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尽铅华之后的中国乳业格局与现状
7 上页:第 2 页 练内功造新血,蜕变昭示未来 从各家乳品企业的销售数据来看,当前的乳品业整体向好。来自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信息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乳制品行业产值已恢复到“三聚氰胺事件”前的90%。进入9月份,全国各地奶价也出现普涨的局面,蒙牛等大企业鲜奶收购价格又恢复到了“三聚氰胺事件”以前的水平。 内蒙古、宁夏等地鲜奶收购价格普遍提升,处于奶产业最末端的奶农逐渐摆脱了亏损状态,散户奶的收购价格提高至每公斤1.8元到1.9元,园区奶普遍涨至每公斤2元到2.6元,而最优质的鲜奶已经卖到了每公斤3.7元。由于奶价的上涨,内蒙古、宁夏各大奶牛养殖集中地区到处都是奶农储备玉米青储饲料的景象。 奶价的上涨刺激了奶农的养殖信心,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全国奶业由于各种原因淘汰损失了1/3左右的奶牛,一度陷入了杀牛,倒奶的最黑暗时期。目前各地的存栏量在上升,一些规模化养殖大户更是积极买牛,希望明年迎来奶产业的恢复性增长。由于市场恢复较快,加上奶农对10月份牛奶进入消费旺季,奶价持续走高的预期强烈,近期一头奶牛的价格比上半年高了两三千元。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乳业至少需要2年才能恢复过来,但从目前来看,出现了超乎想象的速度。鲜奶价格普涨成了乳业春天即将到来的信号。 当前,乳品企业所在地仍在下大力气整顿奶站,推动生鲜乳收购站合法化改造。今年前5个月,全国有生鲜乳收购站1.58万个,比清理整顿前减少了4500多个,共取缔流动收奶站3800多个,个体收购站减少了1900个,全国机械化挤奶站达到了1.14万个。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自去年11月至今,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了多次大范围的监测,结果表明,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集约化养殖方式越来越被认可。标准化养殖小区、奶联社、奶农合作社、托牛所和大型牧场数量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把奶牛送进了牧场。未来4年内,内蒙古准备建立2000个养殖小区和牧场,准备将规模化养殖比例由现在的35%提高到60%,散养则由60%下降到40%。各大乳企也迅速行动保证自有奶源。伊利不仅投入巨资打造三大黄金奶源基地,还计划在2009年年底新增20个奶联社模式下的牧场;光明乳业在武汉建立奶源基地,计划砍去5%的散奶奶源,全部实现100%拒收散奶的奶源管理。 为了确保鲜奶质量安全,企业的收购条件已经非常苛刻,什么奶都能卖上好价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严峻的形势倒逼奶农养殖模式的加速转变,奶农转变成奶业投资人的角色得到认可。目前各地乳品企业或现代化养殖园区依托自身的养殖优势,采取寄养制迅速将周围奶牛资源进行整合,促使周边的养殖户纷纷把牛“存”进牧场,每头牛每年领取3000元左右的“利息”。事实是过去10多年大多数参与养殖奶牛的农户总的算账并没有因为养牛而变得富裕。所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散养农户退出直接养牛的环节,采取强制手段不行,必须采取如“奶联社”模式这样的有效措施确保农民继续参与奶业行业,根本上解决我国散户太多的问题。 虽然推广集约化养殖方式还有很多困难,但已经越来越被养殖户认可,多数农牧民认识到规模化养殖是方向,但更需政府的引导和资助。石嘴山市惠农区卉丰牧场是目前宁夏养殖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牧场,周边的养殖户争着把牛“存”进牧场,每头牛每年可以领取3000元的“利息”。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奶业处在一个加快发展、提高质量、提升效益的关键时期,我国乳品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但是走出低谷的中国乳业巩固根基尚需根除诸多顽疾。 奶业发展效益在规模,只有扩大规模,才能提高效益。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的规模小而分散,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70%以上奶牛养殖户的规模不足20头,这种小、散、低的局面目前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当前在政策导向和扶持上,必须加大扶持规模化养殖。 开发和推广新产品的能力有限,乳制品附加值低,在与洋品牌竞争中劣势明显。现在我国1000多家乳品企业的产品大多集中在液态奶和奶粉方面,多数企业开发高端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不利于乳业的持久发展。 生产、加工和销售不平衡,实际鲜奶加工量远低于总的加工能力,多数企业仍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有些地方仍在盲目招商建厂,产业重复建设的问题并没有多大改观,仍有新一轮奶源大战的隐患。 出口形势不利。去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产量出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首次负增长,今年以来进出口形势非常不利。今年上半年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低迷,低价奶粉大量进口对我国市场形成冲击,进出口乳制品数量逆差超过27万吨。外资品牌奶粉仍然掌握着中国高端奶粉市场的绝对话语权。 三鹿已倒,但是中国奶产业并没有垮掉。“变则通,通则久”,蜕变贯穿了奶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细微环节。蒙牛牵手中粮拉开近期乳品企业重组并购的序幕,促进中国奶产业加快完成自身的优化,整合,进而恢复元气,重新崛起,而这只是中国乳品企业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剧烈变革的一角。一些业内人士分析,中粮进入蒙牛,显示了中央对恢复奶产业的期望,以及重视奶产业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号。 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在经历战略调整,以期在这一轮的危机中存活下来,在紧锣密鼓地加快建设自己的优质奶源基地,在产品深加工上加大投入抢占先机,采取种种策略,争取在消费者中树立负责任的企业的良好形象。2009年上半年,伊利集团各业务线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报显示,伊利集团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亿元,实现净利润2.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而蒙牛产品销售已恢复90%以上,日收奶量也达到9300多吨。2009年7月,根据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全球乳业公司排名报告显示,蒙牛名列全球乳业第19名,这是中国乳业首次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行列,实现中国乳企历史性的突破。 《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指出,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与乳制品生产企业盲目发展,产能过剩,争抢奶源,无序竞争,缺乏社会责任感有莫大关系。三聚氰胺事件给中国家庭带来了巨大伤害,也给这个产业的信誉造成巨大破坏,到目前为止很多国家和地区仍然没有解除进口中国产品的禁令。对于很多乳品企业来说,抓优质奶源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国家要求2011年10月底前,乳制品生产企业自产生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乳品巨头伊利公司原奶事业部总经理韩玉堂表示,通过在全国建立示范性牧场,伊利扶持了一大批家庭式牧场,未来几年每年将在奶源基地建设上投资10亿元左右,每个牧场扶持100万元左右,谁抓住了优质奶源,谁才能掌握话语权。 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品企业虽然影响很大,但是全国1000多家企业中停产的没有几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企业开始着手生产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在危机中更是觅到了发展的良机。在全国十大牧区的宁夏,去年以来已经有5家乳品企业开始研发新产品,高薪聘请来自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乳品制作专家,生产干酪素,奶酪,蛋白粉等附加值高的乳制品。宁夏亿美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教美是一个在三聚氰胺到来之际毅然投资奶产业的企业家,“中小企业要不走寻常路,我们生产的干酪素,蛋白粉等产品,适应消费者乳制品的新需求,现在虽然出口不畅,价格不是太高,但是全球食品价格上涨有助于我们中国乳业的恢复,最终我们会在国内外都站住脚。” 内忧外患,奶产业重塑辉煌尚待时日 去年中国奶牛达到1230万头,奶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奶源大国。从目前的恢复情况来看,中国奶产业开始走出低谷,但是元气大伤之后要想恢复往日快速扩张的辉煌,尚需根除诸多顽疾。 目前,我国奶产业仍没有完全走出内忧外患的困境,去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产量出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首次负增长,今年以来进出口形势异常不利。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8月份在宁夏牛奶发展高峰论坛上说,今年上半年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低迷,低价奶粉大量进口对我国市场形成冲击,进出口乳制品数量逆差超过27万吨。特别是乳粉进口,上半年进口量已达10.7万吨,超过了2008年全年进口量,直接影响到我国乳制品市场的供需平衡,外资品牌奶粉仍然掌握着中国高端奶粉市场的绝对话语权。另外,液体乳进口也大幅度增加,一般来讲液体乳体积大,货值低,不便长途运输,出口竞争力低,但国外的液体乳远过重洋来到了中国,数量在成倍增长,将要超过我国对港,澳出口液体乳的数量。 现在,全球经济并未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摆在中国奶产业面前还有三大难关。 一是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仍然根基不稳。规模化养殖率仅占20%左右,是阻碍我国奶产业保质保量的顽疾,直接导致国产奶竞争不过外国奶,现在很多地方奶牛虽然出户入院但是并未实现统一饲养,未来一段时期必须探索寄养制等模式切实提高集中喂养质量。 二是开发和推广新产品的能力有限,乳制品附加值低,在与洋品牌竞争中劣势明显。现在我国1000多家乳品企业的产品大多集中在液态奶和奶粉方面,多数企业开发高端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不利于中国奶产业的持久发展。 三是生产、加工和销售不平衡,实际鲜奶加工量远低于总的加工能力,多数企业仍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有些地方仍在盲目招商建厂,产业重复建设的问题并没有多大改观。三聚氰胺事件并没有出现企业大量倒闭的后果,各地盲目发展奶产业的冲动依然很强烈,一旦完全从低谷走出,仍会重新造成奶源大战。 一年之后的反思 一年前,“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了。半年前,三鹿倒掉了。曾伤透国人心的中国乳企这一年走的异常艰难。他们背负着“无良丧德”的骂名蹒跚前行。知耻而后勇,中国乳业在一片质疑和指责中逐步走出泥潭,揩干净身上的泥尘,重新站了起来,回到了正轨。 经过“三聚氰胺”事件洗礼之后,乳企懂得了把控奶源才能立得住、走得远。“建牧场、控奶源”成了乳业巨头们较劲的资本。 “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信誉危机虽然逐渐稀释,奶农大部分恢复了养殖信心,广大国民也开始走出了“恐奶症”的阴影,但仍然心有余悸,尚无法完全化解。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曾经对媒体表示,中国乳业在经历危机后要尽快构建责任报告制度,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我国乳业中国乳业经历 “知耻而后勇”的涅槃重生后和一年的洗礼与沉淀后,中国乳业在沧桑变化的进程中变成厚重和成熟起来,洗尽铅华之后,光彩将更加照人。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