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邦客”车行逻辑 7 上页:第 2 页 “好邦客”模式是托夫勒“产消合一”理论和Chris Anderson的“长尾理论”的实践者,它是一种可以大面积复制的商业模式。 理论投影 产消合一 托夫勒认为,掌握时间优势、最大化地利用时间将是决胜未来、创造财富的关键。“好邦客”模式将汽车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租赁、消费、金融等一系列环节,用一根链条串起来,快速运转,缩短了每一个环节的停留时间,相比竞争对手,赢得了时间上的比较优势。 “好邦客”模式创造了一种中国特色的信用消费。如果将“好邦客”商业模式在时间上和商品种类上广泛推广,建立电讯、家电、房产、汽车、高尔夫、游艇等大宗消费品和奢侈品的消费银行,对激活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好邦客”模式对改变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生活方式起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好邦客”商业模式变单纯“储蓄未来”为“投资和消费未来”,变未来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财富的流动越来越快,流动面越来越广,这使得地理空间概念变得可有可无。“好邦客”模式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全国性的连锁经营网络。 在《财富的革命》里,托夫勒认为,知识将成为未来财富创造体系的主体。与“知识创造财富”相匹配的则是“消费生产者”趋势的到来。“消费生产者”是指那些为了自己使用或者自我满足而不是为了销售或者交换而创造产品、服务或者经验的人。“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集体,只要我们既生产又消费我们自己的产品时,我们就是在进行‘产消合一’。” 托夫勒曾满怀信心地写道:“产消合一者是即将到来的经济中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现在,越来越多厂家把部分生产过程或服务环节交由消费者完成,而且还对这种“代劳”的行为收费。“好邦客”模式就是“消费生产者”的最直观体现。 长尾理论 传统的二八定律认为20%的消费群体的力量可以抵得上其余的80%,但“长尾理论”则认为:80%的消费群体更有力量决定消费导向,更强调对被主流话语边缘化的大多数人的关注。“好邦客”模式改变了过去的汽车营销主要面向与依靠的群体是少数强势群体的游戏规划,将以往想车、爱车而却从无机会拥有车的80%的潜在消费群体推向前台,让他们提前实现了有车的梦想。 “好邦客”的另一个颠覆性的意义在于它实现了半个性化定制:每一个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选择不同的车型与款式。下一步“好邦客”将通过庞大的网络,与汽车生产商共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只需要通过“好邦客”庞大的服务系统将自己所喜爱的款式、配置、颜色等需求告诉“好邦客”,“好邦客”将快速地将定制的汽车送到每一个消费者手中。 现实意义 培育了汽车二级市场 目前,在中国内地城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二级市场。所谓旧车交易,只是交易手续的办理或者说只是一种无形的、隐蔽的市场。“好邦客”模式以托管、储蓄等方式吸纳二手车,能使相互隔裂的汽车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有机地结合和联动,使汽车资源在有序流动中实现有效配置和使用。目前,已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将旧车或委托、或存入“好邦客”,成为了“好邦客”的会员。 为公车改革提供了思路 公车改革势在必行。从现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看,公车改革以交通补贴取代公务车无偿使用已成为定论。公车改革的瓶颈是司勤人员的安置和公车的处置。目前已试行的出售、拍卖、组建出租车公司、建立汽车租赁公司等方式都存在缺陷和操作上的难度。而“好邦客”模式避免了上述方式的缺陷,为公车改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大庆、南京、海南等地运用“好邦客”模式已取得了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借鉴“好邦客”模式来启动公车改革是可行的和有前途的,原因是: 第一,公车改革的方向是货币化、社会化、市场化,这为引入“好邦客”模式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第二,公车车型多、档次较高,正好符合“好邦客”不同层次的客户的不同需求。 第三,“好邦客”模式的推进需要大量司机、车管、维修、经纪、售后服务等人员,为消化相当数量的原机关司勤人员提供了渠道。 第四,“好邦客”模式是汽车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可控流动,它有一套成熟的操作规范。可以在公车集中的机关采取授权方式,建立独立核算的加盟中心,其投资所有权及收益权归原汽车所有者。对分散的公车可以采取托管、储蓄方式加盟“好邦客”。 第五,“好邦客”商业模式较其它方式具有更好的赢利能力。 简言之,“好邦客”模式的实质是: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考虑各参与方的利益,同时又能将各参与方的成本和风险降至最低的一种崭新的汽车经营商业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可以移植到其他许多行业。 原载:《中国商业评论》2007年第二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单位:联纵智达,MSN:lpw_168@hotmai.com,QQ:595854668,联系电话:0755-33981595,手机:13798480592,电子邮件: li13798480592@12.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