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管理 > 窜货管理的疏导之道

窜货管理的疏导之道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9-09-21, 作者: 王思亮, 访问人数: 2722


7 上页:第 1 页

  动态化调控:不同局面不同原则

  对于自然窜货和良性窜货,企业的调控多可以游刃有余。但是,即使对于恶性窜货,企业的调控仍然需要因势利导,动态疏导,而不是一刀切。

  原则之一:因地制宜,合理划区

  制造商划区不合理,是导致窜货的原因之一。流通商在产业链上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可以提高产品到达终端消费者的效率,这是流通商的生存之本。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国内市场划分营销片区时,主要还是采取按照行政区划来划定企业的营销片区。有更进一步的企业,会采取行政区划和核心商圈双重标准来考虑划分企业的营销片区。但是在现实中依然会存在问题。比如有的企业设置了安徽营销片区和江苏营销片区。在地理区划上一直有“江苏一条线,安徽一大片”,为了节省物流成本,江苏和安徽两大片区互相窜货必然会时常发生。最有效的是要结合行政区划、商圈和窜货的物理半径来划分。这样,物流带来窜货的不经济性会自然帮助企业减少窜货的发生。同时,在划区的时候,要避免留有三不管地带或模糊地带,这样就会给窜货留下可操作的空间,而且企业处罚起来,也会底气不足。根据市场的状况,科学的划区是疏导窜货现象必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原则之二:渠道密度,保持平衡 

  前面提到,因地制宜、合理的划分,是疏导窜货的基础功之一,这并不能确保杜绝窜货。划分完区域后,片区内建立合理的渠道覆盖密度,确保渠道可以充分消化区内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之一。窜货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营销区域之间发展程度不一。当某一个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容量饱和,那么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市场还有空白地带的时候,流通商会有自然的冲动,虽然制造商把这种窜货定义为违规,但是从市场规律的角度,这恰恰是遵循市场运作的规律,是流通商从商流效率本能考虑的结果。作为制造商,如果想防止此类窜货,最好的疏导之道,是在各个区域加强渠道建设,保持渠道的覆盖密度,使竞争维持在一定程度,跨区的窜货收益很小,使市场没有空白的空间,使窜货没有生存的土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渠道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及时建立了相对晚上的渠道体系,但是渠道商还是会因为自身的经营能力的差别而发生变化,所以阶段性的考察、调整是企业的必修课。

  原则之三:不同渠道,不同产品

  当然在一个划区合理、各区域密度合理的市场状况下,依然还是会存在窜货。这个窜货可能不是跨区窜货,而是在同一市场内传统商场、卖场、零售店等不同渠道之间的窜货,这也就是多渠道窜货。多渠道窜货最难管理,处理不好也最容易导致企业在区域市场的发展。并且由于多渠道之间的窜货,企业谁都不好得罪,企业处理起来也最棘手。比如在南京市场上,有国美、苏宁这样的专业家电连锁,也有新百、中央这样的传统百货商场,同时各区县还有大大小小的夫妻电器店。如果给予统一政策、在同一个市场上让大家竞争,不仅是不合理,也必然导致窜货。甚至还会出现国美、苏宁卖超低价特价机,下面各县区经销商派人来抢购,因为这些机器比他们从制造商处拿货成本还要低。对于多渠道,渠道的贡献不同,必然会有某些渠道享受倾斜政策。最有效的办法是不同渠道,给予不同产品,即使产品主体纵然完全一样,也会通过包装或型号设置得不同来进行区别。比如,国美、苏宁通常都会获得厂家给予自己的专供机型,甚至在说明书上直接书明“专供国美”或“专供苏宁”,不能在传统百货商场卖。 产品渠道包装上的颜色、标识、包装等实行差异化,这样使经销商明白货物的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渠道间的窜货。还可以通过渠道来监督渠道,使制造商便于控制信息。

  原则之四:价格调控,张弛有度

  窜货和低价是一对孪生姊妹,二者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至少为了获得综合的低价。窜货的价格常常低于本区域遵守规定的经销商正常销售价格,从而导致此区域产品价格出现混乱局面。遵守规定的经销商利益受到冲击,积极性受到打击。如果制造商不能迅速、公平、公正处理,遵守规定的经销商可能也会加入到价格大战之中。防止窜货的另一个关键措施是维护合理的价格体系。许多厂家在制定价格政策时由于考虑不周,隐藏了许多可导致冲货的隐患。确保每个层面价格的稳定,杜绝和限制任何有可能引起价格混乱的行为是企业制定价格政策时必须周密考虑的。定价不仅要考虑出厂价,还要考虑国代出手价、省代出手价、终端出手价。给各级经销商的利润预留不过高,也不过低。过高会导致降价走量,过低又调动不了积极性。同时,还要考虑后期的价格调整,如果定价没有缓冲余地,那么后期处理起来很困难。价格定了后,还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对于碰高压线者一定要进行果决处理。对于宽渠道和长渠道企业来说,维持价格体系的稳定是天长日久的常规课。

  原则之五:掌控服务,包抄后路

  流通的价值在于效率和服务。但是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流通和终端行业的发展长时间一直落后于制造业,近几年速度才有所加快。但是,目前,依旧还是处于制造商掌握技术和服务为主流。流通商和终端商,在技术上和服务上的发展依旧是落后于制造商。因此,基于技术上的不精通和服务资源(配件)、人员上的缺位,流通商和终端商的服务目前主要还是仰仗制造商来完成。即使家电连锁领域的国美、苏宁,虽然规模客观,但是其销售出去的洗衣机、空调、音响等还是多由制造商来完成安装、调试等后继工作。而对于其他规模小、实力相对较弱、习惯于赚快钱的流通商和终端商,更很少会投入处于产业链末梢的售后服务。因此,对于掌控了产品源头和售后末梢的制造商来讲,通过服务来锁定消费者,是有效防止的窜货方法之一。海尔一直贯彻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如果窜货海尔空调,从某种意义上只是空调的简单移动,并不能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空调使用体验,在此情况下,海尔就可以通过服务来防止窜货的发生。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如何防治窜货? (2009-11-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袁非武)
*营销老总,如何应对“窜货门”? (2009-09-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崔自三)
*窜货,能消失吗? (2006-03-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斌)
*渠道防窜货的十六般兵器(下) (2005-11-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毛浓月、王卓、韩国山)
*窜货管理:建立分销跟踪系统 (2004-10-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卫华)
*直面窜货 (2001-11-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曹艳爱)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3 05: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