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长虹等离子赌局 7 上页:第 1 页 对于长虹而言,等离子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却没有赢得有竞争力的市场。这的确是一件遗憾的事。等离子竞争不过液晶,其实是产品之外的因素导致的后果。从国际市场环境看,主流彩电企业前几年纷纷退出等离子阵营,等离子市场呈急速萎缩之势。仍然坚持等离子战略的国际彩电企业,只有松下一家。从国内市场看,绝大多数彩电企业走的是液晶路线,等离子市场环境,准确一点说是舆论环境相当恶劣。因为几乎所有的彩电企业都在宣传液晶的好处,只有长虹一家说等离子好,势单力薄。当消费者被液晶阵营同化后,他们普遍认为“等离子不如液晶好”,虽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是要想改变却非常困难。在此观念主导下,消费者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受到冷落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在等离子发展早期,其产品定位是只做大屏幕,导致价格过高,大多数消费者买不起。由此可见,等离子电视在普及的过程中,长虹的营销战略过于保守,推广的声音太弱。可是不管怎样,市场不相信眼泪,消费者不会因为等离子被误解而去同情它并接受它。所以,等离子失利,不是产品失利,而是战略失利。因为某个产品的成败,并不完全取决于产品本身,有时候产品之外的因素反而更重要,比如营销、品牌建设与传播等。 在长虹的等离子“赌局”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除了终端消费者,长虹等离子面板将由谁来消化?怎么消化?事实上,长虹投入巨资建设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绝对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消化,而是希望卖给别的彩电厂家。但是,除长虹之外,中国彩电厂家都在走液晶主导的路线,对等离子面板没有需求。而且,正因为市场空间太小,长虹等离子电视的产量并不高。长虹等离子面板原计划在2008年10月量产,后来推迟到2009年4月22日。 要想占领一个市场,首先要获取消费者,这是市场营销的基本法则。长虹在等离子市场上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出在消费者环节。消费者普遍认为液晶是平板电视的主流,等离子是支流,甚至是过渡性产品。没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买非主流的产品。因此,对于长虹来说,其当务之急是加大市场推广的力度,消除消费者对等离子的种种误解。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