观点。  

  21世纪伊始所进行的一次跨学科实验,曾被很多浮躁的观察者欢呼雀跃过。这一年,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神经学教授们做了一次口味实验。根据资料的描述,这次实验采用了最先进的核磁共振造影仪MRI,监测受试者品尝无记名可乐(当然,只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种)时大脑的活动现状,结果显示百事可乐倾向使大脑的腹侧核产生更强烈的反映,而这个区域通常是大脑产生强化奖赏情感的区域,在实验初期,选择百事可乐的受试者在喝百事可乐时,其腹侧核的活跃程度是可口可乐支持者们喝可口可乐的5倍。随后,实验组织人员又开始测量可乐的品牌形象影响力。形势随即扭转了,几乎所有的受试者都表示他们更喜欢可口可乐,非但如此,连他们的大脑活动也呈现不一样的情形,他们的大脑中区前额皮层也有活动,而这个区域通常正掌握着达到中高水平的认知能力。看起来,这次实验几乎可以作为一种对“广告长期效果下的传播态度”的完美测试方法。但如果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则发现这样的测试结果同样十分脆弱,它依然建立对已知经验进行推断基础上,科学性和说服力仍然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7篇)
*效果评估:中国企业的必修课 (2007-12-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旭知)
*你的广告可信度有多少? (2006-09-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国庆)
*广告效果摭谈 (2003-01-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方毅)
*如何进行广告效果测试? (2002-12-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池顾良)
*广告效果评估——让您的广告更有效 (2002-06-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明超)
*广告效果测评 (2000-07-05,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一期,作者:王新玲)
*你的广告费哪一半浪费了 (2000-06-29, 《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十二期,作者:诸葛谋)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