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中国化实践 7 上页:第 1 页 二、整合营销传播教学在中国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创建于上世纪末,迄今只有18年历史,比我们的许多大学生更年轻。这门年轻的分支学科传入中国不到10年。2001年,香港大学在亚洲首开整合营销传播课程,此后在我国台湾一度热门。但大陆地区的高等院校直到2004年才陆续开课。 当时有些传播学专家一度认为整合营销传播是在教学生搞炒作,对此有所抵制。至今仍有许多高校没有把他列入教学计划。 而近几年,许多已经开设整合营销传播课程的高校,又纷纷撤消或者转移课程。 云南大学新闻系是云南省最早开设整合营销传播课程的院系之一,任课教师张宇丹、单晓红、蔡勇都出版过整合营销传播学专著,在国内有相当影响。但从2010年开始,该校的整合营销传播课程全面撤出本科教学,仅作为研究生课程保留。 这种课程“升级”背后所透视的,是近年高校教育的一些普遍问题,也有社会和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认识问题。 首先,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这几年高校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轨为“大众就业教育”。很多高校认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太深奥,不受学生欢迎,因而不得不退出本科教学。 其次,有人把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划归经济学范畴,还有人认为IMC距离新闻专业的学生有一定距离,可学可不学。结果是该理论在经济学和传播学专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处于游离状态,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目前云南省内唯一保留本科教学的,是云南财大广告专业。 其三、传统观念依旧在许多人头脑里作祟,搞炒作被认为有悖于传统传播学原则,是离经叛道的行为,这些人都忽略了,在一个话语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传播穿透力是需要重塑的、分众和聚众也都是需要技巧的。小到一个企业,大到整个国家,都不能忽视这种技巧。 其四、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中国化问题至今仍存有争议。特别是战略哲学与战术实操剥离不彻底,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与中国国情相去甚远,学生觉得学了没有多大用处。 教育体制上的问题我们个人无法左右,但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亟待教学者自己去解决。 三、从品牌行为学到传播行为学---IMC理论的中国化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西方,应该是一种品牌行为学,其研究核心是企业品牌的塑造和维护行为。但我个人认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品牌行为学,而应该更广义地把这种理论拓展为传播行为学理论。 从品牌行为学到传播行为学,二者的差异,体现的是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的国情差异: 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品牌化程度不高,除少数因行政原因长期存在的国有企业和地域物产品牌之外,中国企业当前的品牌营造能力是不容乐观的。 据权威人士统计,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多年;而中国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11年。 因此,西方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可以不断强调企业形象的长期性和一致性,不断强调“坚持就是品牌”,但这种理论在中国未必成为制胜的惟一法宝。 西方理论家对于传播影响力爆发式增长很不屑一顾,但面对中国目前的国情,能够使传播影响力爆发式增长,至少也不失为一种暂时的胜利,因此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的教学,既要强调战略的长期性和一致性,同时也不能避讳战术上的短促突击作用,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教会学生长短相济的战略思维与战术实操,以应对中国经济更为多变的复杂性。 说得更直截了当些,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西方,是以塑造企业品牌为目的;但是在中国,能实现传播影响力最大化就是目的! 由于美国与中国国情的差异,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的教学,应进一步剥离西方理论中的战略思维与战术实操。在传授西方理论精华的同时,尽可能重新创建中国化的战术实操体系。 现在的整合营销传播教学,所举案例大多是西方的,而且绝大多数案例讲述,都忽略了流通环境与传播背景的具体差异,导致中国企业家去模仿这些案例,结果碰得头破血流,不知所以。其实,不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搞错了,而是教科书上那些案例不符合中国国情。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西方,无疑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但这种理论到了中国,必须理论重新联系中国实际。我们读西方的教科书,只能从哲学上取其精华,从战略上寻找启示,但绝对不能从战术实操上盲目模仿。 依据整合营销传播再三强调的差异化和唯一性理论,成功案例本身也是不可模仿的。中国学生长期生活在应试教育框架下,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和西方同龄人相比,思维差异是明显的。中国学生更善于接受灌输式教育,因此,课堂上举西方案例越多,他们今后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更多的中国学生不懂得怀疑老师,更不懂得批判,他们以为老师所讲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的教学,更多只能是哲学式的思维启发,首先把哲学课上好!笔者给学生的第一个作业,就是给老师纠错,找不到老师的错误就不能及格。这样一来,学生就开始怀疑了,减少了教学带来的盲从性,过去最难听懂的理论课,反而变成了学生最关注的部分。 从品牌行为学向传播行为学的转移,也使更多的学生发现这门课程距离他们今后的就业并不遥远,有相当实用价值。因为很多学生毕业后并没有机会进入品牌化程度高的大公司工作,更多是在一般企业和媒体就业,有的必须自我创业。讲传播影响力短促突击和爆发式增长,学生或许会觉得更实用。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