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真的不懂这些年轻人 提起年轻人,很多管理者提出四个“不”字:不担当,不吃苦,不听话,不抗压。年轻人通常也自嘲自己,佛系、丧文化、朋克养生成为年轻人的标签。年轻人很无奈,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做以反击。 我曾也很年轻,而如今已唏嘘到中年。走在吃午餐的小路上,前前后后都是年轻人,他们青春、靓丽,活力无限,我真的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这些年轻人不可小觑,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主力军,而我们则是匆匆过客,这个时代已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最珍贵?是时间。年轻人有的是时间,他们很轻松用时间去碾压你,你毫无反抗之力。 你可能不理解,我是管理者,他们是基层,公司还是我说的算。但你且然不知,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是经验。管理年轻人是一门学问,需要你去懂他,学习他们的价值观。文化有三喻文化: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后喻文化,即前辈向后辈学习。 不可否认,年轻就是资本。创新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试错更多的是年轻人,而前辈们那还有试错的激情与勇气?这个时代在全方位、无死角的提升效率,996、107工作制成为常态,年轻人才有充沛的精力,而前辈们则是家事缠身,那有精力去死磕? 前几天,我在星巴克喝咖啡,与一个深圳的朋友聊天。他很年轻,在外企做采购多年,刚从传统企业转型到互联网。他很忙,加班是常态,与我聊天期间,也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他调侃道:企业用我们,还不是我们年轻,能熬夜吗?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我在职的这份工作,管理的都是年轻人。出于管理需要,我会主动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有时候,我觉得与他们在一起,自己好像也年轻了许多。他们是一群真正懂得生活的人,而前辈们更多的是工作带入生活,生活失去了真正的定义。 罗胖说过:如果你今天看不上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这一点没有关系。为什么呢?因为你会死的呀。每一代人的事业,都会属于下一代人,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无法抗拒。我们要与时代同步,不被时代抛弃,就要学会读懂这群年轻人;作为管理者,要让企业有活力,基业常青,更要学会读懂这群年轻人。 他们有更多选择的权力 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机会无处不在;这是一个万物生长的时代,包容万象,小人物有小平台,大人物有大平台。这个时代给年轻人带来了很多机会。他们以爱好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无须如我们无奈地工作,一直在出卖自己的灵魂。 年轻时的我们选择的机会很少,好像除了挤公车去上班,没有别的选择;偶遇职场失利,也只能忍辱前行。 社会在进步,新的职业物种不断涌现,从业年轻人占了半壁江山,如游戏竞技、密室设计师、侍酒师、宠物摄影师、滴滴、外卖等。有一次,我在成都坐滴滴,见司机年轻人模样,侃谈为什么不上班而选择跑滴滴?司机小哥说:上班多拘束,定时打卡,被领导训斥,而跑滴滴可以随性跑,主动权在自己。小哥随意一说让我对年轻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主动与被动之间,年轻人更愿意选择主动,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未来因素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 年轻人是企业的主力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年轻人,全是老职员,只能断定这个公司已经丧失了发展活力,与时代脱轨是必然的。时代的发展改变了员工与公司的从属关系,以前是公司占主动,现在是年轻人占主动,企业必须想尽办法来吸引年轻人的到来。 现在的年轻人背经离道,对从业环境有了自己的要求:办公环境好不好?有没有下午茶?能不能带宠物上班?是否提供可人的晚餐?这些要求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标配。而传统企业能做的却很少。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场接力赛,没有年轻选手接力,企业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最大的隔阂是对年轻人的认知问题。为什么传统企业的运行效率很难提起来?在传统企业,一个项目从立项到正式投产,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而拼多多从成立到上市只用了三年时间。你还是深度分销,人家已经深度粉销了。 他们的个性很鲜明 年轻人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喜欢就是喜欢,没有那么多顾虑。他们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不同的观点造成社交圈多元化;每个人喜欢的英雄人物不同,决定了价值观的多元性。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多元化时代,任何一个英雄人物也无法代表这个时代。 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需求多层次化,市场不断细分,大众商品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年轻人有自身的消费偏好,更在意情感消费,是否符合自身的审美观,不在意商品的价格。这就对商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你的商品要博取年轻人的心,就要走入他的内心,与他们成为朋友。 不同以前,现在的企业创始人逐步年轻化,二十几岁成为企业的CEO已经很常见了;这几年也是很多企业新老交替爆发期,很多年轻接班人坐上了头把交椅,酒会上到处可以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年轻人不同于前辈们,他们的打法是新路数,按照自己的全新思维去重塑这个世界,他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企业要野蛮成长,就不要对员工干涉太多;要创新,就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化、权威。个性很强的人其实想法都很单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切工作围绕着这个核心,其它工作都不重要,洒脱做人。很多企业往往是想要的太多了,贪欲性太强,结果什么也没捞到。所谓自作孽,不可活。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