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市场跟随者在商战中如何成为赢家

市场跟随者在商战中如何成为赢家

爱立信,为何失去三甲地位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04-15, 作者: 史正军, 访问人数: 9182


7 上页:关于爱立信公司

二、爱立信公司在中国

  爱立信同中国的接触可追溯到1892年。1894年,2,000部爱立信电话远渡重洋来到上海,翻开了爱立信与中国的合作篇章。1985年,爱立信在北京开设了其在中国的第一个办事处;1987年第一套移动电话系统在秦皇岛开通;1992年开始陆续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生产移动电话、移动设备;1994年成立了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目前,爱立信在中国已拥有4,000名员工,建立了24家办事处和10家合资企业,为中国用户提供全套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三、爱立信手机的潮起潮落

  爱立信真正确定“移动电话”的发展方向是从1983年开始的。这一年,爱立信公司不仅将“真正的手持移动电话”确立为全面发展计划中的核心内容,而且还在瑞典南部隆德的Ideon技术公园成立了“移动电话实验室”,其历届领导人均是专注终端研究、热衷事业发展的技术精英。

  1987年4月,“移动电话”成为爱立信无线系统公司中一个独立的部门,由弗莱明·奥内霍尔姆担任经理。而奥内霍尔姆先生独辟蹊径的将早期工作重点放在消费者营销方面,因为他敏感的意识到“移动电话是一种消费品,其外形和感官效果最重要”。

  事实也是如此。就在这一年,最初可放在口袋中的型号——“柯特”面世了,“柯特”显现出将复杂的电话、无线电通信技术和电池融合在一部移动电话中的可能性;很快,爱立信又推出新的NMT移动电话,新机型与“柯特”在外观上很相像,但是更时髦、更小巧,代号为“奥利维亚”;在“奥利维亚”之后,爱立信还推出“桑德拉”、“简”、“爱玛”等,每款新设计都更加迷人。

  1989年,爱立信第一部真正的手持移动电话——“热线”(HotLine)终于研制成功。虽然以现在标准看来,新产品体积稍显笨拙,但已只有口袋大小(也只是刚刚有口袋大小),并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桔红色按键和迷人的“军旅”风格。“热线”面世的时间恰好契合雅皮士的出现,爱立信的“雅皮士玩具”最终走出了自己的天地。

  从粗糙的“柯特”发展到“爱玛”,及至后来的林林总总,爱立信的移动电话已不仅仅是接打电话的工具,它成为人们渴望拥有的财产,就象汽车、房屋一样。

  爱立信十分重视产品质量。1981年,爱立信“库姆拉”工厂移动电话的生产是独立活动(设计研发工作在隆德进行),实行自主管理、独立核算;同时,工厂还引进对外采办和分包的生产方式,完全不顾爱立信传统的垂直统一管理。随着营业额不断上升,问题也逐渐恶化。出于提高产品质量的考虑,隆德和库姆拉两方面对固有观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85年,尼尔斯·吕德贝克率先在隆德展开打破思想障碍的工作;同样在库姆拉工厂,经理利夫·比林建立了“改革三人领导小组”,在1984年至1988年间推行一项名为“生产技术88”的计划。工作显然卓有成效,爱立信移动电话的设计与制造双方终于慢慢相互理解,这正是产品优异质量的基础。

  爱立信正式向中国市场提供手机始于在中国建厂以后的1992年,那时候中国的模拟手机市场上还是摩托罗拉的一统天下。爱立信和诺基亚等国外厂商总共的市场份额也只是摩托罗拉的1/4。爱立信手机业务真正的迅速发展在1994年,那时的移动电话已经实实在在成为爱立信的核心产品。爱立信的移动电话生产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库姆拉、林雪平、Carlton-on-Trent、西班牙北部毕尔巴鄂的Indelec工厂、中国北京、爱沙尼亚的塔林、林奇堡以及圣保罗的工厂,每年可以生产出数以百万计的爱立信移动电话。主要原因在于GSM。突然出现的GSM使移动电话变得奇货可居,销售需求问题不复存在:只要能生产出像样的移动电话,就能卖出去;只要注意成本,盈利不成问题;GSM像风暴一样席卷整个世界,向来嗅觉敏锐的爱立信作为最早的移动电话供应商之一,率先大批量供应袖珍型移动电话。

  在1995年GSM正式在中国进入商用以来,爱立信不甘落后,先后推出了388、398、GF768、GF788和T18、T28等产品,这些产品虽然没有什么根本的创新,但因为其款式新颖、小巧精致而一度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其市场份额曾达16%以上,稳居前三甲之列。1998年和1999年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与第二名的摩托罗拉仅四、五个百分点之差。


1 2 3 4 页    下页:爱立信公司在中国&爱立信手机的潮起潮落(2)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3篇)
*市场跟随需要避免的五大误区 (2006-12-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明超)
*“四点利”封杀跟随者--华义“花点狗杯”营销录 (2006-02-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冯启)
*及时换位:在跟随中锤炼成领导品牌 (2005-07-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海中)
*跟随型企业如何在跟随中整合资源,实现差异化突破 (2005-05-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瑞海)
*MP3市场透析 (2003-12-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庄子)
*爱立信手机的“六六不顺” (2003-05-26, 经济观察报,作者:李光斗)
*市场补缺者在商战中如何成为赢家 (2002-07-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史正军)
*自相残杀还是惨遭围剿--在产品大众化过程中的战略抉择 (2002-07-03, 《中国商贸》2002年第四期,作者:陈硕坚)
*诺基亚:再造“芬兰神话” (2002-06-04, 经济观察报,作者:迟宇宙)
*不爱美人爱手机 (2002-04-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乔远生)
*市场挑战者在商战中如何成为赢家 (2002-03-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史正军)
*爱立信壮士断腕保核心 (2001-08-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乔远生)
*百年常青爱立信 (2001-03-22, 《21世纪经济报道》品牌专栏,作者:乔远生)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