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诊所 > 上兵伐道:解读双喜危机事件营销

上兵伐道:解读双喜危机事件营销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3-17, 作者: 韩艳泽, 访问人数: 2942


7 上页:第 1 页

  分析与决策

  压力锅的安全使用标准虽然早已颁发,但由于国家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薄弱,大众对此是“知之甚少”,有的消费者是根本不知道,大众对压力锅安全使用知识相当匮乏,而操作不当或者是超期服役等原因都能够导致压力锅的爆炸。目前市场上拥有正在超期服役的压力锅产品近三千万,而大众不予更换的主要原因就是不了解产品的安全使用知识,有的消费者即使知道行业的“八年标准”,但在并不是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也以一种侥幸心理而不予更换。这样就导致了市场上的“危锅”产品数量过于巨大,而由此所引发的行业危机也就“为期不远”了。因此,企业组织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对产品知识宣传力度太小而导致大众对产品的安全使用知识匮乏是危机可能发生的真正主因。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可以消除危机,或者说如何最低限度的降低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无疑是对所有策划人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掌握了上述危机可能发生的真正原因后,笔者逐渐理清了思路:

  1、端正对危机事件的态度是处理危机的基本思想。

  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多数企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而选择了“退避三舍”的应对策略,有的企业甚至是还与媒体、政府主管部门等群体大打“迷踪拳”,在企业对外公报上也多引用一些摸棱两可的“外交辞令”。这种处理危机的方式,不仅不能够化解危机,反而会增加外界对企业的更多猜测,企业形象因此也会大打折扣。

  对于压力锅爆炸所引发的危机来看,不是仅有一家或两家企业的产品发生爆炸,而是一个行业性的“通病”,所以,承认危机并不等于你一家企业发生危机;同时,爆锅事件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而是由于产品超期服役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在这种“危机背景”下,企业有两种方法选择,一是选择沉默;二是站出来讲清楚。选择沉默是企业不负责任的表现,站出来又很可能会增添自己的麻烦,两种方法,也是两种态度,何去何从?对此,笔者又对上述两种处理问题的态度做出了分析:

  一方面,如果选择“沉默的处理”,其最大的成果就是可能避免了此次危机,但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有前提的:你必须保证以后同类事件不再发生,否则会遭受更为猛烈的抨击。而“爆锅”的发生是不可能完全控制的,因为,发生“爆锅”的真正主因没有得到解决。同时,企业沉默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企业形象也会受到质疑。

  另一方面,如果利用危机事件的高关注度,将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向大众讲清楚,不但可以避免以后事件发生所带来的质疑,还会在大众面前树立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企业形象。虽然,站出来的同时,使自己“陷”入了事件当中,但却可以避免了以后的“拖累”,更何况危机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机遇。

  综上所述,我们确立了基本的处理态度:站出来,讲清楚!

  2、挖掘危机背后的市场机遇,是化解危机的最佳方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市场也不类外,虽然“爆锅危机”可能会给企业甚至是行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危机的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一方面,目前我国压力锅产业的重要消费群体已经发生转移,“二次购买”是拉动产业市场增长的主要方式。据相关权威机构透漏,目前我国每年的压力锅销量在500万台左右,其中绝大部分销量源于产品更换需求的拉动。而“二次消费群体”是“老压力锅”产品的拥有者或使用者,也就是说,“二次消费群体”部分是“危机群体”,而“危机群体”却是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如公式):“二次消费群体”≥“危机群体”≦主要消费群体。总之,危机所引发的最大市场机遇就是能够激发产品拥有者的“二次需求”。

  另一方面,到“双喜危机营销事件”前,在整个行业没有一个企业或其它组织,围绕“大众产品安全使用知识”做出相关宣传活动,也就是说,诱发行业危机的真正主因没有得到解决。如果,在这个时候,双喜启动相关“安全行动”,无疑是一个树立企业美誉度的良好时机,同时,也是解决企业危机的一个良好办法。

  在经过对危机事件分析后,我们又确立了针对危机的基本决策:启动安全知识宣传行动,化解危机,树立企业形象。于是,基本的危机事件营销思路得以出台:

  1、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向大众传递“爆锅真相”;

  2、启动以“安全知识宣传”为主体的事件营销。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战略决定成败!--再论沈阳双喜的品牌复兴 (2005-12-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玉国)
*沈阳双喜的品牌困境 (2005-12-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韩艳泽)
*苏泊尔Vs双喜:品牌比拼内功 (2004-01-06, 《公司》杂志2003第11期,作者:刘志明)
*“新三宝双喜”膏西安推广纪实 (2003-07-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爱丽、张继明)
*三宝双喜产品转型营销战 (2003-07-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爱丽、张继明)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18 05: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