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抓住零售终端扩容中的市场机会 7 上页:第 1 页 二、 如何抓住零售市场扩容中的市场机会 1、医药商业如何抓住终端扩容中的市场机会 笔者以为,无论采取哪种医改方案,商业渠道的扁平化、阳光化一定是必然趋势。而且,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后也离不开渠道商的配送功能。因此,具有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较高运营效率的渠道商将是医改的最直接受益者。 医药商业要想在终端扩容中分得一杯羹,笔者以为做好一下几件事: 做好政府公关,事先介入新农合、社区用药配送的医改配套方案的改革中去,体政府分忧解难,替民众的及时安全用药负责,以便取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医药产品配送的主导权权,占领由政府买单的这一市场。 比如,北京市2007年在全国首次提出社区医疗机构常用药品“零差价销售”,并选定统一药品配送商。实现全民医保后,社区医药市场将大大扩展,统一药品配送商将给药品流通企业带来巨大影响。如北京有200多家药品流通企业,参与竞争配送资格的18家企业中,最后有两家企业获得了配送资格,并且是一家企业配送15个区县,另外一家企业配送其余三个区县。这样,获得配送资格的企业,几乎相当于对其所服务的区域有了完全的垄断权。 其次,建立以配送为主体的立体服务网络,以后快批将慢慢被快配取代,以快速配送赢得终端客户。而且国家药品新的价格确定机制,越来越鼓励直达终端,异地调拨,层层批发的价格空间肯定没有了,到达各种第三终端比如依靠自己的直达终端的配送能力 第三:为客户提供价值,必须提高各方面的服务能力:比如以品种优化为主体的品类管理、新特药普及推广能力、终端信息提供收集分析能力、终端客户用药的指导能力、终端客户医药知识提升能力。都是医药商业公司必须考虑的因素。 对此,不少制药企业持乐观态度。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认为,医药经济在2008年会以比较好的态势继续发展。尽管与新兴产业相比发展速度略缓,但不会产生运行脱节现象,甚至可能进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尽管有一些浮躁因素和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但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医药经济受金融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更依赖国家宏观政策的推进以及政府对民生的重视,人们有理由对医药产业保持信心。 2、OTC品牌药企如何抓住第二终端的市场机会 目前OTC产品已多达4488个,但市场空间还很大,很多品类的OTC产品都还没有领导品牌,市场集中度还不高,这就给OTC生产企业留下很多机会。 另外,根据南方所调研的数据,目前零售终端数量达到34万家,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终端为了活下去,纷纷采取价格战、高毛利产品主推、自有品牌产品、区域性或者全国性(如PTO联盟)采购,大幅度、大规模拦截品牌产品。这既是竞争使然,也是产品同质化的必然结果。同质化的产品争夺终端,而终端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必然使得“终端准入”成为企业的一个大问题。 笔者判断,一下几种产品和企业才有可能在第二终端生存下去。企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1)、品牌产品:依靠持续不断的广告拉力、品牌形像、品质提升、服务到位来吸引消费者指名购买。因此OTC企业必须做好两件事: 一是市场竞争和消费趋势的研究,找出可以脱颖而出的品种,品最好种具备医保资格最好、具有双跨资格也是很好的品种。如果调研发现某类产品的市场集中度还不是很高,市场还没有领导品牌,就是可选产品;或者是细分市场的某个品类;这都是可以运作广告品牌产品的必备必备条件,是绝好的市场机会; 二是策划好广告,并且选择好媒体、进行全国整体或者区域性投放,塑造品牌,这是很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由专业广告公司来策划运作。生产企业必须明白:第一,价值最大的始终是产品和沉淀在产品上的品牌价值 。因为品牌强大了,就具备了通过消费者-终端-渠道的倒逼源动力,也就是品牌力。第二,品牌是不可取代的,供应商可以在产品质量上、产品差异化上、公关上、消费者服务和教育、品牌传播上、公益活动上加大投入,长期坚持培养强势优质名牌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这样就不怕了。 (2)、药店高毛利产品生产企业:即OEM品种、自有品牌(PB)产品企业。 药店高毛利产品主推已成为趋势,短期内还会进一步发展,这对生产企业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因为店面的限制,这其实是一场入场资格的竞争,如果生产企业有足够多的产品批文,产品线宽度广度都比较多时,有就必须采取放下姿态,以总成本领先的策略,先为连锁药店生产高毛利、PB产品、主推品种等。目前四川禾邦、江苏晨牌等药企都成功使用了这一策略。其次抓住这一市场机会的方法是成立一个专门为连锁药店、连锁药店采购联盟(如PTO)生产、服务、销售的队伍,跟踪连锁药店的产品销售、培训其店长店员,教会他们销售高毛利产品、OEM贴牌产品。 (3)、独家专利产品生产:具有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地位。生产企业可以采用高定价搞促销的方法来在第二终端运作此类产品。 (4)、超低价普药生产企业策略:药店的价格标杆产品,只有生产企业只有采取总成本领先的策略,把给药店系统系统的价格降到最低,才能获得生存机会。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