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实效的CI--中国CI发展探索

实效的CI--中国CI发展探索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06-12, 作者: 温韬, 访问人数: 8016


7 上页:中国的CI应该如何做

中国的CI应如何把握侧重点?

  基本上分析,我认为在中国CI各组成部分的侧重点把握上应采取中庸之道。如果说“欧美型CI”与“日本型CI”属于“窄而深”的话,中国的CI应该是“浅而广”。当然,不能太浅,必须具备一定的深度。

  因为中国的企业在对人的管理上,即要讲制度,又要讲理念,甚至是人情。光靠制度管理而不去鼓励、关心,容易“闹情绪”从而影响工作;多一些的关心爱护又容易使之“忘乎所以”而不严格遵守制度。

  所以,中国CI操作中,要中庸的处理好道德规范的管理与制度管理关系。在视觉设计方面,也必然是整个CI操作中的重点。尤其是中国CI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视觉设计往往占了整个CI的绝大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CI的视觉设计往往不重视基本形象要素在终端(包括包装)上的应用设计。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消费者比较喜欢靠个人的主观印象来判断购买,但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不能从技术、专业的角度分析产品好坏。主要靠感觉,靠产品品牌的外在表现(如包装、企业形象设计等)在判断,而企业形象的视觉设计,正是形成这种的主观印象的重要方式,因此,视觉设计尤其是在终端应用识别系统的设计应相当重视。

  所以,总的来说,对于中国CI角度上和深度上的分析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正式的管理手段也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正式的市场营销手段来操作,我认为,在中国,把它作为企业经营的“润滑剂”比较合理,(内部管理中的“润滑剂”、市场营销中的“润滑剂”)


1 2 3 页    下页:中国的CI必须注重与企业战略密切配合&实效CI的核心思想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1篇)
*走下神坛的CIS (2002-11-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亮)
*张开眼睛思考——谈CIS导入和维护 (2002-09-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日末)
*现代企业为什么需要CI (2002-01-16, 亚太CI战略研究所,作者:梅雨)
*CI战略导入疑难解答 (2002-01-16, 亚太CI战略研究所,作者:梅雨)
*企业编制CI手册 (2002-01-16, 亚太CI战略研究所,作者:梅雨)
*川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IS导入案例(上) (2001-12-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足奇)
*CI——赢家战略 (2000-08-01, 《销售与市场》1995年第二期,作者:沈莉)
*CI行动在中国 (2000-07-03,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四期,作者:诸谧琳、苗杰)
*CI设计的前期诊断 (2000-07-03, 《销售与市场》1997年第七期,作者:周效东)
*我之CI观 (2000-07-03,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六期,作者:叶茂中、顾小君)
*CI作业流程 (2000-06-30,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三期,作者:曹世潮)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2 0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