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没有内涵,如何可乐?——国产可乐的文化透视

没有内涵,如何可乐?——国产可乐的文化透视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04-10, 作者: 唐勇菊, 访问人数: 4860


7 上页:喝可乐远不是喝饮料那么简单

反观中国可乐

  可乐文化与内涵的无所建树中国可乐们,或许根本不清楚可乐文化对可乐产品的意义,或许不懂得可乐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或许对可乐文化的构建有心无力。除了非常可乐提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这样看起来回肠荡气实际上南辕北辙的口号外,其他可乐均没能提出自己的理念体系。做得稍好一点的汾煌可乐,提倡“大家齐欢乐”,但又没有相应的概念、理论支持,更没有广告、品牌传播运动的支持。 

  文化主题的模糊与不稳定以非常可乐为例,从“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到“非常可乐,非常选择”,再到“亮出你自己”,再到“非常可乐开,幸福自然来”,真让人摸不着头脑。非常可乐,你到底像什么?你到底在呐喊些什么? 

  我们看不到非常可乐较为稳定的定位和主张,却看到它把人家人头马的广告语抄袭了一把。类似的做法在其他可乐上也屡见不鲜。 

  主体文化缺乏号召力和生命力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来充实品牌,以此构成产品文化的主体部分,进而利用主体文化的内涵及外延去构筑起足够的影响力。这一点相当重要。 

  仍以非常可乐为例。非常可乐选择了“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这样一个看起来极具号召力的口号。也就是说,非常可乐选择了“民族性”作为产品的文化核心。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希望以此区别于两乐,找到市场的空隙。 

  但是,这样的文化定位是否具备真正的号召力和生命力? 

  关于“民族牌”的是是非非,其实我们用不着去相信权威。我们只需深入思考:一般的消费者在喝饮料的时候,有没有马上渗入一种“民族感情”的可能? 

  这种可能性太小了。把喝饮料这种冲动性的消费行为提升到民族自尊、民族感情的高度,难免有点牵强,有点儿一厢情愿。 


1 2 3 4 页    下页:反观中国可乐(2)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0篇)
*汾煌可乐:能否重出江湖? (2004-02-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周劲松)
*非常可乐 “非常”表现 (2002-03-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朝、卢华刚)
*非常可乐,可以乐了 (2002-03-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金涛)
*可口可乐——现在不可乐 (2002-01-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宇)
*非常可乐,前景非常“可乐”吗? (2001-12-28, 市场瞭望,作者:林仲剡)
*透视百事可乐的战略协同 (2001-11-28, 《中外管理》,作者:卜金涛)
*创意,永远的可口可乐 (2001-03-22, 56品牌视觉规划网,作者:乔远生)
*百事可乐在中国做市场 (2000-07-17,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六期,作者:雷鸣)
*可口可乐的市场生动化 (2000-07-12, 《销售与市场》杂志)
*非常可乐走好 (2000-06-29,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八期,作者:高建华)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3 0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