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新营销 > 电子商务 > 中国企业,笑看博客还是错看博客?

中国企业,笑看博客还是错看博客?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5-08, 作者: 李志起, 访问人数: 5647


7 上页:第 1 页

 

  我们会不会输在博客时代的起跑线?

  在对待博客的态度上,企业家潘石屹表现了他一贯敏锐的感觉。在他的博客上,大到行业走势、政策变化,小到工作趣闻、心得体会,都有非常好的记载。高达1000万以上的浏览率、成千上万的读者回应则证明了他这样做的价值,这些文字还常常被其它门户网站和传统报刊广泛转载。无论你是不是SOHO中国的客户,你都已经在接受这个“中国地产创新营销第一人”的深度影响。从最期的事件行销,到后来的每周必去网络聊天室,到现在几乎每天都做的博客,正是通过这些看似与正规房地产营销毫不相干的动作,潘石屹将SOHO创造成中国地产界中少有的另类:广告大概做得最少,绩效和口碑却广受赞扬。从博客的角度来看,潘石屹则可能是中国第一个从博客效应中尝到甜头的企业家。

  但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博客仅仅是个娱乐工具,是少数人的“个人秀”。博客所体现的“零距离沟通”的魅力,常常被用来满足我们窥视别人的欲望,而不是实现自我表达、传递价值的好工具。我们没有意识到,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需要我们改变对消费者和市场的既有判断,更加需要尊重消费者的主体意识;需要调整我们的营销传播策略,真正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而不是以企业为中心,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强迫式的、单向的、广众式的传播方法。

  我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它们已即将过时,却还沉浸在对已往传播策略、工具和方法的满足中。在中国一流企业的行列中,无论是优秀的家电企业、食品企业,还是本应在潮头浪尖舞动的IT、网络企业,无论是联想、格力、娃哈哈这些市场中起家的企业,还是中国移动、中国石化这些垄断巨头,如果审视它们的营销方法,我们能看见的还是过去十年中屡见不鲜的广告运动:用每年数千万乃至上亿的广告费用集中投放,试图不辨雌雄地打动最大多数的消费者。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营销正在成为一个最没有创意的工作。我们总是试图以简单的、程式化的、粗放式甚至略带暴力性的传播,去改变消费者的心智,而不是观察他们的真正需求。中国的企业负责人,包括营销负责人,也总是习惯躲在重重幕后跟消费者“做沟通”,而怯于将自己亮相,更不会主动走到台前去倾听。当我们还在抱怨广告失效、营销费用居高不下、消费者更难动心时,为什么我们不反思一下,我们的沟通方式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漠视,对消费者的漠视。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营销并没有真正转变过来,让自己跟消费者的心贴得更近一些,这在全球化竞争时代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实。今天的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几乎是在同样的环境里竞争,我们原先拥有诸如成本、文化等优势正在一点点丧失,而在把握消费者、理解消费者这一根本要诀上,我们又开始力不从心。

  中国企业对博客的冷谈和误解,正好反映出我们在这个快速变化时代的不适和窘迫;中国营销人对博客的不敏感,则反映出我们营销水平的粗糙和僵化,对新的营销工具和传播手段的轻视。对于博客现象以及博客对传统传播模式带来的巨大冲击,大多数的中国企业都理解得过于肤浅。

  所以,更重要的不是用不用博客,而是我们能不能在每个新时期,都能找到更好的、与消费者和客户互动沟通的模式。无论是广告、公关、促销还是事件,我们在设计这些营销活动时,都可以从博客的巨大传播效应中得到启发。善用博客的企业,已经发现博客能帮助他们大大提高沟通效率和效果。

  行动起来的企业已经在尝试中获益。IBM在2005年8月份,专门发布了针对投资人的podcasts站点重点讨论商业和技术主题,如银行业、购物和网络游戏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IBM的战略和产品,这项举措受到了投资人的极大欢迎。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长期赞助商,可口可乐在冬奥会期间发布了一个对话交流式的营销网站,叫做“Torino Conversations”。该新型网站上开放有podcasting、发布图片,读者评论等功能,并付费招募分别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的6名大学生,从冬奥会观众的角度,以博客的形式实时报道冬奥会,并宣传可口可乐产品,短短几天,网站浏览就达数十万人之众。IBM和可口可乐并不因为自己的强势地位,以及在传统营销手段的运用,而忽视了与外界沟通的机会。相反,他们在努力地制造自己与各类目标人群的更紧密更有效的接触机会,让你明显地感觉到它对你的重视。

  当我们将自己所处的新时代称之为“博客时代”时,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博客已经真正地、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工作、生活和消费模式;当我们经常为营销手段的失效而困惑时,我们恰恰忘记了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消费者本身的变化。当国外的企业博客、CXO们的博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时,我们究竟应该思考些什么呢?无论如何,对中国企业来说,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年代,博客不应该成为我们营销中的盲点。

  本文原载2006年第5期《新营销》杂志

  李志起,中国著名实战派品牌营销专家。联系电话:010-84831427,84831614,13910518561,网站:www.lizhiq.com,或发电子邮件:Email: JACKELEE@VIP.SIN.com 与李先生交流。

1 2





关于作者:
李志起 李志起:李志起,著名营销咨询机构----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志起未来商学院发起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顾问,2009年中国营销功勋奖获得者,2008品牌中国年度十大专家,2007科特勒中国最佳营销精英,改革开放30年中国策划标志人物,深刻影响中国营销的十大人物,中国创新营销论坛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会顾问,十多家著名财经媒体专家顾问。联系电话:13911185761,13521171615
查看李志起详细介绍  浏览李志起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别让员工博客成为企业的危机炸弹 (2006-09-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林景新)
*博客和圈子社会 (2006-05-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俞雷)
*博客危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06-04-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林景新)
*博客营销(blog marketing)案例 (2005-11-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文京)
*博客营销(blog marketing)初探 (2005-11-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文京)
*俞雷:要做营销“博客” (2005-01-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邓璟)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