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国标杆型企业成功的奥秘 7 上页:第 1 页 领袖的成型: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如果说也有很多开创一个新行业的第一品牌最终没有成为第一的话,那么,我们要讲,在行业被开创出来之后,真正成为行业第一的领袖品牌,它们仍然是抓住了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做大和升级的机会,从而最终奠定其领袖品牌的雏形的。 这个规律就是大家常说的“领先一步”,其实,我们不要小看这“一步”,因为往往“一步领先”,就常常意味着“步步领先”。 1、领先一步打广告 广告这个营销手法,现在已经被很多企业人士所诟病。其实,广告在任何时候都有它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在一个行业刚刚被开发出来,整个市场中各品牌还没有排定座次的时候,谁率先打广告,率先发声音,谁就会抢得先机。 中国人常讲:“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喊”,这个“喊”,就是打广告。 通过率先打广告奠定行业地位的品牌,在中国可谓是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说几乎每个行业第一品牌都是第一个打广告的品牌。 中国本土的运动鞋行业其实是由李宁开创的,但在行业内第一个大规模打广告的品牌却是安踏,安踏最终也成为国内运动鞋行业的领军品牌之一。 1999年安踏第一个大张旗鼓的擎起品牌大旗,推行品牌战略。安踏倾全年之“利润”,一战功成。随着孔令辉那一声自信而诚恳的“我选择、我喜欢”,安踏也成为让神州大地选择的品牌。而当年安踏在中央五套只花了600万的广告费,就一举奠定其领导品牌地位,一举制造出让代理商排着队用麻袋拎钱要求代理的火爆场景。事到如今,要制造与安踏同样的广告效果,可能花了6个亿,也未必有当年的火爆。 与安踏异曲同工的是,罗莱家纺能够在家纺行业后来居上、后发先至,也是因为其看到、并且抓住了一系列的结构性机会。在其他家纺企业还在专注于产品质量、生产技术的时候,罗莱家纺早已转向时尚化、艺术化、个性化、多元化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在整个家纺行业品牌意识淡漠的时候,罗莱率先引入专业品牌咨询机构打造品牌;在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开打广告的时候,罗莱率先发力打广告,并且大手笔投资启用明星形象代言人,因为是行业第一家,噪音干扰很少,能够轻松进入、并且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同时也树立起行业领袖的至尊地位。 不单是安踏与罗莱,包括娃哈哈、太阳神、健力宝、杉杉、步步高等很多的领袖品牌,都是这样一战成名的。因此,我们可以作一个结论,广告在什么时候最有效?就是当你所在的行业刚刚被开发出来,而你的对手还没来得及打广告的时候,那就最有效。 2、领先一步延伸产品线 当一个行业被开发出来后,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进入,大家在核心产品方面都没有多少差异,这是延伸产品线的原因之一;其二呢,则是消费者的需求已经逐渐被激发出来,他们希望买到更多不同类型的、不同档次的、不同功能的产品,这个时候,谁在行业内率先延伸产品线,扩大利润来源,谁就能创造领先机会。 第三个原因则是中国地域广大,季节变换差异大,因此中国的产品线规划不能死套国外一个单品打天下的模式。 1995年前后,以茄克起家的闽南男装面临销售瓶颈,七匹狼、柒牌等率先走出变革的道路,尝试发展专卖事业,遂有了新的突破;但由于仅有单品优势,发展缓慢。 2000年之后,随着专卖产品形态的逐渐完善,七匹狼开发出中薄茄克、休闲衬衫、正装衬衫、T恤、休闲裤、单西等南方强势产品,同时其厚茄克、棉服、风衣、毛衫等北方属性的产品也日趋完善 ; 因此,七匹狼南可在三亚生存,北可在漠河扎根,并且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得心应手,店 铺规模迅速扩大,不仅提前占据了店铺资源,而且抢在其它版块之前完成了品牌的综合积累。 七匹狼、柒牌等有了显著的终端竞争力,销售呈现几何倍数增长。 与此同时,在衬衫、西服等单品上沉寂多年、举步维艰的利郎、才子等品牌也受到启示,大力完善专卖产品结构,不仅走出了困境,而且成为后起之秀。2005年开始,已在西裤(休闲裤)系列确立全国冠亚军地位的九牧王、虎都开始导入完善的专卖产品形态,遂又取得瞩目突破。 与男装业异曲同工的是,为了满足国内经销商开设品牌专卖店的需要,出于丰富卖场的考虑,安踏也是在运动鞋行业率先扩充产品线,做大运动概念,采取增加服饰配件作为补充商品的延伸策略,使运动服装和配件成为产品线中销售比例占到60%的产品,这样就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利润来源。 在家纺行业,罗莱也是率先扩充产品线,不仅仅做床品,还做窗帘、毛巾等家居纺织品,走“大家纺”路线,一举取得行业领先地位。 3、领先一步降价 降价不一定是打价格战。因为,价格,在营销过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锋利的武器。当一个行业的需求被大规模开发出来,而市场购买又受制于产品价格的时候,率先降价,就成为了占据领先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快速做大企业规模的绝佳方法。 这时,价格战不再是有害的,而是有利的;不再是战术行为,而应是战略行为;不再是决定短暂的竞争优势的方法,而是决定行业江湖地位的拐点。 比如:电视机行业的长虹,电脑行业的联想,都是依靠突破价格战这个拐点迅速攫取市场份额而做大的。 1996年,联想电脑预感到市场的临界点已经到来,特别是家用电脑的消费热潮即将到来,电脑消费将从商业消费转向商业与家庭并重的时代,联想于是推出“1+1”家庭电脑,率先大幅度降价,依靠先动而争取到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康柏、IBM、惠普虽然对价格战作出反应,也降低了产品的价格,降价的幅度也很大,但是由于过于迟缓,错过了最佳时机,最终没有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市场,不是你打不打价格战的问题,而是你要看准何时该打,如何打得更好的问题。 打价格战,要先打,第一个打。率先发动价格战与被动地应付价格战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当行业处于一个价格敏感的时期,特别是行业处在拐点时期,率先发动价格战的企业会获得很大收益,而应战者的收获会小得多。先降价者可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并获得消费者的忠诚,对后降价者造成感情障碍,而且还能节约广告费用。 4、领先一步升级渠道 一流的品牌,必须要有一流的渠道才能最大化的发挥效用。率先在行业内进行渠道扩张的企业,最终就有可能成为赢家。 在行业发展之初,做营销有一个诀窍,就是渠道的数量,或者说经销商的数量,甚至是终端的数量多少,往往决定一个企业销量的多少。分销的密度和广度,就代表了企业的销售良好度。分销密集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密集度是万万不能的。 娃哈哈当年在与乐百氏的竞争中,本来不相伯仲,最终帮助娃哈哈成就水饮料霸主地位的几大因素中,其中之一就是娃哈哈构建了中国本土饮料行业最强大最密集的“分销联合体”; 安踏也是率先在行业实现专卖店达到4000家的规模。。。。。。 渠道升级的第二个策略是率先采用先进的渠道模式。 在家纺行业,当大多数家纺企业还困守在批发市场、商超的时候,当深圳的富安娜还在将专卖店当作区域性的营销战术操作的时候,罗莱家纺已经构建了自己独有的多元化的专卖店连锁加盟体系,并且上升到了公司重大发展战略的高度,全力贯彻,并将区域市场的成功运营模式迅速复制到全国各地。 不是罗莱做的好,不是强与弱的对比,而是有与无的对比;不一定强,但是有总比没有强,也就是先行一步的问题。 在运动用品行业,随着竞争的加剧,获得优质的渠道商成为决定品牌成败的关键之一。拥有灵敏市场触觉的晋江鞋企深知这一点,为了改善渠道结构,健全渠道销售能力,部分急欲有所作为的晋江鞋企率先打破行业潜规则,开始了对渠道商的超常规扶持,在2003年左右开始了运动用品行业影响深远的“A店计划”,对挺进全国百佳商场和核心步行街的代理商进行重点扶持。 渠道升级的第三个策略则是率先掌控终端。 在快消品行业,率先掌控终端就是“深度分销”的前奏。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娃哈哈等等品牌都将营销的手伸向了终端,导致“终端为王”甚嚣尘上。甚至很多家电品牌不堪国美、苏宁的压榨,也开始了“家电直营专卖店”的建设。。。。。 在依靠专卖连锁打天下的运动用品行业里,一流的营业网点在某种意义上讲属于“不可或缺资源”。 为了获得这个资源,晋江鞋企也开始了其“不计成本”的比拼。晋江鞋企们纷纷鼓励其代理商多开店、开大店。为了占据有利地形,建立品牌在市场前沿阵地的桥头堡,晋江鞋企甚至不惜“赤膊上阵”,担当起代理商们背后的“财神爷”,为代理商承担着巨额的店铺转让费、店租、装修。 渠道升级的第四个策略则是渠道转型。 在快消品行业,渠道转型就是培养二批、介入二批、建立渠道利益共同体; 在专卖连锁行业,渠道转型的第一种方式是开旗舰店,比如:2007年七匹狼募资用于销售网络的升级,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发展40家七匹狼男士生活馆,承载本区域内形象展示、新品发布、服务示范、员工培训等功能;同时,配套拓展200家旗舰店和600家专卖店。 专卖渠道转型的第二种方式则是出现专业的连锁渠道运营机构:比如家电行业的国美、苏宁等连锁卖场;体育用品业的劲浪体育、跨世体育、龙之杰、华昌体育等运动品牌连锁运营机构等等。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