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媒体失守 主编们都干啥去? 媒体人创业不是新话题。追溯到 2010年前后,便有《中国From EMKT.com.cn企业家》系的社长主编们出来创业,目前活跃的创业家传媒、正和岛、财新网、虎嗅、36Kr等新媒体均和这本中国第一企业家杂志有着直接清晰的关系;2012年前后,“网易创业帮”也颇引人注目,陌陌和YY便是其中成功代表。 传统媒体全面失守的大势下,近一两年又有一波主编相继离开,形成主编离职做新媒体的现象。在这次转型大浪中,他们已不再是主编,体制的打工者,而开始做产品,并将其深入地市场化,他们已变成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变成需要和投资人谈钱,思考商业模式的创业者。他们每天的新报道和点滴的改变都在各自平台上悉数展现出来。全民创业时代,作为媒体人,他们的进退与改变、决策与走向因为直观可见,而成为这个时代最好的创业纪录片。 徐沪生:一条最好的转型样本 原:《外滩画报》总编辑 离职时间:2013年 现:“一条”视频创始人 创始时间:2014年5月 2014年9月8日,“一条”视频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线,2015年5月,一条名为“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的视频引发大量关注,据其它媒体的跟踪报道了解,此视频报道后这座图书馆已由“最孤独”变为“最热闹”图书馆。而促使它瞬间爆红的,正是“一条”视频。据悉,该视频在微信里的点击量已超过250万。 这是“一条”进入大众视野的标示性事件,也是其迄今为止发布的影响力较大的视频之一。创始人徐沪生在前不久的“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上发表演讲,透露现在的微信订户数量为600万,这对于一个微信订阅号来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徐沪生此前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互联网的用户级不能拿来和传统媒体作比,可能要达到千万级再来考虑商业模式。他表示投资人并不着急,现阶段“一条”只负责把内容做好。 就一个创业项目来看,“一条”属于“小而美”,徐沪生表示初创业时,只有2位天使投资人有兴趣。“一条”进入微信时间不早,主打“文艺,潮流,生活方式”,受众并不广,但短短1年时间,已经聚集600万粉丝,每天发布的内容都有十万+阅读量,成为不折不扣的微信霸号。 “一条”究竟有什么秘密? 徐沪生表示自己从2013年底开始研究移动互联网,并研究了youtube上所有点击过百万的视频;创立初期,“一条”有9个不同栏目,用创始人的话说是“可以搅动9个不同的圈子”,“一个标题改7遍”,3分钟视频拍13个小时 ——这些恐怕都是“一条”成功的细节。 在关于“一条”的这次演讲中,他提得非常多的是互联网时代,做内容的变与不变。根据读者喜好做3-5分钟短视频,进入微信,这是“变”,对内容的品质把控,是“不变”。在这份演讲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总编辑的看家本领,怎么把杂志拍得有节奏感和冲击力,在微信里就全部废掉了”。 每天“一条”原创生活类视频,坚持发了300多天,风格一致的“一条”已经形成品牌。600万微信订阅号,没有第二个人这么做,“一条”在红海中冲了出来,并且非常快。 但徐沪生表示,订阅号只是他们一个小小的计划,这位曾表示“想在《外滩画报》再干五年就退休”的创始人说他们已经规划好了未来的商业模式,这位对内容产品情有独钟的媒体人提到“不做平台”。 是否考虑做社群?徐沪生曾表示没有太多时间。但前不久”一条”在微信群里的一次线上运营沙龙至少表示了他们有过这样的尝试,近500人通过层层验证涌入群内,分享关于这个视频品牌的一切,而在沙龙开始时,他们发出的大量弹幕也让场面有点儿失控——在微信的封闭生态圈里,找到同好的他们似乎有点儿兴奋。 微信生态之外,“一条”去哪里? 在优酷上搜索“一条”,可以看到全部的视频,但是“一条”在这里的表现显然没有它在微信里那么引人注目,和优酷上动辄千万的浏览量更相去甚远。这一结果显然和媒体平台的特性不同有关,作为社交媒体,微信更易于内容的转发,更容易抵达到同一类人群中间,并将他们迅速聚集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偏小众的“一条”能有每篇十万+阅读量的原因,它极其精准地找到了它的阅读者,尽管这一人群相对数较小,但绝对数依然惊人。 未来的“一条”将如何运作?从互联网产品的角度来看,一年时间内聚集了600万订户,每篇文章都有几十万人阅读的“一条”,已经成为新媒体创业成功案例。 伊险峰:被媒体报道会有更多下载吗? 原:《第一财经周刊》主编 离职时间:2014年6月 现:“好奇心日报”创始人 创始时间:2014年 “最后要说,在经历了300余期之后,这是我最后一次在这里为读者介绍这本好看的杂志。……我也和读者一样期待《第一财经周刊》继续精彩,继续传奇。”这是创刊已有7年时间的《第一财经周刊》前主编伊险峰最后一次写卷首语。时间是2014年6月。离现在正一年时间。 “大几周没看,伊险峰呢,我最喜欢的杨樱呢,都去好奇心了吗。”这是2014年12月一位网友在微博的留言,他同时晒出了当期《一财》的采编人员一览表。 去年夏天,杂志主编伊险峰离开这本他亲自参与创立的刊物,他的队伍中还有几位曾经供职于的记者一财。《好奇心日报》在“传一财主编离职创业”的神秘中揭开面纱,此后再无更多露面。直到微信上36Kr资深作者Zuo发表一篇文章:“‘3’是《好奇心日报》的幸运数字”,文中采访对象问记者:被你们报道后会有更多下载吗? 观察“好奇心日报”成立迄今的报道内容,它有经过精心设计的页面,一致的标题结构,相似的报道语气,在对品质的把控上,这是一本专业杂志的操作手法,这和大部分的微信订阅号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在其微信界面上,它直白表示不想和微信这一平台有过高的黏合度:这只是一个订阅号,请下载我们的APP。迄今为止,“好奇心日报”文章末尾并未出现商业广告,每篇文章均导流到其APP下载页。经查询,其在豌豆荚和百度应用上分别为29万次和10万次下载,这在单一的媒体类应用里是一个极高的数字,第一财经周刊APP在豌豆荚下载数是7.7万,财新网为11万。(截止2015年7月) “离开了原来第一财经的平台,伊险峰现在感受到了作为创业者的焦虑。曾经在第一财经周刊一呼百应的总编,现在找渠道、谈合作、挖人,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得心应手。”Zuo在其文章里这么说道,他在文中提到伊曾是自己的领导。 “伊险峰只想做内容,然后靠广告挣钱。”3月份的时候伊险峰这么说。 《好奇心日报》有着内容运作上的优势,用他们的报道语气来表达即是,点开随便他们的哪一篇文章,你都能发现这个报道是来自一家专门做新闻的机构,但现在的问题可能在于,在信息源多而分散的新媒体市场,好奇心日报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聚集它的读者群,并形成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品牌?在专业报道和大众喜好上,好奇心日报又能否做到最大限度地平衡? 前方并没有指路人,一切问题都是新的。好奇心日报APP的主编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每天都在面临新的情况。 在这篇报道《好奇心日报》的文章末尾有一则评论引人注目:巧的是最近一直在关注“好奇心日报”,没想到主编是个大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