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期南中国名师大讲堂:细节决定成败(下) 7 上页:第 1 页 这些都对我们的管理带来了难度,因此要从三个角度加强管理。第一是沟通、第二是辅导,第三是指标。对这些知识工作者我们要加强沟通,让他们感觉到受到重视,要辅导,让他们不断的进步、成长,他们才觉得在这里干的有味道,而且要下指标,使得他有不同的高度,让他感觉自己在成熟,感觉自己的责任重要,让他感觉这个企业缺了他是威胁的。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重视,你要不断的设定目标,让他们不断的爬高,他的能力在增长,满足感在增强。请大家注意,员工打工要得到什么,我认为是三个东西。一是金钱,这不用回避了。第二是平台,他站在比较高的平台往下走,比如说我原来在清华同方干过,后来到广东来当老总比较像个样子,如果我是北京方同公司来的可能就不行了。所以有名的大公司收入不一定高的,倒是不知名的中不溜秋的公司工资高。第三个就是学习,可以不断的得到学习的机会,我在同方的时候每年差不多有60天的脱产学习,我在那儿前前后后干了五年的时间,学习了很多东西,否则我那儿有今天。现在我当然赚钱还可以,但是那个时候我赚不了什么钱,我还拿过八百块钱的工资,很可怜的,当时最高的时候拿过2800块钱。我第一次来广东的时候,年薪是60万,很容易小康的,原因我在那儿学了很多东西,慌什么啊,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没有耐心,就恨不得马上拿高薪,但是你现在没有什么本事拿不到的,等你有了本事,大把的人拿着钱等着你。现在很多大老板找我要人,说我见的人多,能不能推荐一个老总给他,但是这很难找的,我要推荐给你我要负责任的,万一搞垮了我也害怕的。所以如果大家有能力,可以跟我推荐,百八十来万的年薪是很容易的,但是你要经过考核,得跟我的水平差不多才行。 最后我把我们今天讲的东西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讲的东西有几个关键词,管理到底重点是什么,我认为管理的关键词应该是这么几个,那就是规则、标准、训练、素质、职业化、岗位、流程就这么多。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拿标准的规则对员工实施训练,使员工的素质不断提高,成为一支职业化的队伍,这样我们的管理就上去了。当然,这个训练和规则的重点在哪里呢?当然是在岗位和流程上。我们今天一天只是想说清楚这一个问题。当然可能没有说清楚,但是我试图说清楚这一点,因此我们认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标准的规则、实施训练、提升员工素质,使整个团队达到职业化的水平和素质,这样我们的水平就上去了,训练的核心内容是岗位和流程。 讲到这里,最后送大家两段话。一段话是我《细节决定成败》书上的。“每个人都要用搞艺术的态度来开展工作,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看成一件艺术品,对自己的工作精雕细刻,只有这样你的工作才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也才能经得起人们的细心观赏、品位”。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社会立在不败之地,如果老是打混混,老板可能是受了几年的伤害,但是你自己是受了一辈子的伤害。我非常瞧不起那种以工作的方式报复老板的人,故意做不好或者怎样,你对老板再有意见,你可以拼命的搞清楚这件事怎样做,你可以锻炼自己有什么坏处?还有一段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诗,这首诗是这么说的,“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是互动的时间。我先抛砖引玉跟老师交流一下。 刚才有学员问到汪老师,你有好几本书,《细节决定成本》、《精细化管理》、《营销人的自我营销》等,可以做一个介绍吗? 汪中求:书更多是为了知识,但愿大家不要理解为做广告。我的稿费一本书是八毛钱,当然我也希望卖多,这是肯定的。这几本书的侧重点不同。我的第一本书是《营销人的自我营销》,我做了十几年的营销之后对营销比较有体会然后写出来,这说明在座的人都可以写著作的,一件事做深、做细、做透,就会有一定的感受。这本书我认为是写的最好的一本书,积累了我前面十多年的体会,事实上这本书不完全是给营销人的,我是站在营销人的角度谈怎样做人和做事。 《细节决定成败》是第二本书,主要是站在社会层面解剖一个现象,说清楚细节很重要,唤醒社会,实际上我不觉得这本书质量怎样。他只说明了一个道理,细节很重要,说了二百多个故事,这里面有三分之一是我自己经历过的,有三分之一是网上抄的,还有三分之一是听说的。 第三本书是《精细化管理》,光谈细节是不够的,应该站在系统性考虑管理。关于精细化管理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步骤等这些东西,我们在里面还是有涉及到的,如果这里面有部分对你有用还是值得的,因为如果请汪中求喝一杯咖啡,两个人可能还是要花五十多块钱,现在这一本书还是二十多块钱。 我在这里想随便的罗嗦一下,大家看书一定要找到你认为的能人,他们推荐的书,现在不要乱看,现在书太多了,一个新华书店至少有12万种书,要找你欣赏的人给你推荐的书,这很重要,因为他们都是有眼光的。第二,看书不要从头看到尾,这是比较笨的方法,因为很多书的前面不是很好看的,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的立场和方法等等,所以看书可以不要按照顺序看,可以根据你对目录的理解,抓住你认为最有味道的部分看,看得懂就前后看,看不懂就不要再看了。看管理的书没有带热情去看,看了也是白看了。第三,看书一定要学会做笔记,反复的看才有用。我今天讲课用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不是昨天晚上想出来的,而是若干年慢慢积累出来的,需要的时候仓库去调,如果仓库从来不检查怎么可以调出来呢?
主持人:今天老师在早上的时候,曾经举了销售团队、销售人员细节不到位的案例,也来说明细节的重要性,比如说销售人员怎样递名片、怎样敲门、应该坐哪一个位置,有一个客户提问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有那些细节不到位,我都不知道这些细节,怎么办?我的企业细节怎样抓起? 汪中求:今天我无法给一个全部的标准答案,但是我给大家一个思路。请大家注意三条。 第一,业务人员到底应该有那些细节,你先把流程列出清单,我们叫清单管理,就是业务员出发就应该先填一张申请单,填单之后应该要解决交通,然后到了客户那里拜访,就从入门到进去落座到递名片、说一句话,因为你自己是做过业务,或者是总有人做过,大家在一起讨论分为几个步骤,一定可以有一个清单的,一个营销活动的全过程清单肯定有30点以上,你想办法变成30个点,清单管理的模式,列清单,这是第一步。 第二,每一个清单的每一项找出三个以上的标准,这是肯定有的。比如说如果要做一个访问的填表,我推荐一本书,高建华写的《笑着离开惠普》,里面有销售漏斗管理,里面有怎样填单、怎样表现客户、将客户放在怎样的档次上等,要将其中三十多条内容当中的任何一点,都要变成三个标准,找出三个标准来,你先不管到底有多少细节,先找三个再说,起码撑住了。 第三,我们先找不到人来教,或者我们可能不懂,没有关系,我们总有我们认为比较成熟的企业,这些成熟企业的老员工,或者是管理者,他们总比我们懂,比他们请过来教,先第一步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最好请一些比较有优势的外资企业的高管来帮助我们,当然也可以通过益策来解决。我们一定是可以找到师傅的,当然事实上比如说刚才说到礼仪的问题,现在有一个老师金政昆专门讲商务礼仪的。现在世界上没有既不麻烦又有效的事,因此我的书上说过一句话“简单不等于容易”。
现场提问1:汪老师你好,刚才你讲到一个问题,如果你的企业还不起眼,就必须先将你的市场界定的足够小,在这个小市场中你就是一条大鱼。这个话我非常认同,但是现在在一月份,广州这一块,以及江苏这一块市场上,一夜之间就形成了很多武大郎烧饼店。你怎么看? 汪中求:请大家注意这么几个观念。你刚才提的问题,我有四个观念非常重要,跟你说一下。 第一,成熟的企业显然是善于复制的,比如说沃尔玛,比如说百安居,比如麦当劳、肯德基,他们迅速的开始复制。像是麦当劳,17个小时开一个新店,在全球,这是正常的。善于经营的企业一定是善于复制的,这是永远不灭的定律。 第二,复制的前提是你的规范化,如果你没有规范化,你复制是没有意义的。请你注意,我不知道这个武大郎烧饼店能够开多久,事实上我去过很多企业是非常担心的,我去过小肥羊的总部,我跟他的副总说你的小肥羊很容易垮,他说怎么可能呢,全国有七百多家分店,我说就是因为这个,他说现在利润非常好啊,我说垮起来非常快,我发现各个分店和总部的经营方式非常不一样,品质悬殊很大,服务也不一样,这样慢慢会把牌子做倒。当初的亚西亚,当初的红高粱,这些的还少吗?当初是麦当劳开到那里,红高粱就开到那里,但是根本不知道怎样做,这有什么用?所以第二条你必须有标准化才可以复制,如果你现在一个店都没有达到标准化,复制很容易失败,不失败是偶然。 第三,发展速度要跟管理能力成正比,要跟管理干部成正比。现在有两个企业我也是很担心,但愿我是乌鸦嘴,国美和苏宁,为什么担心呢?他们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一下一个商场一下一个商场,他们的管理干部能够成长这么快吗?当然他们可能有更多的绝招,因此我们认为快速发展一定要跟自己的干部队伍配套,跟自己的管理能力成正比,如果你的干部培养不出来急着开店是没有用的,风险非常大。事实上有些企业开的风风火火,非常多的店,但是根本不赚钱,你相信不相信?比如说脑白金,我认为肯定是垮的,但愿我说的不对,我们可以拿一些数据来说话。前年我跟踪了半年脑白金,发现脑白金年度广告投入是三个亿,也就是说跟踪半年广告费正常的投入是1.5亿,但是我奇怪的发现他的销售额半年下来2.1亿,50%以上是广告,这样能够做下去只有两个可能,亏的一塌糊涂无所谓,因为有别的支撑,还有就是这个脑白金什么都不如,因为没有成本,因为包装总是要成本的,但是最不印的就是那个罐子里的东西,所以脑白金如果真的有用亏的一塌糊涂,如果他不亏他的东西就是一塌糊涂。我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做企业的人都是会算帐的,我们只要把数字一摆出来就知道了,只是盲目的做大没有用的。我从来不愿意服务于资本运作的企业,我不愿意跟他们合作,因为这不是我研究的对象,我研究的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产品怎样做,市场怎样经营、队伍怎样建设。广东的格兰仕、美的等,人家有人家的东西,这些是可以关注的。 第四,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就有巨大的风险。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就是企业越大风险越大,所以如果老板自己感觉到能力不足以支撑,或者你对视野不够开阔,或者信息不够灵通,我建议你不要匆忙的做那么大,中国很奇怪很多企业刚刚上中央台,两个月就关门了,所以广东人很奇怪企业做的再大也不上中央提,这是对的。这四条送给你们,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现场提问2:汪老师,如何在业务管理中使员工快速的成长,当发现部门的员工跟你的要求,包括技术的素质和悟性都有相对比较大的差距时,应该怎样的做? 汪中求:两个办法。第一,标准不断的细化,因为你只有标准越细,傻瓜都懂。第二,把极其简单的事做为一个复杂的事来训练。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