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彩变形记 7 上页:第 1 页 品类延伸之殇 但凡在日化行业小有作为的,都要在洗发水上折腾一把,连立白这样以前卖洗衣粉的,也想分一杯羹。洗发水似乎是一个弯弯腰就能捡到金子的地方,虽然很多人弯下腰去一直没能站起来,但这并影响前仆后继者激动的心情。许桂萍也无法不怦然心动,她自认为在商超这块试验田里扎下了根,卖洗发水无非就是增加一条生产线、在货架上多开辟一点空间而已,费不了多大事,也花不了太多钱。再说,喱水的大获成功让许桂萍意识到迪彩的品牌吸引力。只要群众基础在,一切都水到渠成,正是这个思维模式影响了早期许桂萍的诸多决策。 其实,品类延伸在日化行业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企业只要一站稳,就希望趁机多上几个品类淘淘金。不过像立白、拉芳这样的企业,其根基在于经销商,它们是一起上山下乡的铁兄弟,只要企业号召,经销商拍拍胸脯就会吆喝着卖。这种“土八路”的做法有些粗放,但在广阔的二、三线市场,却能扯出一块大天地来。但迪彩不同,它面对的是唯利是图、不讲情谊的大卖场,沃尔玛、家乐福才不会跟你称兄道弟,更不会先打款后卖货。这帮家伙只考核两个指标:一是进场费,二是基本销量。前者的门槛是不让你进门,后者产生的结果是将你扫地出门。相对于强势的KA大卖场,再强势的品牌也只能是相对的弱势,那些不太入流的品牌要想在它的地盘立足,就必须遵守它的游戏规则。尽管迪彩喱水的不错销量使沃尔玛们表达了友好善意的态度,可畅销的是喱水,如果洗发水一旦卖砸,他们也会耸耸肩说“Sorry”。 洗发水终归还是上了,而且一上就是好几个品种。为了保险起见,这次迪彩在十几个核心城市进行招商。但消息一出,经销商慕名而来,甚至一些迪彩不打算开发的城市的经销商也过来凑热闹,一下子跑来了二十多家。这种场面自然让许桂萍窃喜不已,她想,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不如再加几个产品,让经销商多赚些钱,自己也多增加点收入。太美好的想法到最后,面对的大都是有些残酷的现实。 我们可以比照许桂萍与经销商的心态:前者以为品牌的翅膀长硬了,又有二十多家经销商鼎力相助,大飞跃的日子将要来到了;后者认为迪彩喱水品质不错,卖得很好,想必洗发水也是如此,错过了拉芳、好迪的班车,迪彩这样的优质品牌岂能再次错过?两者的想法固然不错,但对风险的评估却过于乐观。 其实,不管有没有经销商,迪彩对洗发水的定位是一个一级城市KA卖场里的品牌。这是一早就定下的调子,不可能改弦易辙了——其间虽有股东反对抱住大终端死啃的做法,但许桂萍坚持认为丝宝模式才是迪彩的未来。可是,高傲的大卖场采购经理们都喜欢和企业打交道,对经销商这样的泥腿子向来是不屑的。 但就当时来看,那些一级经销商更多地充当了仓库的职能,迪彩洗发水要摆在KA卖场里卖,还得靠迪彩的业务员去跑腿。这样的合作只能聊胜于无,无法发挥关键性作用。更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找上门的经销商并不是那些财大气粗、分销触角遍布全省的主儿,大都做些批零的细碎活,尽管它们也想与迪彩共同成长最终走向一条光明大道,但自身实力有限,不太符合许桂萍快速发展的预期。同时,一些费用上的纠纷也让彼此心存芥蒂。“迪彩的政策是凡是能够直接促进销售的费用,如海报费、推头费、导购工资由厂家承担,否则由经销商承担,如节庆费、赞助费,但是很多费用很难判断是否是直接费用,这往往导致厂商看法不一致,产生摩擦与矛盾。”一个熟悉迪彩的业内人士分析说。 隐患是显然的,但要成为恶疾,需要引子。过于乐观的许桂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上马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洗发水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大肆推广。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迪彩洗发水的销量远低于预期,庞大的投入换来的是微薄的销量以及品牌的减分。许桂萍迎来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失败。接下来的几个月更难熬,股东的悲观论继而成为宿命论,关于做大终端还是做大流通的讨论往往是相当激烈却没有结果,此时经销商的抱怨层出不穷,烦不胜烦。痛定思痛的许桂萍最终选择了既定的做大终端的路子,尽管当时“很艰难”。 她的逻辑很简单,迪彩的所有市场根基都在大城市,没有理由轻言放弃。二、三级市场水深几何?头发护理产品在那里是否有空间?开发这块荒地要花多大本钱?改弦易辙是否会带来伤筋动骨的痛?许桂萍没有底,也不敢轻易造次,她能做的是强化终端的控制权,尽管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经销商会从迪彩的名录上删去,但在各种方案中,这是最保险的一个。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