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小超市勇闯生死劫 7 上页:社区争夺战 声东击西,扬长避短——经过几年痛苦的历练,本土超市主的战术在理性务实的同时,多了几分灵活应变的机灵。 在选址布点方面,“岛内价”老总林文创道,“岛内价”不是本本主义,其开店主要看市场需求,看区域适合程度,看是否低成本经营。若一味照搬“沃尔玛”等巨头的标准,那么不但可选择的空间少,扩张速度也会受影响。与林文创持同一论调的是“宏城”老总洪楚添。洪总道,与“才大气粗”的外资店不同,中小超市唯有采取有利有据的迂回战术,才有胜出的可能。如“宏城”新开门店纷纷洗去大卖场的“铅华”,以邻居超市模样登场。另外,在坚持社区路线的同时,“宏城”下一步的战略就是先人一步抢占郊区商圈,并欲打造“生鲜+日用百货”的新型郊区超市模式。 在经营管理方面,广州中小超市在经历“阵痛”后,纷纷转型以专业化避开大型超市“大而全”的综合化战略攻击。早在1998年,“宏城”就居安思危地将其超市重新定位为“社区型生鲜超市”,围绕“一日三餐”做文章,店铺改造变成“现代菜店”,营业额平均增幅达70%。而“岛内价”从去年起、“真实惠”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都对属下部分超市进行了传统标准型超市向突出生鲜类商品的调整。调整后,生鲜类商品占全部商品比例的25%以上,最多接近50%。而“福特玛”甚至将其生鲜的比重上升到80%。另除纷纷推出免费送货上门服务外,本地几个中小超市都不约而同地将营业时间延长,有的营业时间甚至长达17个小时(7AM-12PM)。 无独有偶,前不久被称为“四不象”的倍顺超市以全新的面目问世。用广州越秀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远穗的话来讲即,倍顺是便利店、超市、快餐的结合体。其间带有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特征,而且有中餐外卖,熟食生鲜占了很大比例,并以社区发展为主,糅合了多种业态的多种经营模式。 另外,在赢利管理上,经历数年奋战的本土超市终于明白: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获利。“岛内价”为确保单店盈利曾先后关闭了2家经营欠佳的店铺,“宏城”也有5家店有同此遭遇。而“倍顺”亦改变“数量第一”的观念,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了每家店铺的盈利状况,因此至今,倍顺的12家分店各个都处在赚钱的水平。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