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诊所 > 拯救LG手机(下篇)

拯救LG手机(下篇)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3-01-22, 作者: 陈禹州, 访问人数: 2126


  来自国外媒介的消息显示,LG Optimus G升级版或被称作LG Optimus G PRO,而并非LG Optimus G2。类似这样的LG手机消息,正在互联网上泛滥。同时,谷歌旗下的产品Nexus系列定制的、拥有四“太子”之称的LG Nexus 4由于长期处于缺货状态也将因而半路夭折,有可能由于Android系统的提升即将被X Phone替代。

  翻看过去了一周的一年一度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电子消费展会(CES 2013),CES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多家知名厂商,世界各路品牌诸侯在展会上纷纷粉墨登场,各展其能,多个大屏幕手机产品在展会上精彩纷呈。但是,作为在安桌系统上一路凯歌的三星手机则并没有展出新的手机产品,LG的表现更加没有什么亮点。

  一年前,陈禹州曾经写作过一篇“拯救LG手机(上篇)”着重讨论了LG手机的外型与企业理念的匹配问题,并进一步指明了LG手机的发展方向。原本不想再续以品质和营销From EMKT.com.cn为主要内容的“下篇”,所以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但是,一年多后,看着LG的发展,又不得不续写该文,以对读者进行一个“课题”研究结论的交代。因为分析LG手机在中国市场上一系列的市场表现,或许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启迪。  

  一、产品推向市场速度

  上文谈到“LG Optimus G升级版或被称作LG Optimus G PRO,而并非LG Optimus G2”等类似的消息,以LG手机一贯的经验在中国市场上的动作来看,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就是遥遥无期。所以,LG手机在中国市场推出新品的形象已经变成了“蜗牛爬井”般的速度。其手机产品刚一上市其产品配置就已经落后了行业的发展步调,被竞争对手拉下了一段。简单而言,在2012年里,LG手机自推出拥有企业理念明显特征“正道经营”的LG Optimus系列产品后,相继推出了:LG Optimus L3;LG Optimus L5;LG Optimus L7到LG Optimus L9及其周边LG Optimus 4X HD;LG Optimus G等高、中端的手机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手机终端销售业绩确实推进了一大步。表面看来,LG手机如此表现,已经从“正道经营”向“超一流LG”迈进,距离“一等LG”不远,也因此吸引了一大批的换机者。但是,中国市场上LG手机终端缺货则是不争的事实。

  长此以往,速度,将成为LG手机在中国市场上失败的根源。

  我们来看看手机整个行业的发展,你就会明白同样来自韩国的三星,中国国产的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在2012年下半年多款产品早就进入了“四核”的领域。其千元价格的强劲动力并不输LG手机的任何一款产品。尤其是三星推出的三星Galaxy S III、三星N7100 GALAXY Note II等重磅手机,更是独领风骚。

  因此,在2012年年底LG公司对外公布了LG旗下(L系)Android手机已突破1000万销量,真的是不“心虚”。也曾因此出现了“LG否认退出中国手机市场,仍将推新品”的闹剧。由此, LG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不得不出来避谣,此前LG错判了中国智能手机的井喷时间,导致错失良机,不过LG是全球拥有4G专利技术最多的公司,在全球用4G网络的市场都拥有不错的市场份额,随着中国市场对智能手机需求的持续提升,以及4G网络的部署,对LG而言都是不能放弃的机遇。

  诚然,专利技术是好东西。但如果让专利技术放在柜子里睡大觉,也没有什么用处。早晚将会被超越。与时俱进,不断进取才是企业与产品发展的出路。不过,在陈禹州看来,如果LG能够及时地调整产品更新与发布的步伐,并缩短新手机发布与上市的时间、距离,重视消费者的欲望,那么,机会还是有的,同时LG的能力我们也不能低估。不得不说,LG的智能手机一年多来变得越来越好看了,配置上如果也与与市场的发展同步。那么,中国市场仍然有机会赢取。  

  二、产品线延伸的高度

  中国是个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数,同样地手机的拥有量也是世界第一。相关评论认为,在智能手机时代,得中国市场者得天下。一个中国市场完全可以与整个欧洲市场相媲美,至少在当下,已经没有一个厂商敢于忽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2012年年底苹果iPhone的相关领导人都站出来坦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我想,LG不会不明白。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将一家手机厂商在一年内推出许多定位不同的手机产品称为“机海战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机海战术”可不可行要看市场的需要和厂商的实力来定。并没有对与错。三星一年里可以推出不同定位的手机产品,一样大卖。苹果iPhone一年推一部手机一样抢手。因此,手机厂商的市场策略决定了其手机产品的推出数量。从LG手机的市场策略来分析,一样地可以与三星一样采用“差异化”的“机海战术”策略。但想要在“机海战术”里成功,应该比三星在产品线的上、下游上做得够深入才有可能取得赢的机会。我们看到,三星每推出一款新“旗舰”产品,就会围绕这款新产品展开一系列的产品线的上、下游的产品延伸,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一系列的产品来丰富其“旗舰”产品。三星I9100、三星I9300、三星N7100亦如是,通过这样的延伸来满足不同价格下需求的消费者。这种产品终端丰富化的策略,在中国市场上屡屡得手。中国国产手机四大品牌“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简称“中华酷联”在千元智能手机的市场上无不成为“行家里手”。

  当然,也有学习苹果iPhone一年推一部手机的魅族,一样“魅”粉如潮。

  因此,在陈禹州看来,LG手机在这个方面做得真不怎么样。如果认为这样是一种“高调”,那么,这种所谓的“高调”姿态表象最终只能害了自己。市场经济下的每一个市场都有机会,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发现的眼睛与触角。中国市场上,8亿多手机用户是一堆市场下的肥肉,但馋涎它的可不止一个,谁最终能因此吃的肚满肠肥,谁就是这一场竞争与碰撞中较量的胜利者。 

  2012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智能终端出货量达2.24亿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

  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应用水平、终端普及、市场规模等均呈现迅猛增长态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达到4.2亿,占网民比例提升至74.5%。

  这个数据将会一直增长,更何况中国市场上的手机用户近20%的人群持用双智能手机。虽然国产手机里出现了双卡双待、双卡双模的大量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但是,习惯上仍然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这个20%左右的人群使用双手机的习惯。

  所以,LG手机如果真的重视中国市场,就应该充分发挥其在“专利技术、产品研发、资金资本”上的软、硬件优势来深入拓宽其产品线,精确定位每一款手机产品。苹果iPhone智能手机的成功,除了IOS操作系统上的成功外,就是对产品不留下缺憾,最起码乔布斯活着的时候是这么对待手机产品的。

  仔细研究Android系统下每个品牌的产品,手机的尺寸根据乔布斯的理论,以3.5英寸为符合人体工学的尺寸,不过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尺寸已经变得越来越大。大尺寸屏幕带来的是更加炫丽的显示效果,更流畅舒适的操作体验,因此智能的后继的屏幕也越来越大。2013年里超大屏幕,玩乐效果将会再度升级。从3.5英寸、3.7英寸到4.0,4.3英寸屏幕再发展到4.5英寸、4.7英寸、4.8英寸、5.0英寸、5.3英寸、5.5英寸、6.1英寸、6.3英寸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市场营销上有一个规律,但凡发展过快的产品一定有“空档”,找到这个“空档”就等于找到了市场的机会。

  由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屏幕发展过快,当然其他操作系统的手机也会跟着发展。那么,在手机屏幕中就会存在消费者需求消费的市场“空档”,事实上,在陈禹州看来,3.5英寸、3.7英寸再到4.0,4.3英寸屏幕的手机基本都可以实现单手操作,4.5英寸屏幕及以上的手机,单手操控就有一定难度了,尤其对于亚洲人普遍较小的手掌来说还是比较吃力。更何况,出外携带上也并非很便利。如此,3.5英寸至4.0英寸就凸显出市场的需求。

  可惜,在3.5英寸至4.0英寸的市场上,在今天单核即将成为过去,双核,四核正当火热的市场中,与该尺寸匹配的屏幕大小清晰度和相机像素、补光灯,CPU等软、硬件配置高的智能手机真不多。在陈禹州的印象中,三星I8160为3.8英寸的Android智能手机是双核心,配置亦可作为使用双智能手机的其中之一部。我想,用双智能手机的消费群体未必会拿着两部都是5.0英寸屏幕的手机吧。

  中国Android智能手机的市场里,20%的市场份额小吗?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拯救LG手机(上篇) (2011-09-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禹州)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7 05: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