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货店为何难以连锁
7 上页:第 1 页 百货店在中国更难发展连锁,有以下特殊的原因: 一、业态成熟,导致五“老”制约中国百货店的连锁发展。中国百货店是中国零售业的传统企业,业态中的龙头老大,其已度过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成熟的标志就是在原有的框架下很难发展,也可以说不会有质的突破和发展,要发展只有突破和创新,即突破原单体店的经营模式走连锁的扩展之路。这道理谁都明白,谁都知道不连锁将会是末路一条,无论是专家学者官员,还是业内的人士,包括百货店的老总、中层经管人员、以及基层员工,甚至是零售业态以外人士和普通的大众百姓。可实际操作中就是不现实,谁都明白要连起来比登天还难,尤其是局内人士。所以近两年来资本进入零售业态的日渐增多,但进入百货店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是从证券市场上靠网络高科技的朦胧题材蒙小老百姓钱),主要集中进入了连锁超市和各类专卖店。 大家会问为什么?回答是业态成熟了,成熟就是不长了,换句话说就是老了。这个“老”字是相对于专卖店和超市业态而言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老。一、时间长,年岁老。在中国百货店比超市和专业店的早出生,不算解放前,百货店也有50岁了,而超市和各类专卖店也只是近来三五年的时间,从年岁上说是老了。二、投资者的结构老化。百货店的投资结构主体无论千变万化可以说是以国有为主体,其他的只是从属地位,即使90年代以后有些其他投资主体,但经过近多年的同化,也和国有差不多了,几乎不见什么生机。竞争如此激烈的百货业态,如此单一的投资主体何来生机?而超市和百货店近年来的投资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以外资和民营为主。三、员工年龄老了,由于超市和专卖店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吸引了不少百货店业态中的年轻骨干,而且在90年代初进入百货店中的一批人才,在百货店的成熟中也都差不多离去,奔向有用武之地的各类高科技企业。而百货店中的优失劣存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年轻的职工进不来,年令大的职工也不愿也无处可去,只能留守百货店,与百货店同存亡,所以说员工老了。据统计,国有百货店的员工平均年龄比其他业态员工的年龄要大13岁左右。四、经管干部老了。由于机制、体制的原因,百货店的经管干部年龄普遍偏大,试想职工都是老的,干部能不老吗?年轻的干部上去也难以驾驭年龄大的职工,另外,企业老了,这些老经管干部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下来岂是件容易的事,因此造成有才华的年轻人升迁无望远走了之。据统计,国有百货店的经管干部比近年来红火的专卖店、超市的同级别的经管人员(含决策层人员),大11岁左右。五、经营机制老了。由于人员的老化,不论老百货店还是新百货商场,都是原来老百货店的人在经营,所以还是经营老套路。因此无论是老国营、还是改造了的股份制,其运作方式和手段都不差上下,只是融资的渠道和难易不一样。 在以上的“五老”的作用下,试想新的东西能进入百货店吗?进去了能生存下去吗?进不去也只能维持旧有的一切。连锁是有生命力的新东西,自然在百货店的发展中难逃跑厄运。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