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蒙餐如何“营”天下

蒙餐如何“营”天下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9-06-09, 作者: 包·恩和巴图, 访问人数: 5495


7 上页:第 1 页

  “蒙餐”应该关注的文化营销要素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推广“蒙餐”的主要元素是什么。如果让笔者来总结,就两个字:文化。

  自从199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濒临“破产”的韩国为什么迅速崛起?是因为他们的汽车?他们的家电、通讯设备?还是他们的电子产品?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韩国迅速崛起的原因就是韩国文化的推广。

  如今的“蒙餐”,要想真正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要靠的也是文化,是“蒙古文化”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产品、服务或资本运作的力量。

  因为,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决定这一点,我们所处的瓶颈也说明这一点。所以,任何一个背离“蒙古文化”的“蒙餐”品牌是不太可能发展壮大的。

  那么,既然文化这么重要,又如何把它更好的、更加健康的融入到“蒙餐”里来呢?在这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饮食文化  

  我们谈的就是饮食,所以,首先就要谈如何对蒙古族的饮食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并融入到“蒙餐”的推广。

  上千年的游牧文化成就了蒙古族独特的饮食文化。他们把食品分为“察干伊德根”和“乌兰伊德根”,“察干伊德根”像是开胃菜,而“乌兰伊德根”更像是正餐,各有特色却高度互补。有人说,吃“蒙餐”的手把肉,是否会太油腻了?不用着急,酸奶(蒙语里的“艾丽嘎”)恰恰是解除油腻的,奶茶也有着去除油脂的功效。

  这只是产品层面的解释。如果从文化层面来说,蒙古族饮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笔者总结为六个字:天然、纯正、健康。

  上千年来,蒙古族尊重和保护环境的原始状态,喜欢吃天然的东西,喜欢吃野生的东西。蒙古族没有家养的概念,更没有添加化肥、助长的概念。

  那么,“野生”、“天然”对现代人来讲多么重要啊?我们蒙古族的饮食文化的根就在这里,我们为什么不把它融入到我们的“蒙餐”里来呢?

  自古以来,草原上的人们为什么一年四季不怎么生病?大家有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如果让笔者回答,仍然跟他们的饮食文化有关。

  蒙古族喜欢纯正的东西,不喜欢往食品里添加太多的东西,牛奶是纯正的,酸奶是纯正的,奶豆腐是纯正的,奶酒也是纯正的,“纯正”是蒙古族依靠天然所养成的饮食习惯。所以,这些纯正的饮食,不太容易导致疾病,更不会导致传染病。2003年的“非典”是怎么出来的?就是人们吃得太不纯正了。

  所以,我们在饭菜的搭配上,不要一味地追求高档,而应该扎根在蒙古文化,把“天然”、“纯正”和“健康”的概念真正落实到每个环节。

  现在,不少蒙餐馆,也多少有这个意识了,但我感觉,他们的诉求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比如,你是北京的蒙餐馆,你的原料肉,应该从哪里进?应该从内蒙古大草原上(如:苏尼特羊肉、科尔沁牛肉等),而不是北京郊区。这就是确保“天然”、“纯正”的表现之一。

  此外,在“纯正”方面,笔者再想提一个“纯正”的概念,那就是“风格纯正”。什么叫“风格纯正”?就是,你作为蒙餐馆,就应该提供正宗的“蒙餐”,不要走折中路线,同时提供“非蒙餐”饮食。

  我在北京的几家蒙餐馆明显看到“折中”和“迎合”的现象,他们提供蒙餐的同时,还可以给你炒“宫爆鸡丁”,可以给你做“清蒸鲤鱼”,也可以给你做“北京烤鸭”、“西湖牛肉羹”等等。这就太不“纯正”了。

  所以,要想打造一个真正的“蒙餐”品牌,笔者呼吁:一定要聚焦在自己的特色饮食里,并把“天然”、“纯正”和“健康”的文化实实在在融入到日常经营中来。  

  二、环境文化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般情况下,你不愿意在东北风格的饭店吃海鲜,不愿意在上海风格的饭店吃羊肉泡馍,不愿意在广东风格的饭店吃北京烤鸭,不愿意在新疆风格的饭馆吃过桥米线;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餐饮就是一种完整产品,消费者消费的不仅仅是你的那个饭或菜,而是一个整体的体验。那种“填饱肚子就走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以,一个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所配套的就餐环境也成为至关重要营销因素。在这一点,“蒙餐”也不例外。

  那么,谈到环境文化,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大环境(地域)文化和小环境(住所)文化。对“蒙餐”而言,这两大“环境”都可以锦上添花。

  从大环境的角度看,蒙古族几乎和“草原”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提到“蒙古族”,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草原”,反过来也一样。

  那么,如何把“草原”的概念融入到“蒙餐”里呢?

  北京的腾格里塔拉在这一点做得还可以,当你进入腾格里塔拉,你会在那里看到,大厅和走廊的地毯全部是绿色的,让人们看上一片绿色,很容易联想到草原。呼和浩特的蒙古村也做了大胆尝试,一楼大厅,通过镜子的反射效果来把草原的“辽阔”传达给顾客。

  然而,笔者认为,虽然这样的尝试和做法是值得称赞的,但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还远远不够,应该在更多方面寻找和挖掘更多、更好的创意。笔者认为,在大环境文化的挖掘上,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从小环境的角度看,蒙古族的环境文化也有独特的因素,比如:“蒙古包”就是典型,还有蒙古族的剪纸艺术、器皿艺术以及人文特征等。

  在这一点,不少蒙餐馆做得还可以,我们随便进一家蒙餐馆,都能看到具有蒙古包形状的雅间、成吉思汗的挂像或者各种不同的蒙古族工艺品展示等。这么做也是非常正确的,更是十分有必要的。

  然而,笔者需要提出的是,“小环境”是营造意境的关键环节,一定要注意细节。小环境文化必须要注意文化的分支。比如,同样的蒙古族工艺品,外蒙古和内蒙古就有区别,内蒙古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也有区别,甚至在不同的盟市之间也存在差异。所以,我们不能为了营造一个“意境”而乱来。

  有些蒙餐馆,装修风格非常像内蒙古西部风格,但在橱窗里摆放的工艺品却都是东部风格,甚至汉族风格(如“龙”的造型)。这就不行了,一定要赢在细节,精心策划和布置每个环节,争取做到:就算让“内行”人士来看也得举拇指赞叹才行。

  呼和浩特有个度假村叫蒙古风情园。这个度假村的主楼就建成蒙古包形状,并叫“可汗宫”(800年前,成吉思汗的宫殿才能叫这个名字)。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而且,无论他们的大厅装修,还是雅间布置,无论是器具风格,还是服务员的服饰,都带着浓郁的蒙古文化氛围,成为“蒙式”度假村的典范。笔者衷心希望我们的想做“蒙餐”的企业多向蒙古风情园学习、取经,把人家的经营思路应用到自己的发展中来。不过,他们也不是完美的,比如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取了一个大众化的、无法成为品牌的名字“蒙古风情园”。不过,这不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故不做详细分析。  

  三、礼仪文化  

  蒙古族的礼仪文化,也是源远流长,而且独具特色。她看上去虽然不是很花哨,但处处能够见真情。

  这块内容,我们分两大类来讲,即:行为礼仪和语言礼仪。

  在行为礼仪里,蒙古族最著名的礼节可能莫过于敬酒。敬酒不仅有独特的行为规范,而且专门有敬酒歌。

  蒙古族的敬酒礼节,少不了两样东西,即:银碗和哈达。我们在很多蒙餐馆也经常看到这两样东西。但是,多数人对银碗和哈达的应用不是很准确。比如,多数饭馆对哈达的应用具有很大的错误。

  哈达是蒙古族礼仪文化里最具神圣的“礼巾”,给客人献哈达是对客人莫大的尊重以及表达真情的巅峰。

  然而,在一些蒙餐馆,尤其在一些旅游景点,他们用献哈达的方式来欢迎客人时,往往把哈达直接套在游客的脖子上,这是不对的。因为,与藏族不同,蒙古族在敬献哈达时一定不能挂在对方的脖子上。这种做法是过去宗教界的习俗,而且那也只能给孩童系挂,从来都不给成人系挂。

  所以,无论是欢迎、敬酒,或者在其它礼仪行为中,笔者强烈建议我们的“蒙餐”企业一定要对蒙古族礼仪文化进行深入学习,并对服务人员进行严格培训,把正宗的文化传递给客人,传递给社会。

  在语言礼仪里,笔者认为,问候语和迎宾曲尤为重要。在此,我们就重点谈谈“问候语”吧。

  对服务业来讲,提炼几句属于自己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的、广为认知和流传的问候语,是十分关键的。它对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推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一点,不少国内外著名旅游景点做得还可以。比如:夏威夷的问候语是“阿喽哈”,普吉岛的问候语是“萨瓦利卡”,而三亚热带雨林的问候语是“雅诺达”等等。

  在问候语方面,我们蒙古族也有非常容易发音的一些语句,比如“Sainuu”(您好)、“Bayartai”(再见)、“Bayarlaa”(谢谢)等。但是,笔者发现,蒙古族的这些问候语没能流传开来,与其它民族的问候语相比,认知率很低。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说“扎西德勒”的时候,多数人都知道这是藏族的问候语。但我们说“赛恩白努”时,除了蒙古族同胞,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是蒙古族的问候语。这就是问题。

  所以,笔者建议,我们的“蒙餐”企业,在语言礼仪上,一定要确定具有蒙古特色的问候语(如:赛努),当客人进店时,一定要用蒙语进行问候,而且所有服务员的发音保持一致。如果条件允许,至少要对饭店的领班进行蒙古语培训,让他们具备用蒙古语与客人沟通的能力。

  在礼仪文化上,我们很多蒙餐馆里出现一种现象是,将文化流于形式,甚至将礼仪庸俗化。这是笔者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利于他们打造“蒙餐”品牌。因此,笔者建议,我们要挖掘和弘扬蒙古族礼仪文化,并将它应用于商业行为时,一定要注意文化的纯洁性,不要扭曲文化,更不要为了商业利益而庸俗化。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