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管理 > 上司火烧眉毛,下属为何隔岸观火?

营销管理笔记之

上司火烧眉毛,下属为何隔岸观火?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09年11月刊, 2010-01-29, 作者: 肖阳, 访问人数: 4540


7 上页:第 2 页

  “权、利”的新木桶理论  

  在许多情况下,授权与激励要同时改变、同步提高,才能对企业管理发挥有益作用,这可以称之为关于“权、利”的新木桶理论。

  传统的木桶理论指出: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现实中,企业最短的“板”往往不只一块。当权、利同为短板时,它们之间是有连带作用的,只把一块短板加长,会导致另一块短板产生新的负作用,使企业管理更加恶化。  

  实例一:加强激励却无授权,只会推波助澜

  业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推不动的消极状态曾让Q企业管理者十分头疼。

  不少人把办公室当成了网吧——聊天、打游戏、看电影;把出差当成旅游——利用职务之便游山玩水,消极怠工现象严重。

  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公司推出了全新的激励政策,奖金与各区域销量严格挂钩,最高年度奖励可达20万元以上。对于年收入平均为5万元左右的业务代表来说,这无疑极具吸引力。

  没想到一年下来,公司总体销售未出现明显提升,还增添了更头疼的事。

  新问题一:骨干员工纷纷辞职

  由于只改变激励政策未同时加强授权,一些能力较强的业务人员对公司充满怨气。

  区域内广告审批权、代理商的设立与撤换权、促销物品发放权、个人出差地点支配权等运作市场的必要权力都没有下放,还集中在总监及中层经理手中。平时,业务人员与管理干部冲突严重,明明有好的方法却实施不了,眼看着重奖却拿不到,让骨干人员对未来丧失了信心,只能忿然离职。

  新问题二:短期行为频繁出现

  为拿到高额奖励,在得到授权不足的前提下,不少人打起了“违规操作”的主意。

  比如,在招商过程中随意许诺,只要新代理商加大今年的提货额,明年就给予什么样的好处或优惠,而实际上根本无法兑现。

  再如,为增加本地区销量,默许或暗示代理商窜货。

  业务人员明知这样做对公司长远利益并无好处,但在重赏的利益驱使下,过去不敢做或不值得做的旁门左道,一下子都翻了出来。

  回顾一下权与利的四种组合关系,上述现象就不难理解:

  只加强激励时,业务人员从过去的“权小利小”状态中,一下进入“权小利大”的另一种不健康状态。由于权、利配比仍处于失衡之中,“消极怠工”的慢性病没解决,又增加“自毁长城”、“涸泽而渔”的急性病。  

  实例二:加强授权却无激励,越改问题越多

  为改变营销中层干部工作不够主动的状况,Q企业曾一度把集中于总监个人的关键权力下放至市场、企划等各部门经理,却未同时加强激励。

  这样,经理层手中广告费审批、工程价格制订、促销品发放等权力一下子增大了,每年过手金额数千万,但销售业绩好坏与他们个人挂钩不明显,还是按照管理职位拿平均奖。于是经理层“权力寻租”的情况开始批量出现,利用广告费拿回扣、利用工程洽谈干私活、利用促销品换取代理商好处的事情多了起来。

  过去部门经理工作虽然不够积极,但最少还能廉洁奉公,现在连这一点也很难做到了。这就是从“权小利小”状态进入了“权大利小”状态产生的新问题。  

  无论“激励机制”还是“授权机制”,如果缺少彼此之间的呼应,单独加强哪一方面,都有可能产生负效果,欲速而不达。业务人员权小利大,经理层权大利小,这种不平衡会使两个层级都失去努力的动机。

  所以,权、利必须匹配。  

  今日切记: 

  1.执行力与权力分配。

  企业执行力不佳时,管理者往往会问一句:这是员工的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有时两者都不是。在员工身上找原因,方向就错了。看一看授权机制与激励机制是否到位,答案会更清晰。

  与其埋怨员工与企业不是一条心,不如看一下是什么造成了员工落后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

  2.孙子兵法:上下同欲者胜。

  隔岸观火在许多企业都反复出现,只不过程度不同、形式各异、轻重有别罢了。关键工作都有人敢开玩笑,说明积累的矛盾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孙子兵法中讲上下同欲者胜,真要做这一点,授权、激励缺一不可。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编辑部, jamesfan@vip.soh.net ,010-58790767。与作者一起关注营销From EMKT.com.cn、一起关注企业成长。

1 2 3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0篇)
*先进的过程考核缘何适得其反 (2010-03-04,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10年2月刊,作者:肖阳)
*重赏之下无勇夫:绩效考核两大陷阱 (2010-02-25,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10年1月刊,作者:肖阳)
*营销管理笔记之老板固执己见怎么办? (2010-01-29,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09年12月刊,作者:肖阳)
*营销管理笔记之权谋:破解法不责众的管理尴尬 (2009-11-23,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09年10月刊,作者:肖阳)
*营销管理笔记之闹心的渠道奖励政策 (2009-10-30,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09年9月刊,作者:肖阳)
*营销管理笔记之地方物流库:扶不起来的“阿斗”? (2009-09-14,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09年8月刊,作者:肖阳)
*营销管理笔记之老板要的是结果,却为何偏偏喜欢听过程? (2009-07-28,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09年4月刊,作者:肖阳)
*营销管理笔记之费用包干为何异化为中饱私囊? (2009-07-28,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09年5月刊,作者:肖阳)
*营销管理笔记之老板为什么紧握促销财权不放? (2009-07-28,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09年6月刊,作者:肖阳)
*营销管理笔记之炒作:不能不做,不能太过 (2009-07-28,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09年7月刊,作者:肖阳)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20 05: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