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品的三个时代 中国人素有进补的传统,而且并不是只有病人才吃补品,健康人为了保持健康或者使自己更健康,也会进补。于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就形成了我国鼎盛的保健品市场。众所周知我国城乡保健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为15%--3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在2000年甚至突破了500亿元的消费额。 如果想找到和明确保健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不得不对历史进行划分和区隔。 80年代到1997年我们富起来了,但我们的医疗保健体系还很不完善,没有基于社区为单位的保健医疗,所以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保健医疗专家帮助我们,但是我们又想知道确切的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对此制定方案或方法。于是我们求助于医院,但是我们又不相信小医院,于是大医院的专家门前就排起了长队,当我们好容易挨到专家指导时,专家也只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我们感到不太满意,但是专家们太忙了,只有那么多的时间。 就这样大医院忙死了,而小医院闲死了,但是我们的老百姓还是想知道自己该吃点什么增进健康,毕竟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吗!老百姓的健康知情欲愈来愈强,而且刚进入小康没多久的人们更是没人告诉他们保健品是不是药品。于是厂家介入了,厂家的宣传欲就这样和消费者的知情欲对接,但是却没有中立的第三方来维持公平,老百姓只好依靠自己对‘势力’的判断来买健康了,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歧型的市场:什么都是药,保健品也是药,而且包治百病。 于是那个歧型的时代就诞生了歧型的战略和战术,利用高空大面积轰炸来彰现‘势力’的太阳神、飞龙集团及脑黄金等到后来的把小报和墙刷及义诊做边整个中国的三洙,这个时期的厂家不同的大量的宣传载体宣传的内容大同小异就是‘包治百病’,没有中立咨询第三方的中国老百姓在巨大的‘势力’面前也就乖乖就范了。 1998—2001年间,许多群体的意见领袖在一些理性人士的呼吁下,他们渐渐理解了保健品是介于药品和食品之间的东西,保健品不针对某种症状治疗而是保健,这些人买保健品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买到希望”,买到健康的“希望”。而且市场调查发现:购买人和服用人多数不是一个人,也就是说人们喜欢把“健康的希望”送给自己以外的朋友和亲人。于是‘送礼’的市场底蕴就此诞生。 当时,由于三洙的倒下引发的连锁反映使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广告感到厌烦,于是一些聪明的企业开始大量的使用公关策略,毕竟新闻传达的‘健康的希望的承诺值’和广告(广告的灵魂就是承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于是在新闻版炒新闻的软文就这样迎合市场愈吵愈烈。 软文送礼时代最大的受惠者是脑白金,史玉柱这幕成功的闹剧最后的结果是成了上市公司。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