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酒类招商忽悠九宗罪 7 上页:第 1 页 三、欺世盗名式招商忽悠法 这类酒水招商企业为标榜自我,他们往往会利用外资或合资企业的名义出现在糖酒会等大型招商会上,有甚者还会穿上国际知名企业的“外衣”掩人耳目,让你信以为真。这类忽悠企业一般会言称公司总部设在国外的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属于跨国型企业集团,目前准备拓展中国大陆市场,有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做后盾,以及国际独有的品牌优势和高级市场管理人员作支持。表面上,他们对经销商要求的条件很苛刻,一般还只找省级代理,但如您稍细心就会发现他们参会时并没有丰富的产品,往往就一两个产品出现在您眼前,但他会向你解释,新品已经研发成功,只是上市时间还赶不上糖酒会等这个档期而已,时间比较仓促,我们下一步准备大力推广,到时我们可以优先考虑您……。我们要用谨慎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给他们这些虚伪的假象打上无数个问号,不要只看他们的表面功夫! 四、全程保姆式招商忽悠法 这类酒水招商企业通常将成本很低的产品(5-10元左右)通过改换包装的手法,将其迅速升值,立刻变为出厂价30-100元左右的中高档酒,然后通过媒体发布招商广告,号称“全程营销保姆”,这种广告的主要招揽对象是新手,他们的广告说辞极其具有诱惑力,让人砰然心动:“全程保姆式营销服务 + 营销专家跟踪指导 + 广告 + 促销支持 + 人员工资支持 + 送面包车 + 风险铺底”…… 怎么样,吸引你了吧,只要你想要做酒,你肯定心动了,这比“海尔”的服务还要“海尔”,再加他的酒还不错,包装更是没有话说(这种包装一般确实是找国内著名的包装设计师设计的),你能不心动吗?好,签约。签约的那一刻你就已经完了。如果你还是在犹豫,好办,马上会有一个或几个口若悬河的业务员上来说服你,说的差不多了,吃饭,几杯酒下去,还搞不定你?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产品,这么好的服务,从哪一点搞不定你?你必死无疑。 于是你把钱付了,货提了,等你回去之后,做了,才发现满地都是七八十元的中档酒,你的产品也就是一般化,卖的不好,你想起来了,上广告啊?于是你电话打到厂家,回来一句话:你先自己做,到时候我们来报。聪明的经销商马上就会发现自己上当了,可怜就可怜那些老实的,他还真的会去做。什么“全程保姆式营销模、资本托管营销模式”等,大部分都是忽悠人的幌子。 五、文里藏刀式招商忽悠法 这类酒水招商企业通常让人感觉很大方,百分之百的支持,百分之百的退货等等,但是他们又往往在合同文字上做文章,笔者姑且把它称为“文里藏刀”。在合同“零风险或低风险”、“百分之百的退货保障”等承诺细则中,往往存在一些不显眼但又至关重要的规定。所谓的零风险或低风险往往只是在虚设的前提下成立。一种是,“只要能找到十个下级经销商,你的货就分流出去了,或者说只要你一天卖掉几瓶,不到两个月,你就得二次进货了”。另一种是,“你实在是销售不出去,我们是可以百分之百退货的。”但在正式经销合同中却有一定的范围和规定限制,如,最后一次进货、保存完好的可以百分之百“无条件”退货(问题就出现在“最后一次进货”里面,其实已成了有条件退货),更别谈在退货过程中具体化的操作困难了,是非黑白均由酒水生产企业单方面说了算。 还有关于广告支持的,如:“甲方给予媒体广告投入。乙方二次提货后由甲方在当地进行广告投放。特殊情况下乙方需提前投放广告,报批甲方后,乙方先行垫付,次批提货后由甲方报销。” (解释)上述问题在于:“乙方二次提货后"这一句上,也就是甲方在你首批提货时根本不会投入广告,而是在下一批,其实厂家根本没有想要你二次提货,他只想要赚你一次而已。” 还有关于促销问题的,如:乙方进货时甲方给予促销支持10%,提前支付给乙方(以产品的形式支付)。 (解释)你进10万元的货,得到你认为价值1万元的产品,可实际价值是多少呢?可能有三千元就不错了。厂家如果真要做市场,他会给你实际的促销品,而不是给你产品,他看透你想占便宜的心理,为什么?你肯定认为1万的产品你要卖出1万5来,厂家已经揣摩透了你的心理。 这就是酒水招商忽悠企业通常爱玩的文字游戏,“文里藏刀”砍你没商量! 六、数字游戏式招商忽悠法 这类酒水招商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爱玩“数字游戏”,爱与经销商或投资者算本经济账,算来算去就把经销商算迷糊了,于是经销商就失算了。他们主要是算您的资金的投入和产出比,让您感觉投资就盈利。 如:“错过这一页你将损失200万,真正精明的商人,会懂得借势而动”、“1:10的投资回报”、“巨额让利”、“赚!赚!!赚!!!”、“60亿的市场空间”、“无需投资,年入百万!”、“600亿元的大市场等你来开发!”、“300%的投资回报,您还等什么?”、“加盟×××,必定赚大钱!”等广告都是围绕着满足商家追求高利润这样一个心理特点来设计的。一般来讲,目前无论招商者采取的是哪一种招商模式,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要求“应招”的经销商“款到发货”,虽然大多数小厂家会给经销商一定比例的“垫货”,但也无外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招商者在发出第一笔货时,一般至少已处于不亏的境地(广告等市场投入不计),正应了“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这样一句俗语。厂家所谓高利润的回报往往是从这两个方面核算来的:虚拟大市场空间,单纯地按区域人口数去推算、按消费者存在的比例去推算,大都加上“据、估计、大概、可能”等这样的模糊用语,因此,就出现了“市场空间有多少个亿”这之类的广告语,并无多大实际意义;虚拟高市场占有率,“如果每人消费一瓶……”,“如果每个终端每天卖掉一瓶……”,等等都是在没有充分考虑市场背景和自身背景的情况下推出的结论。要知道一个新产品要想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是由诸多因素影响的。因此,这类数据本身对销售获利的参考价值并不大。 有的还为了显示公司实力,号称“在××行业投入几千万甚至几个亿,或前期投入几千万,后期追加投资几千万,累计投资几个亿等”;有的在广告投入上以巨额数字来诱导和迷惑经销商,让经销商误认为厂家市场支持大,如:“3000-5000万的广告扶持”或“近期中央电视台、各级卫视即将推行××品牌运动”,如大家细心的话可以发现其中许多微妙的细节,那些准备捞完首笔招商款就跑路的大侠们在这一块就无须做手脚了,只管大胆承诺便是,而那些还有些顾虑的人们在这里就得设关、设卡为自己留后路了:一、用模糊的语言来表述,有的还From EMKT.com.cn设定投入广告的限制条件,有的把市场投入误导成广告投入;二、不留把柄,只在广告上说,不在合约中体现;三、偷换概念,把广告费和促销费混合在一起算,把招商广告费核算到市场广告费中去,且一般也会按刊列价去核算,有的还会重复计算等;四、玩时间概念、打时间差,宣传全年投入的广告费用是多少,但就是只字不提什么时间投、具体投多少、怎么投和投在什么地区。 还有的以“孵利:1+1>2,风险:1-1<1,资本托管”营销合作模式来忽悠人,真是“说得比唱得都好听”。其实,以上这些都是酒水企业给经销商玩的数字游戏而已,要三思而后行,可千万别当真!如果当真了,您就别后悔!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