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 VS 360:中国企业“野蛮生长”的现实与无奈 7 上页:第 1 页 大家打得不可开交,而所谓的“相关部门”不但监管缺失,更是形同空气。你可能有这样的印象:如果出现问题,不闹大,是不会得到解决的。即形成了“小闹得到小解决;大闹得到大解决;而不闹,就得不到解决”的怪圈。就如同这次的360和腾讯的事件,没有任何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和处理,你如果去问工商部门,他们或告诉你,如果损害了你的权益,你可以举证,然后向消委会投诉;如果你去问工信部门,他们会说,没有听到有投诉,不好处理;再或者你去咨询律师,则会说,肯定违法,但互联网发展太快,没有行业规定,很难处理••••••任其相互的攻讦和混战,真要有人来管,我看也要出现真正的“肉搏”才有可能了。就像霸王“致癌门”,上海分公司因为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上门到某媒体讨说话,发生冲突,这才有相关部门介入。而此时,不管企业的对与错,最终受伤的还是企业自身。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在少数。以前的农夫山泉的水溶C100,不也是被陷害了,现在元气大伤;圣元奶粉“早熟门”,现在不也是没有对“元凶”进行严厉的处罚,大家看到这些例子后,心里会有怎样的想法呢?我想,最大的想法应该是“先下手为强”,最多自己没有从这些事件获利,但不至于被别人“下套”而损失惨重。 笔者感到奇怪,这难道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范畴? 从这个层面上看,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有些跨国企业一来中国内地就变得肆无忌惮,变得没有社会责任感。这就好比某些香港人,从罗湖口岸一过关,踏上深圳的地界,就掏出一支烟和一个打火机••••••猛吸几口;某些货车司机一旦踏进深圳境内,就疯狂起来;挤公交比内地人还要凶狠。那是因为公共场合抽烟没有人管;不凶狠挤车,你永远也上不了公交车;货车司机还要像在香港一样开车,估计寸步难行,很多人都抢你的道。 当然,举这些例子不是想说明他们这样做是对的,也不是为他们开脱责任,而是要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一个规范的平台,大家只有“野蛮生长”,否则,你就会被淹没,被干掉。到这个时候,你是要责任、绅士还是要生存呢? 中国企业的现状,大抵如此。确实,我们的小企业很难生存,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的小企业,因为创新马上就被“山寨”;大企业和发展得不错的企业又总是陷入各种“门”,除了自身的因素之外,这也许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不要一味说企业没有责任感,因为这个责任也需要有一个平台和环境去实现,如果连生存都变得战战兢兢了,谈什么都是假的。 笔者所不赞成的是,竞争也就罢了,因为要生存要发展,对于竞争对手的严防死守当然是未敢松懈的,但如果打击对手时都要搬出“用户”,说是为了用户的利益,那就不厚道了。按照营销学的说法,满足需求,达到营销目标是为营销,但控制、管理企业自身的需求才能真正上升到营销管理的层面,一味的将用户摆上台面,在攻击对手的时候,可曾想到了用户的利益呢。 消费者是最无辜的,我没招谁也没惹谁,你们争来争去,反倒是伤害了我的利益,现在还倒打一耙,说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难道你们不觉得很滑稽吗?但这就是现实,成王败寇,大家都要做第一,做第二没用,因为做第二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你快要出局了,而且很快。 网易新闻有一篇评论文章——《再见!QQ》文章最后总结:如果今天没有人反对腾讯封杀360的行为,那么老大腾讯明天就能够封“460”,后天就敢杀“560”。当用户的桌面全是企鹅图标的时候,即使用户想抵制,也没其他软件可用了。况且,这个坏头一开,或许中国互联网的沉沦将由此开启。在这场右下角的战争中,被剿灭的其实是用户的利益。事实上,上顿麦当劳,下顿肯德基;上身套阿迪,下身穿耐克;抱着苹果的笔记本用WINDOWS操作系统,才是对用户利益的基本保证。当腾讯决定封杀360,无疑是其远离用户的开始。 这些评论与其说言辞犀,还不如说是隔靴搔痒,其本质原因不是现在的腾讯和现在的360有什么冲突,而是360的发展模式和腾讯太像了,像得有些可怕,马化腾最怕的局面会出现吗?这个局面是360的客户数量已经达到了2个亿,对视客户端为生命的腾讯而言,你说有多么可怕。 也许,这是发展的代价,笔者真不清楚是不是所有的发达国家企业都要经过这个阶段,但希望这种“野蛮生长”的状态转变为更加有持续性和后劲,不想再听到那些听似很正确,但实际上跟企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口号。 如“产品如人品;小胜凭智,大声靠德”之类,无比正确,但又毫不用处的“标语”。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企业自身肯定难以做到,需要各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需要大环境的净化,这有如此,这惨痛的“互殴”、成王败寇、以强凌弱的现实和无奈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也只有如此,小企业才有存活的平台;大企业才不至于蓦然就掉进了某个“罗生门”。
消费者被玩弄于股掌之间,但,该监管的那些部门,他们又在哪呢?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jj001001@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