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春天不属于春兰! 7 上页:第 1 页 06年,有备而来还是准备不足 06年年初,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和某网联合推出了“2005年度北京人喜爱的消费品牌”评选活动,在遴选出的“北京人喜爱的空调”的五个候选品牌中,春兰占据一席。 对于做空调起家的春兰集团,空调的质量应该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在沉寂了两年之后,今年带着 “梦幻”和“靓丽”两大系列再冲击市场,誓要掀起市场“流行风”。其中“梦幻”系列从外观设计和品质据说都是最好了。周末在北京大中,在众多的品牌里,好不容易找到了靠边角的春兰专区,只有灯箱广告没有产品,一问才知道春兰已经停售了,原来是代理商还没谈下来,居然大中和春兰不是直接进货的关系,中间还有道“坎”,空调市场已经启动,但是这个时候还没谈下代理,是否会影响到销售和品牌形象呢? 这在终端中虽然只是非常偶然的一个现象,但是相对于格力,美的,海尔,甚至是海信,春兰渠道运作能力和运营效率的差距是明显的。 2005年空调行业经历了材料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和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洗礼,业内企业整合因此加速,而优势企业的竞争力则进一步提升。 ●2005年1-11月空调行业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了9%和3%,内销市场出现负增长,行业增速呈现明显放缓趋势。 ●空调出口增长明显放缓,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下降,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显著。 ●空调产能过剩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已导致库存居高不下。 ●空调行业上市公司前三季报业绩两极分化现象突出,龙头企业产销增长显著。 ●2005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空调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形成负面影响,不过,下半年这种状况已得到缓解。 ●2006年空调行业将加速进行整合,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业内优胜劣汰步伐将加快,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其二,空调产品结构的调整将继续围绕高效节能的主题展开,家用空调性价比将有明显提升。 专业研究认为,2006年空调行业将呈现稳中有降的运行趋势,在业内企业加速整合的同时,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业绩差距也将继续有所拉大。另外,由于钢铁价格的下调以及空调企业向上游关键部件产业领域的拓展,空调行业的生产成本压力将比2005年有明显下降,给身处空调价格看降趋势中的空调生产企业放出一些盈利空间。 在高端市场被大金,三菱等国外品牌垄断,一二级市场被老三样占领,三四级市场又有TCL, 奥克斯,志高,格兰仕等品牌推进的今天,春兰——曾经的空调教父,真的像那句话所说“不做大佬已多年”,虽然仍有信心要在中国的县镇市场建立7000个销售网点来,但是从渠道及终端反馈回来的情况并不乐观,所以,尽管春兰声称自己对于空调市场有备而来的时候,不由得让我们开始对春兰的前景表示忧虑。 06年的空调市场已经成为一个亏损的泥潭,根据权威统计数字,今年比去年同期销量下降10%左右,尤其是海尔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对象,市场很少存在三元结构,最后的结果基本上都是二元垄断,正如麦当劳与肯德基,可口可乐与百事,等等,因此06年的恶战不可避免,而且最后可能除了份额,利润上不会有人成功。 在生存环境剧烈恶化的情况下,春兰在成本上与珠三角企业相比不占有什么优势,在3、4级市场要想取得成功,春兰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多元化,温柔的陷阱?春兰凭什么可以成功?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各个行业的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着多元化,或者正在筹备着多元化战略。一时间,多元化似乎成了“冰川时期”各企业的救命稻草?抓住了它就意味着抓住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PC巨子联想不仅要做手机还要进军房地产;家电领军人物海尔加入PC大战已是人所共知,杀入保险业再爆冷门;就连钢铁制造业首屈一指的首钢也不甘寂寞研发生产出首钢环星电脑,高科技产品占到了其利润总额的51%以上;春兰、美的相续进入汽车业。于是,人们不禁怀疑,各企业如此“不务正业”究竟意欲何在?多元化战略真的能对他们起到火箭加速器的作用?在多元化战略大多以失败落幕的阴影下,为什么仍旧有无数的企业青睐多元发展?多元化对这些企业来说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崎岖小路? 事实上,据报道:从去年新飞、乐华、小鸭等公司进行多元化扩张后的实际效果看,前景并不乐观。新飞宣布投资五亿建100万台空调生产基地,但至今是只闻声,不见人;乐华去年10月宣称全面进军冰箱、洗衣机、小家电后,新产品上市日期却一推再推。而且从去年下半年看,原先在多元化道路上起步较早的公司如TCL、厦华公司反而开始瘦身运动。如厦华公司为实现扭亏为盈,去年将手机、显示器等项目外包,TCL也开始废弃一些亏损业务。 业界人士注意到,从2000年起,包括厦华、厦新、科龙(空调部分)等二线家电品牌上市公司几乎全线亏损,再加上乐华、荣事达等非上市公司也表现不佳,实际上,整个二线家电品牌已接近全军覆没。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的多元化反成了家电企业的一个负累。中国市场是巨大而充满潜力的,任何一个中国企业都不可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要,只要能集中资源和精力从某个方面去满足人们一种需要,不仅有了生存的基础,更有了长久发展的可能。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安全。但请别忘了,放鸡蛋的篮子也是要用钱来买的,是有成本的。如果把造篮子的投资成本考虑进去,可能很多人还是会选择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今天在对抗外资企业,捍卫民族工业方面,中国企业的最大短处就是实力不足,因此集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核心竞争能力为基础和轴心,回归集中,回归自己的优势,回归自己的核心业务才是中国企业摆脱困境的最有效战略。 当国内著名的战略专家发出“多元化是在向人类的能力极限挑战”的感叹,并且鼓励中国企业更多的以专业化做强,然后在单打冠军的基础上再力争成为多项冠军的时候,春兰对于自己从空调,进入彩电,进入汽车,摩托车,电池等行业的做法丝毫没有回头的意思,但是在2005年春兰开始回归空调主业,这一战略调整从根本上其实是对于原先多元化的否定和反思了。 中国的企业在规模和技术上,其实只是相当于跨过公司的一个车间,很多规模在中国数一数二的企业竞相放弃多元化,坚持走专业化的时刻,春兰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即使GE成功了,但是中国失败的例子已经太多,春兰凭什么可以幸免? 都说空调产品同质化,实际上连锁卖场也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若不从服务增值的角度考虑,而是简单价格战,渠道不具备权威。厂家和商家双方都进入一个艰难的环境。企业生存的条件就是要满足市场,不断创新才是关键,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品质,就像一句广告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只有获得消费者,获得市场的认可企业才能长久生存,否则将会被淘汰。2006年,春兰空调的口号就是:能效,健康,春兰的重金广告也在央视的黄金时段唤起人们的记忆,看来离别我们多时的春兰要回来了,不过在空调业进入一线品牌淘汰赛的阶段,春兰究竟有无实力再夺霸位,只能到年底再做定论了。 空调行业供需矛盾,春兰还在盲目扩张? 3月9日,上海证券报报道,由春兰投资1.8亿扩建的空调压缩机生产线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据该项目的负责人介绍,目前建成并开始试生产的有两条1匹、1.5匹和2匹空调的转子式压缩机生产线,一条活塞式和涡旋式压缩机混合生产线,三条生产线的年产量预计可达300万台。 据悉,春兰新建的压缩机生产线平均约十几秒就能生产出一台压缩机,同时,由于引进了意大利、日本等国外先进的零部件检测和整机检测设备,因此不仅确保了每台压缩机的质量,而且确保其主要性能优于国家的相关标准,综合性能领先于业界同类产品。 在四川长虹宣布暂时停止与奥克斯合资建立的压缩机生产线暂停之后,整个家电行业对于空调行业的担心更加是雪上加霜。 春兰在整个空调行业有近一千万台社会库存的情况下,盲目投资空调压缩机生产线,实际的胜算有多少?大家不免对于空调不知死活的赌命空调市场的做法捏一把汗!春兰需要不断问自己的一句话是,春兰凭什么能够成功?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