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位一体治理营销腐败 在朗讯中国腐败事件发生后,一位曾在某顶级IT公司做过技术和销售的徐先生向《嘹望东方周刊》透露,“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什么。各种客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金钱、美女、出国、赌博,我们都尽量满足。我们还掌握着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高级酒店的客房信息,以方便安排客户。” 为什么经常听到很多企业的销售人员喝倒去医院,为什么像宝洁这样的跨国企业在中国会被腐败困扰,为什么我们把销售人员描绘为五毒俱全,为什么我们的营销会走向这么一种变态的常态! 的确,中国每个行业都有太多的竞争者,而且很多竞争者都是不理性的,无数小公司的混战使得中国的商战十分惨烈。因此,不少跨国公司人士认为,当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既面对巨大的市场,又面对各种无所不用其极的竞争对手,再加上资源配置往往是通过权力来进行,如果跨国公司不入乡随俗,而是恪守自己的商业道德,就很难开展在中国的业务。 但这是真正的原因吗?或者仅仅是一种借口? 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 我们发现在中国“营销腐败”已经不是一个个体问题,如果说个别腐败是个人的品质问题,那么普遍的腐败则是企业的管理或者社会经济秩序与市场秩序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产生于对权力缺少监督与约束。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利益共同体,企业与行政上级之间、集团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甚至企业的内部各部门之间,常常各有各的小算盘、小金库,这在削弱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现代经济理论将这一现象解释为“激励不兼容”。 但更为根本的是不完善的政策环境给腐败创造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抛开跨国公司的特殊身份,只把他们与中国本土的企业一起,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中一个普通的主体来看,腐败并不是特例。资源是稀缺的,而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又形成了一种新的稀缺资源——权力,而且这种权力稀缺还不仅限于政府,在企业中同样存在着。在双重的稀缺资源面前,“看不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没有法律的约束,寻租不可避免。人人都明白权力寻租的危害,然而人际关系网却像一块遮羞布,阻挡了人们狙击腐败的步伐,所以当商业腐败越来越多时,大多数人会用理解的口吻说:“不这样他们就寸步难行”。 我们也明白,在中国目前的营销中,类似的腐败行为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生存发展的必要。在改革开放之初,私营经济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有迅猛的发展,除了机制活、适应市场的能力强之外,其销售业绩惊人的增长背后不乏腐败营销的影子。而现在更可怕的是,腐败营销已经开始在各个层面蔓延,朗讯公司对全球的23家海外分公司进行了内部审计,唯一发现问题的是朗讯中国公司。 但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目前阶段大面积的存在不意味着就是合理的。正因为中国营销从一开始就带着污泥在成长,所以如今在我们营销的各个层面,都流窜着这种腐败的味道,而这种味道是不会有持续竞争力的,特别是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中国历史学者吴思通过对中国官场的观察,写出了《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从此“潜规则”一词很是流行。“潜规则”实质就是“暗规则”,是一种区别于表面规则的规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勿需言传。在营销领域中,我们看到了同样的许多潜规则,而“营销腐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潜规则的一种。 潜规则一旦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就会构成环环相扣的体系,要破除规则就需要多管齐下,从理念、制度、行为三个角度进行全面出击,才有成功的可能。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