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深度借鉴“川酒营销经验”

深度借鉴“川酒营销经验”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8-08, 作者: 万兴贵, 访问人数: 3159


  ■数据关键

  领导者: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郎酒、全兴、沱牌

  挑战者:金六福、水井坊、国窖1573、舍得酒、金剑南、丰谷酒等等

  五粮液:据资料显示,2004年五粮液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创税利38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15%和11.5%;品牌价值达到306.8亿元,同比增加36.18亿元;2005年1-6月份共销售6.6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3.1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07亿元,同比增长了10.12%;实现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了9.58%。  

  沱牌集团:2005年1-6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0余个百分点,沱牌中、高档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0%,特别是高端产品“舍得酒”销售收入较2004年同期增长超过60%,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泸州老窖:2005年1-6月份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2.18%、17.6%和25.76%,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1.72%和30.90%。  

  ■为什么是“四川酒”?

  近日,当人们打开旅游卫视时,会听见一句广告语:“这个标志,代表高档酒的品质-----”,紧接着便会出现消费者熟悉的“品牌脸”——“剑南春”!这是“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识认证的“第一品牌”。说句实在话,不管“纯粮固态发酵标识认证”今后会“花落多少家”,但有一个必然的结果:“剑南春”会是消费者认为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这是“品牌传播的先知先觉效应”,这是“品牌传播”的“先入为主效应”------不管您承认与否,“剑南春”是抢先获得了“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识”的“优先话语权”。如果从市场竞争原理出发,任何一个品牌或者说与“剑南春”处在同一竞争线上的品牌,不应该成为“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识”的“追捧者”,因为那样您只能是“绿叶作陪”!

  这正是“剑南春”的“聪慧”和“高招”所在!

  7月22日,金六福企业华致酒业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陈年五粮液酒新闻发布会”,标志着“金六福企业”与“五粮液”的合作更进一步,同时也预示着“金六福企业”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酒商”的步伐加快,它不仅仅“卖”金六福,还卖“陈年五粮液”,这是“营销思维的创新”!

  五粮液,始终走在“营销”视线的“创新启点”!

  不管您承认与否,“五粮液效应”和“金六福现象”始终是业界探究的核心之一。

  为什么这样说?

  第一、“五粮液效应”不仅仅是四川酒的“标杆”,更是整个中国白酒业的“标杆”。不管是率先掀起的“白酒OEM模式”,还是依靠规模效应成就品牌实力,都堪称中国传统行业的“领袖旗帜品牌”,这也难怪几乎所有的“排行榜”,都有“五粮液”的“份”。

  第二、“金六福现象”乃中国白酒OEM成功典型。就算是在五粮液集团内部,“金六福”不是OEM的“始作甬者”,但它是“最成功者”。分析“金六福”的成功经验,发现“金六福”比起众多OEM品牌商,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首先,“金六福”具有“超前的营销思维”。这主要体现在它基于“短期利益”与“长远品牌规划”、“短期投资”与“长远获利”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让品牌建立持续获利能力。相比“金六福”,很多OEM商之所以难以成为“金六福”这样的OEM商,关键在于绝大部分OEM商有着“急功近利的逐利心理”,错误认为“系出名门”就能“叫卖”,于是一些“短视行为”层出不穷,包括恶意招商、透支品牌价值----等等,而缺乏培育和建立品牌的“思想”;其次,“金六福企业”在“资本”与“实体”之间,建立产业核心。“金六福”品牌的建立,绝对离不开强大资本的支持。也许在“金六福”上市之时,乃至于市场成长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知道“金六福”背后,有着“新华联”这支“资本巨鄂”在作后盾。这正好反映了“金六福”以及“新华联”的“稳健作风”和“低调风格”,正如一位业内著名酒业集团总裁对“金六福”的评价:“做了,以及做好了再说,我看是金六福最大的优点”。相对而言,白酒业尤其是一些试图通过OEM淘金的业外资本,则明显地表现出更多“浮燥”和“虚张声势”,一亮相就“高嘘”携多少亿资本重拳出击白酒业;再次,“金六福”很好地把握住了“资源优势整合与发挥”的“恰当好处”。

  不可否认,“金六福”的成功有一定“五粮液”的“影响力”。近来,“五粮液”可谓春风得意,尤其是在高端白酒市场的成功表现,让愈来愈多的资本追逐五粮液集团。它不断唤醒了低沉的白酒市场,而唤起了消费者的“一边倒”(即,消费者对五粮液品牌的偏好,呈极至增长)。但是,仅有这一点点“公地资源”(指“五粮液整体资源”,相对于旗下众多子品牌、OEM品牌商而言)不足以支撑“金六福”,而必须在有效整合与利用“五粮液”相对资源的基础上,发挥好自身的资源优势。“金六福”做到了,它把自己定位在“中国第一酒商”,并充分将自身在市场运营、营销团队建立和激励、品牌传播等众多自身优势,建立在“五粮液”在酒品质量、酿酒规模和技术以及品牌号召力等资源优势上,互动共享、发挥优势,才得以今天的“金六福”。我以为,“金六福”才是国内学习“耐克”最成功的品牌。

  

  四川酒,强在什么地方?

  也许放眼整个白酒市场,任何人都无法朵过“四川酒”的“视觉”和“营销”包围;在四川,除了有贵州茅台等少许身影外,几乎成了“川酒炮轰蜀都”的“缩影”;在贵州,尽管贵州酒军团没有给四川酒太多的市场空间,但只要每天晚上11:00打开贵阳电视台,五粮液的广告专题片不断地“炮轰观众的大脑”,“郎酒”从贵州酒包围贵州白酒市场的“合围”中成功地“撕开一个口子”,成功地在贵州市场分得一杯羹,2005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广东,几乎成了“四川酒的练武场”,水井坊依靠“颠覆式的营销”,成功从广东走向全国高端白酒市场;“古绵纯”的“奇迹”至今成为业内效仿的对象;“诸葛酿”现象引发人们对广东区域市场的深度追究-----2005年,又将是“四川酒”的“圆舞年”:“红太阳”、“诸葛酿”、“金六福”、“浏阳河”、“国窖·1573”、“郎酒·中国郎”-----正挥舞着“营销的魔棒”,各自找寻自己的“位置”------!在江苏,五粮液的领导地位为四川酒成功领军江苏白酒市场奠定了基础,面对“安徽酒的强势终端突破”,愈来愈多酒厂望而却步时,惟有“四川酒勇气高涨”,竟然与一贯善于“营销”的安徽酒比武起来------!

  如此,这些无不说明“四川酒的市场效应是最大”。从竞争力上看,四川酒同样是“领导者”!

  笔者以为,“四川酒”强在“规模效应”与“品牌效应”。

  ■“四川酒”之“规模效应”

  据资料显示,目前四川有登记的酒厂4000多家,已发生产许可证1000家,这1000家的产量已达全省总产量9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26家,股份制企业29家,私营企业73家;126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企业,年产量50.51万吨,占全国的15.24%;产品销售收入207.72亿元,占全国同行业的38.10%;全年实现利润23.40亿元,占全国同行业的55.37%;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四川白酒企业尽管产量略有下降,但销售收入、税金、利润等各项指标仍保持优势地位,其中实现利润占全国白酒利润总额的54.2%。中国白酒前十名品牌中,四川就占了五粮液、剑南春、国窖·1573、水井坊、沱牌等五个品牌,而单是上市的白酒企业,四川就有五粮液、泸州老窖、沱牌和全兴股份等多家企业;

  2005年1-6月份,四川白酒保持全国白酒行业领先优势地位。据四川省商务厅统计资料显示,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白酒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41亿元,占全国白酒利润总额58.97%。规模以上酒类企业生产白酒26.38万千升,同比增长16.9%,占全国总产量的17.1%;实现销售收入145.55亿元,同比增长17.49%,占全国白酒销售收入41.81%;实现税金总额17.95亿元,同比增长12.38%,占全国白酒税金总额33.01%;其中,代表四川白酒的“六朵金花”,2005年1~7月实现销售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13%,预计四川白酒“六朵金花”2005年销售额将首次突破200亿元。

  这或许就是“四川酒”的“规模效应”。

  四川白酒业的规模经营效应,一是体现在产能和销售额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规模型酿酒企业集中度上,即全国领先品牌众多。据世界品牌实验室日前推出的2005'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榜数据显示,五粮液(品牌价值302.51亿元)、泸州老窖(69.61亿元)、剑南春(65.32亿元)、沱牌曲酒(45.05亿元)、郎酒(41.52亿元)、全兴大曲(14.33亿元)这“六朵金花”均榜上有名,而且相比2004年,它们都有着较大的价值提升。

  研究四川酒的“规模效应”,不难看出它的成功在于很好地利用好了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机会。第一是20世纪90年代的“扶优限劣政策”;另一次是适于90年代中期的“上市融资机遇”。前者的最大作用在于直接推动四川酒向规模化企业发展,后者解决了规模化经营需要的“融资平台”。这期间,成就了像“五粮液”、“全兴”、“泸州老窖”、“沱牌”、“郎酒”----等酒业集团军。

  其次,四川酒整体规模优势还得益于四川省白酒企业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并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压缩了低档酒产量,扩大中高档酒销售,同时还积极实施了以酒为主的多元发展战略。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剑南春酒厂集团”、“五粮液集团”、“全兴集团”、“泸州老窖集团”、“郎酒集团”-----全国大型酿酒集团的“领航计划”。“剑南春”依托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引导白酒消费变革,进一步提高和突出“剑南春”品牌效应,逐渐向中高档酒市场发力;“五粮液”则依托于“1+9+8品牌工程”,着力培养超高端和中高端白酒品牌,并配合积极多元化战略,培育和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兴集团”的战略变革效果最为显著,在经历中低档产品过分集中,而遭遇税赋过重之痛后,主动出击市场,将目标锁定在中高档白酒市场,先后成功运作“水井坊”以及中高档“全兴“系列酒品牌,不但发掘了新的市场主体,还培育了全兴集团新的利润支柱。

  再次,四川酒在建立整体规模竞争优势的战略布局下,优先发展和培育了“规模龙头酿酒企业”,其中最为核心的保住了“六朵金花”的品牌竞争优势,并以此为核心,确立规模经营思想和战略。

  1984年,五粮液提出建设中国第一流的现代化企业目标,经过20余年的艰苦发展,将最初生产能力只有3000多吨的五粮液,发展为今天生产能力达45万吨,占地7平方公里的十里酒城,成为世界最大的酿酒生产基地,也是其他白酒厂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据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在发挥“六大独特优势”,实施“1+9+8”品牌战略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思想主导下,实现销售收入138.1亿元,实现利税38.2亿元,出口创汇1.24亿美元,分别增长13.9%、12.04%、39.73%,取得连续11年酒类规模效益之冠。


1 2 3 4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川酒受震,影响几何? (2008-05-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凯胜)
*四川原酒企业如何渡过转型期? (2008-05-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玉增)
*捍卫川酒 (2007-06-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足奇)
*川酒绑架糖酒会 “挟天子以令诸侯” (2007-04-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冯启)
*剖析川酒“四大天王”的品牌营销战略 (2004-11-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玉增)
*川酒谋求新突破 (2004-07-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作权)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