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文化渐行渐远 7 上页:第 1 页 白酒文化的贫瘠来自教育现状的缺失。 浮躁的教育态度让“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时尚,而时尚需要时间的磨砺才能被验证生命力的持久程度。一夜之间,世人皆以谈论“素质教育”为荣,高喊数年,却仍不知“素质教育”为何物,陷入“换汤不换药”的尴尬境地。几十年的“现代教育”让我国新旧文化的过渡期泾渭分明,传统文化对很多人来说,只是在对外吹嘘时骄傲的宣称“5000年”这个数字符号,真正的情感认知却比不上一张报纸的分量。 摆在国内企业面前的是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资源和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普遍忽视。忽视传统文化是国民教育的客观现实,直到近几年我们的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的才日渐受到重视,而这只是刚刚开始。白酒行业基于国内传统文化认知现状,一味挖掘酒文化历史资源,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消费者赏美疲劳产生厌倦心理。 新时代有新观念,白酒企业一味在“古”字上做文章,披上传统文化这件外衣,却促成“老、旧、土”的消费者心理认知。复古是为了复兴,需要迎合时代需求。 酒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教育偏差,导致国内白酒行业今日的无奈。璞玉蒙尘,价值难以彰显,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清理干净尘土。 白酒文化老迈年高的误区 国内传统白酒在与洋酒的市场对抗中,已经处于下风。在白酒文化众多概念中,健康概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抛弃。在生活品位和情调的对抗中,传统白酒也渐渐无力还手。不可否认,国内传统白酒的市场受洋酒挤压的程度愈发明显,唯一值得庆幸的只是传统白酒的原有消费群基础庞大,其中中流砥柱的中老年群体对新事物接受过程较慢,政务、商务等公关用途的市场基础相对牢固。 洋酒的文化内涵在新兴消费群体中被广泛接受,传统白酒被迫放弃休闲市场的大半江山,白酒营销一味的追求“古文化”,不能贴近年轻一代的消费心理需求,不能打动人心的反复说教,导致传统白酒当前的“老旧”形象,由疏远导致陌生,没有好感,难以接近。 我们反复宣称的数千年白酒历史,不是当前白酒行业老迈迟滞的理由。洋酒的历史一点也不短,啤酒、红酒都有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唯一的理由是强势经济对弱势经济的影响优势,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总会经过盲目自大、崇洋媚外以及通过自省实现自强这三个阶段。白酒行业要学习洋酒的营销理念,事无巨细,深思熟虑。 回想二、三十年前,国内“富贵病”群体的日益增多,洋酒尤其是红酒(干红)通过健康概念,一点一点的攻破国内消费者的心理防线,从而为红酒乃至洋酒日后的整体品牌文化提升打下基础。 其实仔细想想当年社会各界对于干红的认识,基于医学常识又毫无医学权威可言——当医嘱戒烟戒酒的同时,后面大多加上一句“干红可以喝一点”,无论精神抑郁、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甚至忌口最严的糖尿病人都可以每天喝上半杯,干红基本上成为普通人挂在嘴边的“灵丹妙药”。这是国内酒文化对于适度饮酒概念的漠视。如今白酒的自饮现象已经成为“愁饮”的代名词,相反洋酒的情调和品味被迅速提升。由漠视产生误解,而后一系列的失误,未来很难乐观。 “白酒消费者只有5%是真正懂酒的”。很多白酒企业都有这样的共识。一方面对外强调,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一方面心里又把消费者当成傻子。高、中、低端的价位变化大多取决于名头和包装的变化,其产品标准的支撑作用,很难明确界定。 一些所谓的高端白酒,完全依靠虚无缥缈的概念,才被吹到空中,忽悠消费者比赛弹跳力,把人摔伤了,是要负责的,上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没有支撑,不会持久;没有翅膀,上不了天。白酒行业不能比赛吹气球,气打多了会爆,大风一来,全吹跑了。与其这样,不如种树。文化是山。 后记:原计划写完后续全系列再行发表,但因其他原因搁浅未能继续完成。最近闲暇之余,看到此篇便拿出来吧。快三年了,很多认识可能已经过时,大家见笑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311033206,电子邮件: JK_1cn@soh.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