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尔、乐视危机公关启示 对于那些身处剧烈变革中的企业,在注重新媒体关系建构的同时,一定要兼顾传统媒体利益,万不可顾此失彼。载体固然重要,内容更重要。 6、7月份,中国From EMKT.com.cn家电行业连续发生两起较大危机事件,一起是海尔“大裁员”,引发媒体、业界对海尔未来走势及企业战略大讨论,认为海尔“大裁员”折射出企业陷入战略危机,并对海尔未来前景表示担忧。另一起是乐视成为国家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的重点整治对象,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表示7家取得互联网牌照的视频网站不得和乐视合作,乐视网股票连续两次跌停,媒体称之为“险过剃头”。 至7月底,两起较大危机事件已基本平息,公众、媒体对海尔大裁员关注度逐渐降低,乐视网股价出现恢复性反弹(目前处于停牌中)。 两起危机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迅速蔓延?对这两家企业的影响是什么?这两家企业是怎么进行危机公关的? 危机何以迅速蔓延 先说海尔危机。 6月16日《北京商报》报道,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出席某商业论坛时自曝裁员计划,“将在去年基础上再裁1万人”,且裁减对象以中层为主。 张瑞敏称,去年初海尔员工数量是8.6万人,到年底减少至7万人,裁员1.6万人,若今年再裁1万人,则两年裁员2.6万人。消息一出,舆论大哗。 “如此大规模裁员,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海尔社会责任体现在哪里?”不少媒体这样问。随后,媒体开始向“海尔为什么大裁员、大裁员背后折射出海尔什么样的危机”方向延伸,并最终蔓延至对海尔企业战略质疑,海尔“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的步子是不是迈得有点大?海尔“小微公司”到底是什么样一种模式?疑问不绝于耳。显然,这一切都是海尔没有预想到的,也是不想看到的。舆论主流认为,海尔企业转型风险极大,有可能导致海尔万劫不复。有人认为根结在于张瑞敏,“张越来越不像一个企业家,越来越像一个演讲家、政治家”。有人得出结论:海尔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战略不进行修正,怎么解释都没用。 综观媒体报道,可以清晰地看出媒体对海尔危机的报道呈现如下导向: 海尔“大裁员”,如果是主动裁员,则失职于社会责任(国家明确规定,一次裁员20人必须经过劳动部门批准);如果是被动裁员,则折射出海尔经营与战略不被员工认同造成人员流失。 海尔“小微公司”到底是一种什么样模式?没有人说得清楚,转型后的海尔看起来更像一个农贸市场。 海尔“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风险巨大,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是制造,如果制造优势也没有了海尔还有什么优势? 海尔这些年不断地折腾,不断地推出新概念、新战略、新模式,但是,海尔新模式高产的几年恰恰是海尔营收、盈利衰退的几年,美的、格力和海尔的差距越来越小,不排除未来3年超过海尔的可能。 显然,媒体关于海尔“大裁员”的报道,对海尔企业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本来是张瑞敏自鸣得意的“大裁员”,结果竟引发一场对海尔战略的大批判,这是海尔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再看乐视危机。 乐视危机,缘起于国家广电总局一纸通知。 7月17日,媒体突然传出一则新闻:《乐视网被总局点名“严重违规”,与集成服务牌照方合作被中止》。传闻称,广电总局针对互联网电视及机顶盒下发监管令,其中一条要求牌照方对于总局正在查处的严重违规互联网企业,不要与之合作。该报道揣测,乐视网即是广电总局点名批评的互联网企业。随后,媒体开始广泛关注国家广电总局的通知,可能给彩电行业尤其是视频网站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业界一般认为,广电总局的整治对既涉及视频网站又涉足硬件产业的企业影响最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当属乐视。随后,乐视网股价大跌,以至于不得不紧急停牌。 媒体对国家广电总局整治互联网电视市场的报道,后来逐步发展为“乐视遭到广电总部围剿”。业界解读认为,乐视电视盈利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依仗互联网视频内容,这也是乐视一直以来宣传的重点,现在国家广电总局对进口大片实施打压,乐视首当其冲是受害者,这就意味着乐视一直以来宣称的优势不复存在,因此未来其电视业务发展前景堪忧。甚至有媒体认为,不排除出现消费者要求退还服务费的可能,让乐视雪上加霜。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