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读懂经销商--探寻厂商矛盾的根源 7 上页:第 1 页 第二部分:经销商的思维 总结经销商群体的特点并不容易,因为每个经销商成长方式、经营模式各不相同,但往往很多厂家却忽视了这种不同,在招商、合作时,采取一种方式、说话一个强调,结果造成招商难度大,在合作中矛盾加深。建立新型的厂商关系的前提是了解经销商,读懂经销商,进而了解经销商不同经营模式背后的经营思维,最终达到理念上的认同,做到“貌合神不离”。 安全。大多数经销商都是白手起家,从夫妻店做起,做到一定规模之后,才逐步进行规范化管理。经销商这种先天规范管理的缺失,使得经销商公司松散和脆弱,经不起风浪。而和厂家不同的是,经销商公司不仅仅背负着员工的生存,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心血,因此对于经营安全,经销商格外关注,尤其是在被不法厂家坑害之后,现在的经销商们理智而敏感。这种心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厂家的关注重点从优惠政策转向产品的成活率和潜力。打多少款,赠几辆车的广告语,显然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产品在哪里成功了,市场有什么规划,这才是经销商最看重的。二是更容易欠厂家的钱。“阿钟是厂里的大户,每年都欠厂里几十万的费用,但是厂里和他关系却更好了,还不是因为欠了钱,厂里不敢动他。相反,我们就老实多了,每年完成任务,厂家对我们态度一般,还不断增加任务”,一位经销商对厂里的不公正做法忿忿不平。“只有欠着厂家的钱,才会安全”,成为很多经销商的共识,因此他们希望从各个环节,从厂家那里能抠出些钱来,为的就是保持关系的稳定,这很值得理解,因为厂家过河拆桥,随意调整经销商的事情太多了。 灵活。无论生存环境多么恶劣,经销商总能从市场中找到一个空隙,这取决于其灵活的经营思维。这种经营特点使得经销商更多的是考虑短线操作,靠战术盈利,即今天我能赚到多少钱,明天我能赚到多少钱。因此经销商能在某个点上获取利润,能做成某件事情,但却很少能做出势来。这种灵活也表现在和厂家合作时,经销商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和厂家“摔跤”获得利益。而厂家更多的是从全局出发,从谋势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厂商双方就容易形成错位:厂家希望通过扶持经销商把市场做起来,让经销商持续赚钱;经销商则希望厂家把价格压到最低,自己操作,在短期内获得丰厚的利润。 聚焦。经销商思考问题是从区域市场出发的,因为他们所有的资源都在区域市场上,这也是很少有经销商跨区操作成功的原因。这种区域的聚焦往往是造成厂商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经销商希望厂家针对区域特点提供支持,制定政策,并且保证自己销售区域的稳定,而这个区域对于厂家来说,只是全盘市场中的一部分,算不上特区,另外厂家希望通过把区域缩小来保持市场的稳定。这种不同思维模式,必定会引发双方的矛盾。因为在经销商看来,厂家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并且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动自己的奶酪。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