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机”扩张,海尔收购印度本土品牌计划提速 7 上页:第 1 页 ④消费家电电子制造业扩张进行时 美iSuppli公司预测印度消费电子市场增长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印度国内消费家电电子制造业的迅速扩张。尽管较长时间范围内电子产品制造业仍将是印度制造工业整体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但是情况却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近年来,印度政府一直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发展制造工业尤其是信息产业方面,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改造、理顺部门职责,提高政府效率,建立出口促进区等开放性扶持政策。加之,目前印度国内消费需求也已经达到相当规模,足以触发制造业向消费电子产业领域拓展。正是美国经济放缓所带来的机遇,达到规模触发点的印度电子工业进入了孵化、成长阶段。 因此,印度政府频频向全球性消费电子家电制造巨头“示好”。出台各种税收优惠等鼓励性政策吸引国际消费家电巨头投资建厂,从而将印度电子工业的战略地位锁定在全球消费电子家电出口基地上,在全球电子产业链上展开与中国、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亚洲新兴国家的竞争。 ⑤外资品牌主宰印度消费家电电子市场 日益富裕的印度消费者推动着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迅猛增长,全球消费电器制造巨头投资建厂,攻城拔寨的同时,引人注目的则是印度本土消费家电品牌生存空间日渐缩小,难以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在印度庞大的市场空间、低廉的劳动力及生产成本、开放性政策的吸引下,外资消费电子制造巨头诺基亚、富士康、三星电子以及Sanmina SCI公司等纷纷斥巨资投资建厂,印度消费电子工业的逐渐被外资主导。印度消费电子外资企业协会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 Alliance( EMS:电子制造服务联盟 )公开资料显示,随着全球消费电子巨头将印度作为满足印度国内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及中东富裕国家的生产基地,预计其成员企业来自印度市场的营业收入将从2007年度的3154.67亿卢比( 7.73亿美元),两年内增长至2009年度8162.14亿卢比( 20亿美元)。 韩国企业,如LG和三星等多年前进军印度市场之后,目前他们已经在大多数产品领域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目前除了少数印度企业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品牌,苦苦挣扎之外;在韩国、美日品牌的压迫之下,大多数印度本土品牌已经完全淡出人们的记忆。 其中梅日柯电子(Mirc Electronics)则是与外资品牌对抗到底,艰难捍卫印度民族品牌尊严的代表之一。另外,西印度公司的Onida品牌则在大多数产品领域为印度民族品牌挽留了一些颜面。其他品牌则凤毛麟角,甚至沦为“无品牌”产品“偏安”于农村市场。但是,随着全球性家电品牌农村市场的拓展,这种偏安局面能维持多久,尚难预料。 印度政府消费电子工业统计资料显示, 2006-2007年印度消费电子产品在2006年度20405.36亿卢比( 50亿美元)的基础上净增2040.54亿卢比( 5亿美元),增幅高达10%以上;而消费电子产品业已占到其电子硬件生产总额的35%以上。预示着印度正在尝试从IT软件大国向消费电子制造大国迈进,尽管这并不一条“有惊无险”的康庄大道。 另一方面,EMS更是将印度电子产业的规模由2007年度的102026.80亿卢比( 约250亿美元) ,放大至未来年内增长至285675.04亿卢比( 700亿美元)。但是,对于印度民族消费家电电子品牌,也许这正是噩梦的开始。因为,当饥不择食之机,鸡肋自然就堪比珍馐佳肴。全球家电巨头的成长压力,迫使他们到处寻找可以下口的地方,而印度市场无疑是一块巨大的金砖,一座拯救全球家电巨头于危亡之秋的金矿。 印度消费家电电子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显然,印度政府也充分意识到了该国在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方面的潜力。一方面定位于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印度政府极希望看到“印度造”消费电子产品在全球信息、通信、娱乐消费电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尽管EMS等相关机构对于印度消费电子市场持乐观态度。但是,印度政府在其近期所公布的消费电子制造行业发展白皮书中承认:“印度具备消费电子产品硬件开发及制造的市场能力,但是,消费电子产品内需市场规模及信息技术硬件产业化方面条件尚未充分成熟,因此印度信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同时,尽管印度政府为扫除半导体及电子制造工业起步阶段的障碍年初出台了若干鼓励性政策。但是,时至今日除争取到唯一一笔1020.27亿卢比(约合 2.5亿美元)的外商投资投资之外,收效甚微。 iSuppli公司研究人员表示:在试图充分发挥其市场潜力的背景下,印度消费电子行业将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因素包括:生产企业全球性利润率下降,印度市场相对利润率有待进一步释放;地区税务壁垒,限制了销售范围的扩大;基础设施,配套产业薄弱的发展瓶颈;较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及速度以及农村市场消费能力不足,而城市市场尚未进入更新换代阶段因而成长空间有限等。 韩国家电“两枝竞秀”独领风骚 近年来,韩国家电制造巨头高擎高端市场攻略,频频向印度市场发起攻击,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韩国家电不但实现了“市场份额第一”的占有率目标,而且成功的树立了“最优秀品牌”的领袖品牌形象。从上月末韩国与以印度为首的经济联合协定(CEPA)谈判以后者妥协收场来看,预计今后将不仅限于韩国家电,包括手机、钢铁、电脑等产品在内的印度市场也将劲吹“韩流热风”,韩国制造工业对印度市场的渗透也将对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制造工业的新兴国海外市场战略产生一系列压迫性影响。 三星电子尹富根副社长(映像显示器事业部)表示:“三星液晶电视的在印度市场上半年的市场份额实际达到了39%,7月份则达到了41%,而今年下半年预计将维持在40%以上。秘诀则是我们所推导的premium(高端)产品营销战略牢牢锁定了印度市场高端消费者的嗜好。”据悉,三星电子自2006年开始即在印度市场停止了显像管电视等低端产品的销售,专注于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等高端产品的营销。高举高打的高端路线,正好顺应了近年来印度经济腾飞居民消费水平“高档化”的潮流;三星电子产品时尚多彩的外观设计、丰富新潮的使用功能,则由于复合当地居民的消费文化趋势风靡印度市场。 故而,在三星电子高调宣布液晶电视独霸印度市场的当天。LG电子则高调宣布在印度电视台经济新闻频道CNBC与AC尼尔森公司联合主办的消费者品牌调查中,其白色家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和黑色家电 (电视•音频•DVD)产品双双摘取最佳品牌桂冠。此项调查针对17类产品对1万多名印度消费者展开访问式调查,因此具有相当的公信力。该公司印度法人长慎文范先生强调:“漂亮的外观设计及尖端技术力的Premium(高端)产品使得LG电子成为印度国民的首选品牌。” 中国家电“梵典华章”好梦难圆 尽管2004年5月末,中国家电制造巨头海尔电器印度公司总裁Dhabai高调宣布表示,5月29日该公司已经与世界第一大家电生产商惠尔浦以及印度本地家电生产商Voltas达成合作协议,由后两者帮助海尔拓展冰箱及空调产品市场;《海尔领军再攻印度市场 改走高端路线并在当地设厂》大举进军印度市场的豪言壮语掷地有声,余音绕梁数年不绝; 2005年元月份中国彩电业三大巨头之一的TCL集团高调宣称:明年(2006年)进印度家电前3名;同年2月份海尔家电印度公司首席执行官TK Banerjee宣布:“在未来的的两三年内,印度组装工厂将逐渐转变成一个种类齐全、规模庞大的家电制造基地。”;2006年则上演了一出印度民族品牌Videocon与中国家电制造巨头海尔竞购韩国大宇电子的经典一幕等等有关中国家电巨头进军印度市场的“软文(软广告新闻)”令人荡气回肠。但是,时至今日,印度消费家电市场仍然是美日韩欧品牌的天下;“Made in China”的民族自豪感或许只能在印度农村市场无品牌低价家电中找到一丝身影。相比之下,“软文”与现实的差距是何等悬殊;而壮语与行动的差距又是何其远哉。真可谓“软文不可信,牛皮终可破”。 那么,对于印度消费家电市场而言。近年来,韩国家电虽遭退出日本市场的无奈,但是在中国、北美、欧洲市场势头强劲。无疑给美日等老牌家电强国、中国、印尼、越南等家电生产大国造成极大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出口不利的宏观环境下,中国家电印度市场“梵典华章”的好梦自然难圆。 但是,家电著名观察家曾高飞先生认为,中国家电在印度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并非有时全无。相反忠告中国家电企业的经营者们:振兴中国家电工业的关键并不在于市场成本价格导向,而在于如何把握发达国家产业带转移的机遇,找到中国家电工业全球价值链中的精准定位,走一条“环境立国”、“产业兴国”、“质量兴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之路。让“相信中国、相信中国制造”最终成为“地球人”的一致选择,让中国家电工业在逆境中成长,在竞争中生存,在生存中发展,在发展中奠定坚实的国际市场地位。(编译:端木清言) 端木清言,麦肯趋势(南京)营销策划有限公司顾问,著名连锁零售观察家,资深商战策划人,中国连锁店培训三剑客之一,著名财经作家。其编译撰写的财经评论、海外资讯、行业评论及产业观察类文章超过2000余篇,300余万字,有近百篇作品被日本、欧美等海外媒体转载。 联系电话::025—85768108 网址: http://www.mcantr.com ,咨询邮箱: maiken001@sin.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