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机营销--经销商如何渡过制造商危机 7 上页:第 2 页 吕谏(高级职业经理人) 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成也媒体败也媒体,但做人的原则是一样,不坑不鄙,从容面对。但最忌讳的是什么都不说,“无可奉告”一类的词语就像斗牛场上挥舞着的红布,只会引起人们更强烈的好奇心。经销商应充分集合公司各个方面的资源,在公司内部与外界之间做好沟通的桥梁。 一、及时封存现货 不管品牌企业质量出现什么问题,经销商首先自己要了解厂家的相关部门会负责任地给予调查,察看是在什么环节出了问题,自己在没有接到禁售通知时,先将仓库现货及货架上产品及时封存,在没有调查清楚前一切将“疑似问题品牌”的货全部撤下,从而避免使不合格品再次扩散消费者手中,至于什么时候可以恢复销售等待厂家通知。 二、快速检清批次 能够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树立起良好形象的品牌,产品质量在没有太大差错下,一般不会出现大批次的质量问题,经销商要迅速走访、问询区域终端,去发现了解有没有被抽查的同一批次的产品。 三、尽早抚平躁动 在食品行业产品出现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也许产品的原材料也可能是包装及运输过程中,但不管是什么情况,在问题没有弄清之前,及时处理仍能赢得信誉。若遇心中烦躁的消费者,则应马上解决,不应拖延。服务行业要遵循服务基本原则,遇顾客抱怨、投诉,负责人要及时解释,与消费者之间不应有任何争执、辩解。在取得相关厂家负责人的充分授权下,要第一时间道歉,做出赔偿承诺,将危机尽早抚平。 四、从容面对媒体 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成也媒体败也媒体,但做人的原则是一样,不坑不鄙,从容面对,但最忌讳的是什么都不说,“无可奉告”一类的词语就像斗牛场上挥舞着的红布,只会引起人们更强烈的好奇心。经销商应充分集合公司各个方面的资源,在公司内部与外界之间做好沟通的桥梁。并在这一阶段,派专人24小时监控媒体与舆论的发展情况,并随时根据新的状况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像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企业,在产品出现问题等危机时刻,往往是铁将军把门,或者是用两个保安用手封堵记者镜头,或者万般无奈之中让一两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出场,却都是一律的“无可奉告”之类的不合作言辞。这种公关意识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令人不敢恭维。 五、做好最坏准备 天下没有散的晏席,若实在是厂家不能再运作了,则说明合作的结束,这是应该树立维权意识,采用法律手段解决厂家质量不过关等问题,通过政府职能部门或其他超经济手段解决质量问题的责任人,把原来与厂家签订的合同拿出来,挽回损失,得到自己应该得的那一部分补偿! 牛永革(四川大学营销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营销博士) 如果因为公众误解(如质量标准的争议)引发的危机,经销商应主动和制造商共同化解危机,共渡难关。一般情况下,危机出现后,制造商都会成立紧急危机公关小组,制订相应的危机处理程序和危机处理原则…… 一、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制造商应坚决弃之 如果是制造商违反国家质量标准和工艺规程侵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进而动摇了经销商的信誉和网络基础,经销商应观察其处理事件的态度和行为,是否有悔过和改正表现,是否本着社会责任来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如果没有,经销商应坚决抛弃之,不能助纣为孽。 二、公众误解引发的危机,应主动和制造商共同化解 如果因为公众误解(如质量标准的争议)引发的危机,经销商应主动和制造商共同化解危机,共度难关。一般情况下,危机出现后,制造商都会成立紧急危机公关小组,制定相应的危机处理程序和危机处理原则,当然,如果经销商有良好的建议,就应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制造商,以免产生遗憾。再者,尽量控制危机的传播范围,保持事态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如果危机的爆发地是在经销商的经营所在地,经销商应积极参与到危机应变小组中,利用其人熟地熟的经验,调动有力的机构和人员帮助企业化解暂时的危机。 三、保持一致的传播口径,并如实通报渠道成员 在自己的渠道网络中保持一致的传播口径,并如实通报渠道成员。制造商危机来临时,一般爆发时间突然,难以预料,各级政府会采取果断措施,甚至强行终止经销商的经营活动。此时,各种不经验证的小道消息会在社会上快速传播,对经销商日后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鉴于此,经销商不应躲避人们的提问,应积极主动面对事件本身。同时,最好在渠道成员中召开小型的情况说明会,及时向大家说明情况,对于事件进一步处理的方法和结果,应有制造商的有关人员予以说明。无法观察后期结果的,经销商应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要随便预言和保证,但态度要积极主动,对于因经销该产品引发的损失,经销商应主动承担,不能回避和躲闪。 四、从战略上规避制造商产品危机 与其参与处理麻烦,不如从战略上规避。其原则有:①认真挑选生产企业,对其的合法性进行严格的评判,并规定由于质量和工艺等原因引发的经营损失完全由厂家承担;②增加产品的代理范围和合作对象,平衡利润来源,不能把自己拴在一棵树上;③经销商要树立危机公关意识,并建立危机防范和处理预案,做到危机来临时能有效把握主动权。 原载:《大食品》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wjh@dashipin.com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