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学的内在逻辑 7 上页:第 1 页 罗永浩在《我的励志书》中说,某一个时期,他的屋子里充斥着励志书籍。他说:小的时候,这类图书还是非常多的。很瞧不上成功学的书,就是什么卡耐基啊,谁动了我的奶酪啊,什么高效能人士的几个臭毛病啊,最伟大的推销 员之类的,就是这些书,我从小就不怎么看这些东西,因为我知道这些东西是没有思想、没有内容、没有营养的。全世界的成功学书籍,出了几亿种,归根到底就是 一句话: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他说:••••••当你定下一个艰巨的、阶段性计划的时候,有这么几本书放在床边,绝对是最好的精神鸦片。你什么时候坚 持不下去了,随手拿起来一翻,就像给你打了一针兴奋剂,又能坚持3天••••••罗永浩上面所说的话,归纳起来,告诉我们一个现实:同一句励志的话可能初看会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第二、第三天,第N天再接着看同一句话,可能就索然无味,毫无激励作用了。所以,我们需要经常换不同的励志语录来激励自己。 靠一堆励志、成功学书籍在“放纵”与奋发图强之间徘徊和挣扎中坚守,终于凭借不断地“嚎啕大哭、满地打滚”坚持到了最后,取得了所谓人生的“成功”。罗永浩说的这些话,对我们认识成功学应该有所帮助。也就是说,成功学实际上并不能教你怎么去“成功”,如果能教任何人成功,那么,任何人都不算“成功”了,大家都是成功人士,怎么能体现个体的成功呢。所谓的“成功”一定是个性的,不是“共性”的,这是成功的结果,而对于过程的激励,建立信心,心理疏导、安慰等等,成功学对受众也是有普遍帮助的,至于“结果”,就不敢说了,因为不同的人,产生的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当然了,对于成功而言,要看我们怎么界定。成功学界定“成功”的观点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创造了多少的财富。上面提到的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甚至陈安之等,都是从穷困潦倒中做到了亿万富翁,而一般成功学也正是这样来定义“成功”的。 我们在这里也来定义一下“成功”:不是要每个人去创造亿万财富,这不现实,因为这不是每个人能够办到的。我们只需要按照人生某个阶段制定的小小目标,能够坚持下来,并且实现这个小小的目标,就算“成功”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成功,只要你够满足和享受即可。 想到一件事情,大学暑假期间,几个同学一起去一家私营小公司做兼职,主要是推销产品,进门看到一句贴在办公室墙上的标语甚为霸气:控制自己,才能控制他人!可能是由于大多数人都很难在关键时刻控制自己,才会有这样的标语。可惜,这样的标语一旦挂上了墙,也就失去了激励和警示作用了。后来双方因为在对销售方式、销售渠道等认识上的不一致,发生了一些小争论,对方居然拿出一把菜刀威胁我们。哈哈,足以见得,激励和警示标语要经常变化才有用,挂上墙的东西,只是表面功夫,久了就会熟视无睹。 说成功“没有逻辑”是哗众取宠,说成功“有秘笈”那是误导芸芸众生。我认为,成功作为一门学问,肯定是有规律的,对人们的工作、生活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这就够了。我们不要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来看待成功学,因为成功学所传达给我们的只是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原理,激励和激发我们正面的心态,仅此而已。正如《成功没有逻辑》一书总结的一样:成功并不在行为之中,而是在本质之中,这个本质是:想要改变生活,就要改变自己。其实,说到最后,他的成功学还是没有脱离拿破仑•希尔的理论:“改变XX”这个大前提;也就是说,太个性的“规律”就不是规律了;而没有规律的个性,又怎么能推广开,让众人学习成功呢?简言之,如果《成功没有逻辑》是个性和个体的,确实就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就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是普遍的规律,跟其他成功学就没有区别。 由此,你可以知道这样一个“真理”:成功学的确有用,但千万不要信以为真——据此就可以“成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jj001001@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