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保健行业2006年中盘点 年中将至,酷热难当,2006年的这个夏天,众多保健企业正接受生死考验,前路迷茫。拉动行业发展的广告渠道模式、会议营销、直销“三驾马车”整体受困,上冲乏力,标志性企业频频触雷。可以预见2006年的行业大势必将是大盘调整,个股发展。 首先看一下直销模式,在目前情势下,不是开禁,而是监管更严。只要稳定压倒一切的大格局不变,直销多层次开放遇到的就不是经济瓶颈,而是政治气候。国家工商总局已经将原公平交易局下的打击传销处悄然升级为直销监管局,绝对不会无所作为。5月初公安部通报的“鲁剑”行动只能算是敲山震虎,因为严格意义上合法的直销企业只有雅芳一家,真要查起来其实很尴尬。但据说6月底会有第2批牌照发放,到今年底大体上会收官,暂告一个段落。等该申报的都申报后,不在名单上的日子就要难过啦!否则对交了数千万保证金的企业如何交待? 但直销这个模式有个特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有风吹草动,没有牌照的马上转入地下。彻查是很难的,但在高压态势下,浮出水面也难。 到今年年底,所谓“直销立法”就会尘埃落定,坐庄的估计还是那么几家老面孔,新转型的几家内资企业不过陪着玩,或卖壳收租罢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多层次和拨出比例严格受限,各家都在搞变通,但变来变去,不过人为分割利益链条,削足适履,搞成四不象,除了无端增加许多成本外,实质不会有任何改变。但无论所谓的“创新”多高明,孙猴子逃不过如来佛的掌心,直销监管局的人明镜似的,不过哪只眼睁哪只眼闭罢了。笔者斗胆预言,直销模式五年内都不会有真正大的作为,不过寡头垄断,网头窜动,此消彼长,坐地收银,被忽悠的永远是那些希望有朝一日能翻身的虾米喽罗。 再看会议营销模式,几家大的会议营销公司每家都有难念的经。有转型直销受挫,有直营转制动荡,有多元发展失血,有经销商易帜造反,有核心层离心离德,不一而足。会议营销跟风者众,成本攀升,效益下滑,不复往日光景,可谓江河日下,水落石出,盛景时掩盖积压的问题开始暴露。 笔者近观会议营销模式全程演变,客观地讲,会议营销模式仍有强大生命力。会议营销发端于珠海天年,在1998年传统商业渠道剧烈下滑的变局中产生,有两个核心创新轴线,一是借鉴直销精髓,引入无店铺营销与顾客经营。无店铺与店铺结合不仅大大降低经营风险, 紧缩流通链条,提高经营收益,而且直接掌控现金流。顾客经营则以超值服务感动顾客为手段,解决了广告渠道模式难以落地生根的弊端,变横向扩展为纵向经营。顾客的需求大体上有两类,一曰精神,二曰物质。在顾客经营上会议营销与直销是殊途同归,区别仅在于会议营销更多调动顾客精神需求,而直销主要调动物质需求。会议营销多凝聚老年人,直销则吸引年轻人。二者虽互有借鉴,但经纬分明,一个以销为主,一个以传为主,仍有本质区分。二是引入体验营销、剧场理论,把诸多促销要素集联谊会于一体,瞬间高压引爆销售。 但会议营销的短处也是十分明显的,就是这种营销对员工的要求、对管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主要针对高端市场,难以上量,而月均消费在400元以上的顾客并非保健品市场消费主流。这种营销模式比较适合于不断推出新产品开拓市场,靠教育驱动,其产品一旦变得家喻户晓,教育的价值流失,会议引力不在,销售魅力难以维系自然无量下滑。几家大的会议营销公司今年在新品开拓上均无亮点,特别是看到喜来健体验搞的不错而集体跟风,必然造成投入增加,风险增大,这与中国家电企业当年多元扩张上专卖店类似,不过看谁挺到最后。会议营销企业同质化竞争的深刻背景是渠道不通用,公共渠道未建立,就象一个城市有数百上千条自来水供水系统,效率低下可见一斑,由于不能有效供给,价格畸高,量一直上不来,恶性循环。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