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尔:战略转型迫在眉睫 7 上页:第 1 页 品牌转型:从中国名牌到全球名牌 和国内大多数企业相比,海尔堪称优秀企业,但是,当我们把参照系改换成国际级企业的时候,我们发现海尔不过是一个以中国为主的中型企业。 近年来,海尔对国际化的追求可谓不遗余力,在多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始终坚持自有品牌打市场的理念不动摇,也是海外营销推广力度最大的企业,2005年一度传出海尔要收购美国著名家电企业美泰的消息。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海尔是一个极具国际化进取意识的企业。 但是,海尔国际化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是海外营收占海尔集团总收入比例偏低,其次是品牌影响力仍然以中国为主,再次是始终没有培育出赢利市场。 因此,海尔国际化有几分力不从心的色彩。品牌的短板被认为是最大的短板之一。 应该说,海尔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暴露了很多短板,但是,这些短板对于海尔来说并不具有同样的意味。有些是根本型短板,比如品牌短板和技术短板;有些则属于衍生型短板,是根本型短板带来的结果,比如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很难跻身发达国家主流市场,消费者对品牌认同度低等等。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尽快克服根本型短板的制约,应当成为海尔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但是,应该看到,这些短板并不容易克服。以品牌建设为例,在全球范围内建设海尔品牌形象需要强大资金的支持,以海尔目前的赢利能力,是很难承受这样大投入的。最近,英特尔在全球范围内改换标志,为此准备了25亿美元的广告宣传费用,海尔很难望其项背。 核心竞争力转型:从服务主导到技术主导 和国内大多数企业相比,海尔是一个较具创新能力的企业。但是,和国际企业相比,海尔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一点从海尔缺乏原创产品、重大改进型产品就可以窥见一斑。虽然海尔冰箱已经跻身全球三强,但是,海尔却没有一项足以影响产业的冰箱技术。其他产品情况类似。 严格说来,海尔并未逃脱营销主导型企业的宿命,和大多数中国企业相比,海尔并不具有本质的区别。海尔和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区别是:它对新技术的追随比别的企业快了半步。 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国际市场向来是创新主导型企业的天下,而不是技术追随型企业的天下。这一点看看三星、诺基亚、LG、夏普、松下、索尼就知道了。 我们说海尔存在两大根本型短板,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技术。如果深究起来,这两大短板并非等量齐观。应该说,核心技术无法突破对海尔长远利益的影响还要大一些。因为产品是企业存在的最根本价值,如果在最根本价值上缺乏话语权,企业怎么可能建立绝对优势呢? 可以说,由于海尔在技术这个板块上无法和那些国际企业形成较量,因此,就形成了海尔的优势残缺。为什么海尔不遗余力地推广品牌形象却始终难以突破品牌壁垒?就是因为其品牌形象中“技术形象”和“产品形象”支持不足,这不是可以靠广告来弥补的,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行。因此,对于矢志于全球市场的海尔来说,如果突不破小打小闹式的技术改进,强势国际形象的建立永无时日。 未来一个时期,核心技术、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三大阶梯式突破,成为海尔必须跨越的重大障碍,即使需要海尔用五年乃至十年才能实现,它仍然必须走这一步,这是绕不过去的坎。 可以说,今天海尔的形势比过去任何一天都更严峻,迈过这道坎阳光灿烂,迈不过这道坎风雨如晦。国际化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从实施品牌与技术的点式突破开始,逐步实现企业战略的全面突破,是摆在海尔面前最现实也最严峻的课题,相信海尔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该文首发于2006年2月期《东方企业家》杂志) 作者为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策略总监,2004年中国首届金凤凰营销奖唯一特别金奖获得者。联系电话:020—38291799,电子邮件: liubc@zlz.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