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促销谋略 > 折扣与赠品促销中的消费心理

折扣与赠品促销中的消费心理


《新营销》, 2008-08-18, 作者: 朱翊敏林泽锐周素红, 访问人数: 3387


7 上页:第 2 页

  看似必然,其实不然

  为了证明赠品比现金折扣更有优势,而且在赠品促销时最好不提及赠品的具体价格,诺斯在他的研究中设计了这样几个促销情境,在每一个情境中,毛毯的价格为两种,分别为25元和125元;台灯的相应价格分别为125元和25元(见表二): 

  情境一:假设你准备在附近的商店购买台灯及毛毯。到商店后,你发现它们的价格与你的预期差不多(台灯125元,毛毯25元)。当你准备结账时,收银员告诉你,另一家分店也有同样的毛毯和台灯出售,而且毛毯正在搞促销活动,价格优惠10元。那家分店离这里有15分钟的车程。请问:你会去另一家分店购买台灯及毛毯吗? 

  情境二:假设你准备在附近的商店购买台灯及毛毯。到商店后,你发现它们的价格与你的预期差不多(台灯125元,毛毯25元)。当你准备结账时,收银员告诉你,购买一条毛毯,免费赠送一把雨伞。遗憾的是,这里的雨伞刚好派发完了,但另一家分店也有同样的毛毯和台灯出售,而且赠品雨伞还未发完。那家分店离这里有15分钟的车程。请问:你会去另一家分店购买台灯及毛毯吗? 

  情境三:假设你准备在附近的商店购买台灯及毛毯。到商店后,你发现它们的价格与你的预期差不多(台灯125元,毛毯25元)。当你准备结账时,收银员告诉你,购买一条毛毯,免费赠送一把雨伞(注明零售价10元)。遗憾的是,这里的雨伞刚好派发完了,但另一家分店也有同样的毛毯和台灯出售,而且赠品雨伞还未发完。那家分店离这里有15分钟的车程。请问:你会去另一家分店购买台灯及毛毯吗? 

  情境四:假设你准备在附近的商店购买台灯及毛毯。到商店后,你发现它们的价格与你的预期差不多(台灯125元,毛毯25元)。当你准备结账时,收银员告诉你,购买一条毛毯,免费赠送一把雨伞。遗憾的是,这里的雨伞刚好派发完了,但另一家分店也有同样的毛毯和台灯出售,而且赠品雨伞还未发完。那家分店离这里有15分钟的车程。请问:你觉得雨伞值多少钱?你会去另一家分店购买台灯及毛毯吗? 

  在情境一中,消费者将10元现金折扣放在一个有参考水平(毛毯价格的高低)的决策环境里进行判断,因此,消费者会直接判断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如125元、25元),为节省10元钱跑15分钟的路究竟值不值。此时,相对价格差异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毛毯价格越低,10元现金折扣所占的比例越大,也就越有吸引力。 

  在情境二中,雨伞的价值与15分钟车程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并不是基于毛毯的价格,因为促销信息是无法比较的。而且无论毛毯的价格是高还是低,消费者对雨伞价值的判断都会相差不大。也就是说,毛毯的价格并没有影响消费者对赠品价格的判断。 

  在情境三中,虽然还是提供赠品,但此时商店标明了赠品的价格,于是消费者会将这一价格与毛毯的价格相比较,他们更重视相对价格差异,即毛毯的价格为25元时,价值10元的赠品吸引力更大。而且对于这个较难转换成现金的赠品来说,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现金折扣的方式。尽管赠品的标价为10元,但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它的价值会低于10元现金折扣的价值。 

  在情境四中,提示消费者在作出决策前先判断赠品的价格,从而引导他们将赠品的估价与15分钟车程进行比较。从结果上看,毛毯的价格并没有显著影响消费者的决定。在对估价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毛毯价格越高(125元,25元),选择去分店购买的消费者判断赠品的价格越高(11.14元,8.13元)。 

  看似必然—直觉告诉我们,消费者往往愿意选择10元现金折扣而不是价值10元的赠品,因为拿到10元现金可以随时购买价值10元的产品,反之却不行。 

  其实不然—当支付的金额较小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现金折扣而不是赠品(64%选择现金折扣,45%选择赠品)。但当支付的金额较大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赠品而不是现金折扣(43%选择赠品,31%选择现金折扣)。 

  相对较小的费用增加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会产生不同的放大效果,因为它们不再被当成增加的费用。航空公司或其他一些企业(如信用卡、宾馆)的营销人员常常实施奖励计划,他们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他们让顾客支付的形式,例如让消费者同时支付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的无法比较的交易媒介。当潜在的折扣看上去不大,那么营销人员应当考虑是否代之以一个无法比较的利益。如果这个折扣相对较大时,营销人员应当让附加利益更加容易进行比较,以体现折扣的价值。 

  (本文以常见的促销决策困境为主题,其中涉及的商业场景、公司和人物皆为虚构)

1 2 3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7篇)
*王老吉,你的促销让人很伤心很“上火” (2008-08-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志东)
*折扣的过去与未来 (2007-05-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席国庆)
*赠品促销: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 (2007-01-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于斐)
*赠品促销价值比价格更重要 (2005-11-18, 《糖烟酒周刊》,作者:陈军)
*赠品促销操作实践要点 (2003-05-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宋安军)
*玩味折扣 (2000-06-30,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八期,作者:张军凌)
*从消费心理看网络营销 (2000-06-30, 《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六期,作者:刘润邦)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4 05: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