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特别关注 > 空调骗补有定论 问题企业却未处罚

空调骗补有定论 问题企业却未处罚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 2011-02-18, 作者: 许意强, 访问人数: 2488


7 上页:第 1 页

  问题企业:处罚未公布

  当前,节能空调推广中的问题企业已经确认,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两部委并未针对性地提出对格兰仕、三洋、月兔等企业的处罚措施。这是否意味着,这三家问题企业在受到了公开批评后,便可以安然无恙,继续享受国家惠民工程的推广补贴资金?同时,格兰仕等企业存在的操作不规范、推广信息不符合率较高等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又会造成哪些不好的社会影响或财政资金流失等问题?

  带着这一问题,记者多次联系国家发改委环资司了解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以公告为准。不过,记者在此前由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制定的《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看到,推广企业存在“提供虚假信息、骗取补助资金的”、“未按要求使用标识,或伪造、冒用标识,利用标识做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或“年推广高效节能产品数量未达到规定规模的”等情形之一的,两部委将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扣减补助资金等处罚。甚至还可以直接取消企业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资格。

  分析人士推测,此次两部委的文件应该是对三家企业进行的通报批评,不排除会根据三家企业在后期的表现和销售情况,进一步给予相应的处罚。毕竟,财政补贴资金都是在进行严格审核后才向企业发放,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通过推广信息造假骗取补贴的情况发生。

  冯洪江指出,“像三洋这样的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通过不正当行为进行投机牟利,完全不符合其国际化企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  

  政策评估:力量很强大

  2009年6月1日,国家率先在空调产品上实施“节能惠民工程”,对1、2级高能效节能空调在销售时给予300—850元不等的财政补贴。该政策于2010年5月底实施届满一年后下调了补贴额度,最高降幅达70%。今年5月底,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将在到期后全面取消。

  日前,两部委还公布了高效节能空调推广第一年的销售情况:22家中标企业共推广高效节能空调1956.1996万台,其中格力推广数量为606.4007万台、美的为465.2064万台、志高为151.7226万台、海尔则为147.0932万台。目前,高效节能空调的市场零售占比已达到70%以上。

  有空调企业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尽管从去年以来,市场便不时传出“空调骗补”的消息,却不能因此就全面否定惠民政策对于高能效空调市场普及的推动作用。实际上,政策实施近两年来,已经成功引领了企业推广节能空调、消费者购买节能空调的消费潮流。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家电新政频遭骗补 政府企业谁之过? (2011-02-28,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许意强)
*三大家电刺激政策步入休整期 (2010-08-24,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沈闻涧)
*家电年末商战主打“下乡”“换新”两大战役 (2009-10-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吴咸建)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19 05: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