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是海,药企国际化是船,品牌是帆! 7 上页:第 1 页 如何将产业全面升级,塑造全新品牌形象,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中国药企国际化的核心。 然而,由于品牌竞争力薄弱,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存在限制。表面看起来,我国医药产品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品牌实力有所加强,但仍然不理想。出口仍以原料药产品为主,全年西药原料药出口达79.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55%,占出口总额的57.26%。以生命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医药产品出口比例较小。 以福建省为例,2005年该省高新技术医药产品出口2024.9万美元,仅占全省药品出口的18%,其中生命科学技术药品出口1870.5万美元,生物技术药品出口仅154.4万美元。 我国医药产品自主品牌少,国际竞争力不强。商务部公布的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中,医药保健品品牌数量仅占总数的3.7%。其中,化学药物品牌5个,中药品牌1个,保健品品牌1个,相当多的医药出口品牌榜上无名。目前,我国获得FDA、COS等国际认证的企业和品种数量并不多,在出口企业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贴牌(委托加工)的药品多,自主品牌的药品较少。品牌的国际竞争力缺失,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便无从谈起,我国有沦为跨国制药公司原料供应基地的危险。 光荣与梦想,挑战与机遇,在时刻诱惑着我们的目光,这其中,众多同质化、缺乏差异和个性的企业一直浸润在红海中进行血腥厮杀,面临血雨腥风,脆弱的他们经不起折腾很快夭折了。这一年来,耳闻目睹周围一些企业熬不过今年就支撑不下去的无奈和凄惨,实在是残酷。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是:2004年,全球医药市场突破了5000亿美元,达到了5180亿美元,而中国医药市场仅210亿美元,仅占全球医药市场4%左右。国际化意味着中国药企目标市场成25倍扩大。在这时品牌建设至关重要,甚至伴随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美国药企的崛起创建了巨型药企的典范,日本药企的崛起没有重复欧美药企的路径,以色列、印度等药企的崛起又创造了新的模式。历史会重复,但不会完全重复。未来还会有新的药企崛起,可能就是中国药企。认清品牌和国际化的关系,创造一个新的崛起模式。选择最适合自己、最适合市场的品牌发展模式,创造一个中国药企品牌国际化的新模式。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营销咨询有限公司CEO兼首席顾问,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8家权威机构认定的“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保健行业十大杰出经理人,中国最具影响力营销策划100人,中国国际健康科学研究院副理事长,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医疗美容整形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保健营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多年的营销生涯,成功服务过多个著名品牌,其领衔团队现专业致力于品牌策划、公关传播、新闻营销、招商代理、市场推广、实战培训等营销服务,出色的企划力、整合力、执行力在行业中享有盛誉。联系电话:013906186252,Email:zheng_yufei@sin.com,lgzhiyang@16.com,网址:http://www.lgzhiyan.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