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文化能否拯救中国白酒品牌? 7 上页:第 2 页 品牌文化是一种信仰 “儒家文化与白酒品牌”为什么会出现市场尴尬的局面?因为儒家文化本身正处在尴尬局面之中。表面上,大家基本上都默认“儒家文化”能代表“中国文化”,理由是还没有更合适的替代文化。但是“中国文化”是“中国精神”的表露,文化不能抛开“精神”只谈“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万物、创造价值、追求真理中自然遗留的痕迹和过程,只是现象,精神才是实质和灵魂,谈品牌文化不得不谈品牌精神。 一但默认“儒家文化”能代表“中国文化”, 那么“儒家文化精神”便是“中国精神”了。但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精神必有“图腾”“信仰”的细胞在里面,中国人的图腾和信仰是什么?弄不清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一旦把一种大文化盲目的赋予到白酒品牌上,这种品牌的灵魂文化是模糊的,是不能征服消费者心智的,也不会有强大的销售力,只能又沦为一般意义上的酒文化和概念,或者最多成为“国酒”、“王酒”、“礼酒”等,又在茅、五、剑之下了。 “孔府家”三个字并不能让人联想到中国精神、信仰、图腾,即便联想到了又是什么呢?人们也说不清,恐怕最多的联想是“孔子”“想家”等,而“孔子”能代表“中国精神”吗?能成为中国精神的化身吗?人们推崇孔子尊敬孔子但信仰孔子吗? 美国的文化和精神化身是“自由女神”,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是自由、平等、民主、冒险、创新、正直、个性、快乐等,所以“可口可乐”以红色基调,被赋予和强化了这种文化和精神后,代表了一种人类愿望、理想和情绪,迅速风靡美国和世界,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传播。其他国家的名酒(品)大多也是这样,伏特加被称为“俄罗斯之神”;法国有句谚语:男孩子喝红酒,男人喝波特,想当英雄就喝白兰地;威士忌称为苏格兰的“生命之水”等等,都多少有他们国家文化和精神的影子在里面。 中国白酒如果产生这样的品牌,这将是一个伟大的品牌,等于在发掘和锻造中国人的精神和信仰,并提炼升华向国人和世界展示。目前来看,这种酒很难做到,因为“儒家文化”是个“文化杂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包揽一身,沉重无比,几乎都是内向型文化,封闭文化,人治文化。品牌文化中最需要的“本真文化”、“个性文化”,“愿景文化”等,都因“服从文化”被扼杀了,得不到体现,这对品牌无疑也是一种扼杀。 “儒家文化”封闭沉重的意识形态,难以与流通外向的物质形态相结合,就象一个性格内向封闭的影视名星无法代言外向动感的商品广告一样,所以,儒家文化代言品牌的缺陷明显地暴露出来了,格格不入。 事实上,当一种“文化精神”需要高举“伟大复兴”的口号时,也便意味着这种文化精神已经渐行渐远。而对于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复兴,已经超过了企业和品牌应该承担的能力范围。孔府家本想喊“鲁酒复兴”,实际上是在做一项“儒文化复兴”工程,而儒家文化又是中国文化。一瓶酒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吗,能负载这么重大的主题和使命吗,是不是有些不堪负重? 原载:《华夏酒报》 孙延元,策划人,财经记者,曾任山东金世纪文化传播公司策划总监.比较擅长食品行业营销策划,品牌分析,深度访谈。成功策划操作多起企业营销活动、产品上市推广方案,曾参与指导企业品牌规划,现担任多家食品企业品牌顾问。电话:13963276152,邮箱: lunancaijing@16.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