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上司火烧眉毛,下属为何隔岸观火? 7 上页:第 1 页 权与利的四种组合 “责、权、利”三者之中,权与利的组合往往决定了责任能否落实。权与利有四种关系,搞不清这些关系,一个组织就失去了发展的根本动力。 1.权大利小:导致“权力寻租”。 “权力寻租”,简单讲就是权钱交易,把手中的权“租”给他人换取利益。 现实的例子就是修高速公路时总有人“前腐后继”。某个交通局长,掌握着数十亿资金的申批权,而这项工作于他本人利在哪里?干好了,不会给他100万奖金;干坏了,也不会罚他50万。正负激励都不够明晰,所以舞弊的冲动就相当大。 严惩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权大利小这种失衡关系一天不改变,腐败的温床总会存在,总会滋养一代代蛀虫。 高薪养廉要多高的薪水才能使权与利平衡?所以根本的出路只能在于分权。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在企业中,如采购、行政、广告宣传等部门就是三大“潮湿”之地,细菌是少不了的,如果分权的事做不好,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多高的奖金也不如贪占来得快。 2.权小利大:引发“内耗冲突”。 一只可怜的狗,两米外放着一大块肉,这就是利;但链子只有一米长,这就是权。权小而利大,狗一定会拼命地挣扎。结果不是狗挣脱了管理控制,就是链子拉断了狗脖子。 给了足够的利益诱惑,却不授予相应的权力,上下级就天天处于“资源争夺战”之中。 权小利大会引起“内耗冲突”,优秀的员工会得到致命伤害。 企业中惯以利益诱惑员工,奖励提成都能制订得十分诱人,却忘了给相应的权。有些民营企业长不大的根源就在于此,授权时总是不放心,链子紧得很,放多大的一块肉也就都没有了价值。 3.权大利大:胜似“亲历亲为”。 权大利大,管理者就可以放下“凡事都要亲历亲为”的思想包袱。这时候每一名员工都成了老板,你不必管他,他也和你一样负责。 比如你是一个照顾孩子的保姆。主人家足够坦诚,孩子有错你可以像父母一样管教,打骂也不心疼,这就是权;孩子有出息了,长大也养你的老,回报你,这就是利。权与利都大了,保姆对孩子会像亲生骨肉一样疼爱。 在企业中,职业经理人正是处于保姆的角色。老板把企业视为自己的孩子,但可惜不能事事都在。交给别人去管时,总是惴惴不安。所以恨不得立出所有的规矩,但总有挂一漏万的遗憾。 在权大利大的情况下,委托与信任机制才可以真正建立起来。 不管对中高层还是基层,按这种方式对待都可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4.权小利小:催生“消极怠工”。 权小利小是执行力不佳的主要原因,权小导致“这件事我不可能做好”,利小导致“这件事做好了对我也没用”。在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消极怠工就成了多数人的最优选择。即谁都不愿意做无结果的努力,进行无收益的投入。 在大多数国有企业中,这是一种通病。 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实授权不足导致权小,同样是企业员工不思进取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消极状态是授权与激励都没有达标的综合产物。 在Q企业上面的实例之中,如果在激励方式上做一些改变,比如对小李平时主动解决问题及时给予表彰;同时在授权方式做一点调整,比如小额交通费用支出不必事先批准,后面那样离谱的事也就不会发生了。 要改变员工隔岸观火,管理者对于授权机制与激励机制建设就不可以袖手旁观。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