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药产业安全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7 上页:第 1 页 三、药品行政降价的挤压 我国药品的生产流通、药品流通企业和其经营行为,都按照市场经济价值取向进行了改革,药品只要在医院环节还不是市场行为,这些年来国家医改失败了,这是国家有关部门都承认的。 降价的初衷是治理看病难看病贵,但是却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据《21世纪经济报道》3月7日的报道资料:2005年人均单次门诊费是1990年的12倍,人均单次住院是10倍,而2005年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为1990年的7倍和5倍。 “看病贵”到底贵在“医”还是“药”,很少有人去追究,看病作为医疗的供给要素有医生、护士、管理人员、设备器械、场地、机构的牌子和名声、用品、药物。药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北大医学部杨柯校长的演讲中提到,新医疗技术的高收费让人瞠目结舌,核磁共振一次1500元,PET一次8000-10000元,腹腔镜10000元,内镜下置入支架5000元,内镜下光动力治疗10000元。 一个心血管的老牌中成药单价才10元,如果1个月服用3盒,1年用下来也就360元。公报显示:2005年度全国总诊疗人次为23亿次,入院人次为7184万次,合计药费收入为2988亿元,诊疗费收入为2075亿元。若按30%利润率计算,医院所得药品利润为896亿元,诊疗费利润为623亿元。 而直至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仅为312.76亿元,虽然比2006年增加了145.36亿元,增长86.8%,增幅居各项事业之首;但基数太小,绝对额仍然不大。而按照专家设计的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其花费大约在1500-2000亿元。 可见问题的根结在于政府的卫生投入不足,从而整个医疗系统必须以药品或者诊疗为媒介,通过民众共同出资以维持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广东省卫生部门一位领导说:美国的药价不高吗?高得离谱,但是人家美国人为什么就没有这种感觉,因为有相对完善医疗保障,社会保障体系。 现在药品行政降价的客观结果是打压制药企业的同时,医院的药品利润也相应下降了,老百姓买到的药品也便宜了。然而药品的质量也相对下降了,笔者已经不止一次听医院的药师、医生、甚至药品销售人员说:感觉医院的药品质量在下降。比如,有一些中标的药品生产厂家此前从来没听说过,个别药品胶囊可以把手染红,一些临床常用的廉价药中标了却买不到等等。尽管这些情况未经统计,还不能说是普遍现象,但关系到健康和生命这样的严肃话题,还是需要人们给予极大关注的。 现在的医院药品采购机制,针对国内民族医药产业越来越向着“价低者入、价高者出“的方向倾斜,药品质量已经成了很多企业适应价格要求的调节阀门。而进口药品由于拥有临床必需、产品独有的特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前段时间一个治疗乳腺癌的进口针剂万元级别一个单位,这家外企对于广东挂网采购议价专家团仅仅让利2毛多钱。 高价中标的药品中,利润丰厚的,可能厂家就尽量在原料、辅料、包装等方面做得好一点,成本上打得高一点,这样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较好的维护;低价中标的,又没办法不供货的,企业为了能维持保本的机会,就在药品制造的各个方面压缩成本:原料选择价格便宜的,投料选择低限投料,包装选最普通的,辅料也找价格最低的,反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还不是特别健全,只要能符合国家的标准底线,应付临床使用就行。在“价格越低越好“的国家药品采购倾向的带动下,已基本市场化的制药企业只能选择一条适者生存的道路了。 我们必须回到问题的起点,在购药问题上,对于患者,究竟是越便宜越好,还是质量优良价格适宜更好呢?药品销售也要遵循价值规律,同样的药品,规模化生产的,质量应该比小作坊半手工生产的好吧?我们应该更注重于加强药品质量的综合评定,而不是过于纠缠价格。 回避药品质量这样一个第一位的问题,只顾价格不管质量差异,肯定不是用药的老百姓所期盼的。 药品政府定价机制,一是政策滞后,二是官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三是不科学、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四是不可观公正,民族药品一味地降,外资合资的产品则基本不降,这与卖国贼的行为无异。 今年两会,不少代表委员也认为,单纯降价是治标不治本,认为根源在于以药养医的体制。 于明德司长在一次演讲中说到:国家药监局的飞行检查发现,过了GMP的企业,90%以上的企业违反GMP标准生产。因为降价导致他们必须降低供货价,而GMP后的生产成本,原料却一直在涨价,因此他们不得不“违规”,就是说环境使他们“逼良为娼”。看看下面的数据: 降价使得正规的厂家生产所谓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石民说:2006年开始,我们对市场上的低价药根据生产成本核算的原则进行抽样研究,分析发现正规药厂生产的假劣药占整个药品占整个假劣药的90%。因为GMP认证后,企业运行成本比原来提高了20倍,生产成本增加了三成以上,而药品招标却是竞相压价,把企业逼良为娼,为了生存冒险生产伪劣药品。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