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香港企业为何不重视品牌建设

香港企业为何不重视品牌建设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9-09-08, 作者: 梁胜威, 访问人数: 2916


  近日看到一则报道说,港资企业占珠三角全部外资企业72%,香港仍是广东省最大的外资来源,活跃在珠三角的港资企业约有7万家。这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群。

  但从2007年底开始,随着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减少,环保政策的加紧,劳动法出台,劳动成本加大,香港在内地的制造工厂已经出现颓势;加上去年的金融海啸和信贷危机,和香港在内地设立的工厂大多数以加工贸易为主,这种制造型企业多数以依靠低成本、低技术含量占领市场,随着08年的金融海啸不断蔓延,欧美需求大幅下降,生存环境变成了生存危机。约有1/3的港资企业面临倒闭,按比例计算有1.75万家企业倒闭。 

  面对着倒闭潮,我是既伤心又可惜,但最重要还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多年前,我曾经跟一些香港做出口加工业的朋友谈论过此类事情。我说香港在内地那么多企业,但很少自己做品牌。也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位姓蔡的香港人邀请我帮他们公司规划品牌和规划营销From EMKT.com.cn。但遗憾的是,这位朋友不是那家公司的大股东,项目只进行了两个月;大股东从国外回来,不同意开拓国内市场,项目也半途而废了。

  两年前,又有一次,我在聚会上跟一位做生活用纸再生纸出口的港资企业老板建议做品牌、做国内市场,不要浪费了国内市场。这位老板对做国内市场也是不感兴趣,他觉得出口生意简单好做,没有国内市场那么复杂。可最近听说他把自己的儿子从国外找回来,专门开拓国内市场。不知道他是否还能不能想起我的话,是否有点后悔。不过老板们都是很自信的,自信得有点刚愎自用。

  但更令我难以明白的是,人为什么总是到了无路可走时才被逼转型,无论是港资企业老板还是内企老板。

  最近又看到东莞等地和香港贸发局签了一份合作协议,主要是支持港资企业如何开拓内地市场。但7万家港资企业对转型反应平淡。

  为什么香港企业不重视品牌建设?为什么香港企业不愿意开拓国内市场?这些问题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我也一直坚信,总有一天他们会觉悟起来的,不过等到醒觉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有点晚了!

  笔者通过分析觉得港资企业不愿意做品牌和不做国内市场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香港地理环境因素

  香港位于珠江口,南中国的香港岛、与中国大陆连接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以及附近262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略大于上海市的六分之一。但香港人口约有699万。它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二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

  在这弹丸之地,承受着如此多的人口和如此茂盛的金融业和贸易业,加上每个行业基本都有一些传统的老品牌.例如:雅芳婷、皇朝家私、荣华月饼、周大福、周生生、屈臣氏、莎莎、太子珠宝钟表、时间廊、丰泽电器、京都念慈庵、余仁生、李锦记…….所以,每个行业都有一些老品牌、传统品牌。这些品牌霸占着位置,你想在个狭小的地域里造就一个品牌可以说是可能性不大。即便是李嘉诚先生那么有钱,也没有看到他手上能创造出一个什么新的品牌来,现在他手下的品牌也是属于通过资本手段兼并取得的。

  另外,香港还有很多外来品牌,尤其是一些世界的著名品牌,在香港你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都有代理商。香港人的消费特性,两极相当明显:一部分是对品牌的追求,对世界名牌的追求;而另一部分则不讲品牌,追求实际,追求质量,能耐用就行。例如,基本的香港人都喜欢穿牛仔裤,但不见得是什么名牌。

  香港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产业结构,它是一个贸易港、金融港。西方的工业革命也没有在这里生根和发芽。

  香港只有弹丸之地,寸土尺金。土地的珍贵令香港人很少考虑开办工厂。即便开办工厂,也是一些小型的加工场。

  二、香港商业模式因素

  香港的商业模式显得比较简单,各个产业分布并不是很复杂。除了金融、旅游、房地产及服务业,其他大多是商贸为主。另一种就是子承父业,经营着老一辈延续下来的产业。

  所以,二十多年来,在珠三角的港资企业中,均以来料加工居多,在香港接单、大陆生产,没有产权关系。对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不太热衷,得过且过。当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下降、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成本加速上涨、环保要求严格。特别是去年金融海啸以来,欧美市场订单锐减,这些“三来一补”企业的“前店后厂”模式因缺乏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全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就很难转型升级。加之企业本身没有营销部门,没有研发部门,就显得更加难以转型开拓中国大陆市场。等待着的只有:要么离开珠三角,要么倒闭,极少考虑转型。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香港与内地商家营销之差异 (2009-12-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新刚)
*对港资企业自己创建品牌的建议 (2009-09-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梁胜威)
*向香港企业学战略 (2007-08-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志勇)
*CRM在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应用 (2001-11-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田同生)
*百年香港,谁主品牌沉浮?(中) (2000-11-30,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一期,作者:乔远生)
*香港零售业的管理与启示 (2000-11-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周优泽)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